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篇课文,整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和《赵州桥》。《庐山的云雾》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文通过对庐山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的描写,赞美了庐山秀丽的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喜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基础知识和能力属于中上水平。根据中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特点。我在设计教学时主要以直观性、多样性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以及图片欣赏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课文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__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关于黄河的成语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遣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听说你们荔浦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能不能给老师介绍介绍啊?(学生发言)
李霄云图片
cad中键不能平移 2、谢谢同学们,那今天哪,老师也带大家去旅游,去看看我们美丽庐山的云雾。(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然后说说这段主要描写了几幅图。
2、学生举手回答(共有四幅图,1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绒帽;2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3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4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3、通过指名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重点把握“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四幅图
公交卡
4学会用比喻句“……像…….”说话
5、学生画图,巩固课文内容
6、指出省略号的作用
7、幻灯片展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8、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初步认识“总——分”的段式。板书:千姿百态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按照第三段寻中心句的方法,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庐山的雨雾瞬息万变)板书:瞬息万变
2、指名回答“瞬息万变”的意思
3、齐读课文内容,体会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4、理解“一泻千里”的意思
5、指导朗读,注意“一缕轻烟”读的时候要轻一些,“一泻千里”要读出气势
6、指名朗读第三段。
7、欣赏庐山云雾的图片
8、这么美得风景,你想回去吗?
9、齐读最后一段
10、学习词语“流连忘返”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完成14课的课堂作业
《庐山的云雾》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结合第三自然段练习仿写。
朋友圈怎么设置只可以看三天的 4.用“流连忘返”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
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介绍,我们知道景秀丽的庐山有,有,有,有,有,可作者为什么最喜爱庐山的云雾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出示:作者最喜欢庐山的云雾是因为庐山的云雾。
二、精读课文
(一)探讨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变幻无常)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最喜欢庐山的云雾?(更、神秘的彩)
入队仪式程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