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科幻的商业模式发展——以流浪地球为例
摘要:本文追溯了从科幻起源到中国科幻发展至今200年的过程,以及中国科幻发展现状及纸媒、影视等传播模式的分析。着重关注了近50年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科幻世界》杂志社对中国科幻的贡献、中国科幻小说家的困境及发展,以及中国第一科幻大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和《流浪地球》改编电影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分析。并通过现阶段科幻发展提出未来趋势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科幻文学,科幻世界,电影,刘慈欣,流浪地球
一、西方科幻的起源:从纸媒到影视传播
科幻文学最早起源于近代西方,是用幻想的形式,表达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是人类富有想象力、好奇心、和对未来向往的文学表达方式。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历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步科幻小说(存争议)的作品,是1818年,玛丽.雪莱的创作的《弗兰
朋友圈说说
肯斯坦》,也被译为《科学怪人》她将科学幻想的元素带入到小说中来,讲述一个生物学家用人类尸体拼凑出一个巨人,并赋予它生命,科学怪人从此追求人类的生活及其遭遇的故事。儒勒.凡尔纳,则是第一位真正开启科幻大门的小说家,将科学知识元素真正置入小说中,甚至当时的很多科学幻想,实际上影响了后世科学发展,实现了当时凡尔纳的诸多设想。代表作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地心游记等》,如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设想的潜水艇,就影响了后世对于潜水艇的设想和研究。在同世纪,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以后,法国的乔治.梅里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讲述人类坐火箭飞往月球,发现月球仙女,在月球山洞居住,最后返回地球的故事,引起了人们对科幻题材的无限好奇与关注。从此西方科幻电影之门被打开,科幻的传播,以纸媒与影视传播为最主要方式持续发展近两百年。桃花源记原文
二、中国近代科幻的发展
211 985是什么意思
中国近代科幻文学的迷思,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一大波文人开始翻译西方的科幻小说著作,以凡尔纳的小说为例,最早由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用文言文翻译其《十五小豪杰》。1903年,鲁迅也翻译了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心旅行》。其中对于
为何要发展科幻小说,鲁迅也在在《月界旅行》序言:《月届旅行.辩言》做出了解释,鲁迅提出:“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至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幻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时一端。故苟欲弥今日之去缺点,导中国人以进行,必从科学小说始。”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定义[]。希望通过阅读,开启国人对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好奇与接纳。
明末清初时期,众多的文人翻译西方科幻小说,让大众意识到这种文学类型有异于传统志怪文学,将人类的未来文明推至当时思维的极点,极具有真实的幻想彩,成为了小说家的效仿对象。
演讲的方法与技巧
贯穿整个19世纪,中国的科幻小说发展几经波折,从1904年第一部中国原创科幻小说,“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开始,先后有徐念慈《新法螺先生谭》、以及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老舍的《猫城记》,郑文的《飞向人马座》[]。香港倪匡以卫斯理和原振侠为主的系列科幻题材也广受欢迎,成为了7080后的精神饕餮。这时期,中国的电影也在西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人们在电影中感受到了许多新奇特的视觉效果。中国公认的最早的完全意义的科幻电影,是1939年的《六十年后的上海滩》,由杨小仲执导, 讲
述平常人穿越到1999年,体验上海未来的科技生活。而最引起轰动的科幻电影,是1980年,改编自著名考古学家、科幻小说家童正恩的同名小说《珊瑚岛的死光》。
(三)新中国后中国科幻的崎岖发展
中国的科幻道路是漫长且崎岖的。新中国成立后,科幻一直处于边缘文学,不被主流文学认可,中国科幻小说家一直在自行坚持。出现过众多优秀的科幻小说家。而推动新时期第三次科幻高潮的,中国科幻小说的中坚力量,是位于成都的《科幻世界》杂志社。《科幻世界》杂志社最早成立于1978年,当时为《科幻文艺》。在上世界80年代,全国进行了一场“科幻就是伪科学”的批判,科幻刊物称为众矢之的,《科幻世界》杂志社被主管单位推出,自负盈亏。在艰难的情况下,杂志社的成员们用各种办法赚钱来补贴,获得经费维持《科幻世界》的正常发行。并几十年以来一直坚持每年举办杂志社评选的“银河奖”,该奖项虽为杂志社的奖项,却是中国唯一,且最有份量的科幻小说奖项。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为了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刊物,培养出众多的科幻小说人才如星河、刘慈欣、王晋康、唐风、姚海军、钱丽芳、罗隆翔、何夕[]。且8090后小说家人才辈出。
左边 歌词“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由现任《科幻世界》 杂志主编姚海军成立,由中国科幻爱好者自发
组织包括星河、韩松、王晋康等一代科幻骨干作家,保证了《科幻直接》的投稿质量。同时,他被称为“《三体》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因他破例唯一一次在《科幻世界》上全文连载长篇小说《三体》,为期 8 个月 , 这让刘慈欣和他的“三体世界”赢得了庞大的读者基础。
三、中国科幻文学的突破
2015年,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中长篇小说《三体》,首次获得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项:雨果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得此殊荣,引起了国内的轰动。2016年,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与科幻捆绑密切的影视业,也摩拳擦掌,开始了新一代的科幻影视的尝试,欲以硬科幻的方式,来实现中国科幻电影的突破。而在国际好莱坞当中,已不乏有诸多成功的倾向科学硬核知识的硬科幻电影如:星际穿越、蝴蝶效应、盗梦空间。人文素养的软科幻:星际迷航、十二只猴子、星际迷航等等,成为人类科幻电影史的经典。
奶茶做法四、中国新生代科幻电影发展的解析
中国的电影投资机制一直与好莱坞模式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无法得到有效完片保障的原因。好莱坞采用的是制片人制,以制片人为核心,主导项目。在确定好剧本大纲后,到合适的导演,再编剧扩充剧本、寻知名、自带流量的演员(提高票房保证),再到发行商,拿到全球的发行公司预售合约(除了中国,中国是唯一限制海外影片进口的国家)。通过银行抵押版权拿到贷款,并有政府支持退税的保证,再用完善的保险公司影视完片担保保险来做有力支撑。在律师制定好制片、演员合同,完善法律合同后,便可开机。而后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进行各项预算管理和完片审计。全程机制完善,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能够极大的保护整个项目完整运营实现。
反观中国电影,以《三体》电影为例,2015年,传播到国际的《三体》一举夺得了第73节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刘慈欣的《三体》成为了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以刘慈欣和《三体》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为背书,《三体》电影受到的关注,手握改编权的,之前风格为小成本惊悚悬疑的非著名导演张番番,选择了以游戏起家,并未过多影视经验的游族影业作为监制、出品方。号称两个多亿的投资的《三体》,甚至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众筹活动,筹到10万元,杯水车薪。究其原因,除去导演本身受到的质疑,民间投资的信心不足,中国的影视产业链不健全,审计机制不完善,巨大的成本和未预见的隐形开支,
资金容易出现缺口,电影越拍越贵的现象。在中国,大部分银行不做电影版权抵押,政府不提供退税政策、投资方的两亿是否到位、保险公司不承担完片担保。没有丰富影视经验的游族影业,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人脉、资源给到导演,使得电影一拖再拖,最终于2017年宣布无限期推迟。至此,尝试世界水准级的中国硬核科幻尝试戛然而止。
刘慈欣的原著《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人类测算到太阳氦闪的即将发生,放弃飞船方案,选择在地球上安装多架发动机,停止地球自转,推动地球远离太阳的故事。影片进行了大幅度改编,淡去绝望冷漠的人类生存状态,结合普世价值,给予人类希望,最终地球解决与木星相撞的危机。刘慈欣本人作为作家、监制,保证了影片剧情及硬核科学的局部现实性。小众导演郭帆邀请吴京客串,吴京从3天客串增加到31天,最后剧组资金断裂,在中影准备追加的情况下,吴京带资6000万进组完成拍摄。其中影片特效70%也来源于中国特效公司。中国特效的发展、郭帆导演夯实的科幻知识素养、中国第一票房吴京的加盟、刘慈欣本人的监制,中影集团做中国硬核科幻的大胆冒险,诸多中国决心,最终造就了投资3亿,回报43亿票房的神话。《流浪地球》的海外播放也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五、影视制作发行传播期间几点问题的思考
不被看到好《流浪地球》,遭到万达撤资。万达在转型至文产的趋势非常明显,而放弃中国科幻《流浪地球》,转身追加投资至《情圣2》。无疑是非常错误的决策,而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大部分投资方,之前依然沉浸在旧模式的:流量明星、知名导演、安全稳定的题材中。使得中国的影视发展一直没有突破。而国内文化已往多流派发展,小众文化人需求的崛起亟需满足。反观另一个重磅投资方:中影股份,实现了引领中国科幻影业的领导风向标。在中国科幻电影没有成功先例的现实下,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在接任董事长的第一年,决定投资《流浪地球》,提到投资原因,喇培康说到:“中国的电影市场不能总被欧美科幻大片充斥,填补空白固然是场冒险,但中国电影不能一直缺席。作为国有电影公司,中影不去冒这个险,谁去?”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正以超30%的速度迅猛扩张,那年十部入驻中国市场年度票房榜TOP20的进口片全是科幻大片,累计票房74.59亿元,中国科幻持续空白。喇培康觉得,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中影的责任所在。中影制片的理念就是多样化,类型不能千篇一律。[]由此可见,中影对于中国影视的健康发展,具有可预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