换季学习——大雾
大雾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这是上一个冬季,由于低云低能见度天气造成的航班不正常架次的统计,可见低能见度天气(主要是大雾)对于民航运行影响之
雾的定义和分类周扬青罗志祥
雾是近地面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的乳白集合体。轻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大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按照形成过程,雾可以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和混合雾;按物态分可分为:水雾、冰雾和冰水混合雾;按照天气学分类,可分为气团雾、锋面雾和海雾。
可以说雾是接地的低云,低云是未接地的雾。
雾的时空分布特点
1、东部多,西部少。
2、新疆沿天山地区、东北、华北南部、四川盆地、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华东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年平均雾日数超过30天(见上图)。
3、秋冬多、春夏少。
4、凌晨前后生成概率高,上午减弱消散概率高。
雾的形成机制
1、水汽条件(核心):雾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水汽条件,近地面需有相对旺盛的水汽。
2、稳定层结条件:边界层内维持稳定的层结,如逆温层,有利于近地面水汽的聚积。
3、冷却条件:气温接近露点温度,水汽才能凝结。
雾出现时的环流背景
高空环流形势比较稳定。雾区上空500hPa图上一般为偏西气流或西北气流控制;850hPa图上一般盛行弱西北气流。从温度场来看,对流层中低层一般为弱的暖性结构,一般不存在明显的温度槽或脊。
从地面气压形势来看,大雾一般发生在气压梯度很小(如鞍型场,弱高压区,弱低压区、高压区后部等)的区域,但是地面流场一般体现为弱辐合区。这种气压场和流场有利于近地面的水汽聚集。
在大雾形成和持续期间,近地面层900hPa以下为较弱的辐合上升运动,可以使近地层的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对流层中低层(900~500hPa)存在弱辐散下沉运动,阻止了低层水汽向高层输送,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和湿度增大。
雾出现时的探空特征09年快女
1、3000m高度以下,存在明显的逆温层。
2、逆温层内的温度露点差(T-Td)<3℃,接近饱和。大雾越浓,饱和层越厚。
3、逆温层内的风速一般小于8m/s。陆地上形成大雾时,近地面高度的风速很小。
雾出现时的地面要素特征
1、湿度:大雾区的T-Td大多接近0℃或者说相对湿度在90%以上。但并不是说大雾区的湿
度条件一定比相邻无雾区的湿度条件要好。相反,正因为大雾的发生,即水汽完全凝结,才使得空气达到完全饱和。
甄子丹和汪诗诗
2、风力:由于地面辐射冷却所及气层的厚度与乱流强度有关,当近地层无风时,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只能影响贴近地面很薄的气层,有利形成露、霜和浅雾,但不利形成大雾;微风(1~3m/s)对雾的形成最为有利。微风下,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的高度,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形成一定厚度的雾。风过大时,乱流混合高度增加,使近地层降温缓慢,也使水汽大量向上扩散,不利于雾的形成。
3、气温变化:无论是辐射雾,还是平流雾,都需要气温下降到接近露点温度或者是露点温度上升接近气温才可能造成水汽凝结。
海底两万里好词好句
换季学习—大雾(二)
辐射雾的特征和预报思路
辐射雾的特征
1、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秋冬季居多,多出现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后最浓,白天辐射升温后消散。
2、潮湿的山谷、盆地、水面容易出现。
3、垂直尺度:厚度几十至几百米,分布不均,常零星分布。平原地区可能形成大片雾区。
谷雨的诗
辐射雾中的“仙境”
辐射雾的特征
1、冷却条件: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地面有效辐射强、散热迅速,使近地面气层降温多,有利于水汽凝结。如果夜间是阴天或多云,就不利于形成辐射雾。
2、水汽条件:湿度越大和湿层越厚,就越有利于形成雾。当空气干燥时,就不利于形成雾。周深和王晰出什么事了
3、层结条件:如近地面气层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时,就有利于水汽和尘埃杂质的聚集,便易于形成雾。当气层不稳定时,上下层热量交换和水汽扩散有利,不利于雾的形成。
4、风力条件:微风对雾的形成最为有利。当近地面层无风时,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只影响贴近地面很薄的气层;而在微风的情况下,就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的高度,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形成一定厚度的雾;风过大时,乱流混合层过厚,使近地面气层降温缓慢,同时也使水汽大量上传,就不利于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