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校        班级          学生        完成时间:30分钟(编者:陈福枝)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火以入(持,拿) 葬之(死后)      于是余有焉 (叹惜)
B。夫以近(平坦)  有碑道(倒下)      后世之其传(弄错)
C.非常之(观点)  音谬也(大概 )      或其欲出者(罪过)
D。何可道(尽)    有穴然 (深远幽暗)  夫游之乐也(尽情享受)
本田新思域怎么样2。和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B。其下平旷,有泉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3.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距其院东五里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问其深  ⑥及其所之既倦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方其破荆州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②/④⑤⑥⑨⑩/③/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现在开店卖什么赚钱B。由山以上五六里
C。于是余有叹焉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 又叫“浮屠”, 此处是和尚的意思。
B、“华山之阳”,“阳”,山的北面,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C、“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这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
D、“长乐王回深父”,“长乐”是籍贯,“父”通“甫”,多用于男子名字。
6。 选出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良入,具告沛公(于是)
B.①有碑仆(路,道路)
②何可胜也哉(说,讲)
C。①将自变者而观之(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思)
音谬也(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D。①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一站到底刘也行
②有穴窈(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8。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②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认为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时达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而欲出者,曰:“不出,火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穷:                          ②怠:
③且:                          ④明: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范冰冰吴铁军结婚了
11.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突出游前洞之易游人之众与游后洞之难游人之少,目的在于揭示一般游人就
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埋下伏笔.
陆毅与鲍蕾
B.在详记游后洞的经过时,作者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并列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抒情提供依据.
C。在叙述游洞的经历结束后,接着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其至又加少矣”, 一是“方是时…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在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的情况下,因为同伴的坚持,不得不退出来,出洞后的作者的心情,充满了后悔。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张萌心术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两人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