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赌王原配的悲剧是谁导致的、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龙梅子个人资料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2、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风景画、小黑板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课型:精讲课、写字积累课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延伸:
    学生搜集关于两首古诗的材料,作者的资料。
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精讲课)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
2、景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播放视频:庐山)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3、板书诗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学生奶粉品牌、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
  金晨个人资料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出示学习任务)。
   学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
庐山真面目”呢?
  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1、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提升
上海周边一日自驾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七、学习第二首古诗
回忆我们是怎样学的第一首古诗?
小组交流。
  2、用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
      教师适当点拨。
 (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
  (前两句讲: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八、品读欣赏,感悟道理
   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九、感悟写法
   1、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2、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
  
 第二课时(写字积累课)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自主观察要学习的生字,并识记字形。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以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笔顺
三、师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
1、“疑”: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右边的写法。
2、“留”: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宽下窄,左上部分不要丢掉一点。
3、学生练习。
4、小组评价。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二、抄写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二月二龙抬头短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反思:
     从来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非常高,但是对于诗意以及道理的理解,还是欠缺,应注意这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