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
字数:2663
来源:新闻与写作      201210   字体: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电视选秀节目;传播特征;价值创新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首期收视率破1.5%,第二期2.8%,节目冠名费6000万。而且话题不断,影响力延伸到互联网,不到一个月,《中国好声音》网络覆盖量超2亿条,新浪微博已有76万粉丝,视频观看次数超3700万。还被列为广电总局表彰的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之一。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此类节目何以再次唱响最强音?它能否开启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一、网银怎么开通 以翅膀为题的作文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演变
  中国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30个年头,其雏形可追溯到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它开创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先河;20年后,湖南卫视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成为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新时代的领军者;现如今,《中国好声音》逐渐显现出强势的竞争力。一路走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在“选”与“秀”的矛盾中徘徊,在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博弈中成长。
  1.音乐类选秀1.0时代,为选而秀
  在中国电视史上,最早在电视荧屏上进行新秀选拔的节目当数中央电视台1984年创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其举办的宗旨是“繁荣音乐创作、推出新人新作、丰富电视荧屏”,由此不难看出,其属性首先是专业比赛,其次才是电视节目,电视播出服务于比赛。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中国音乐事业繁荣作出贡献,选拔、发现和推介了一大批有实力的青年歌手,但它在我国电视节目发展和节目形态创新上贡献并不大。它给观众带来的更多是“选”的结果,突出的是选拔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电视媒体对其只是完整真实地呈现,并不额外添加过多“秀”的演绎成分。这类“为选而生”的电视节目秉
承着“秀”服务于“选”的节目理念,我们且称之为“为选而秀”。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带动下,基于“为选而秀”理念下的电视选秀节目还有各类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电视竞赛活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电视选秀1.0时代的主体。
  2.音乐类选秀2.0时代,为秀而选
  疲惫的电视选秀在2004年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一年湖南卫视面向全国推出的《超级女声》走红的速度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由此开启了中国电视选秀的新纪元。《超级女声》借鉴国外的节目模式,把电视音乐带入真人秀这一全新的节目形态。它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的理念,以节目的娱乐性和选手的草根化吸引观众的目光。“想唱就唱”的节目口号带来了一场全民狂欢,“短信投票”和“大众评审”机制的引入,取代了过去专家“一锤定音”的权威,而全程参与所带来的快感迅速转化为收视狂潮。
  《超级女声》不仅引起收视高潮,更激发了电视选秀节目市场争夺白热化。一时间各地电视台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东方卫视《莱卡我型我秀》、江苏卫视《绝对唱响》、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它们成为了音乐类选秀2.0时代的主力军。这一时期,节目卖点不再单纯的局限在选手现场表现上,选手的身世背景、主持人的煽情和专业评委的现场点评为节目注入了更多吸引注意力的视听元素。
  2.0时代的电视选秀,已经由电视节目演变为全民商演,“选”已不是终极目的,收视率才是王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博取观众眼球,节目不惜从评委和选手身上挖掘轶闻、制造话题。台上台下选手和评委肩负着娱乐的重任,“秀”水平、“秀”眼泪、“秀”毒舌,将电视节目的消遣娱乐功能展现无遗。此时的“选”只是为“秀”得更淋漓尽致而提供的一个平台。“为秀而选”也使一些电视选秀节目陷入低俗化的泥淖。选秀节目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信息传递功能和教育功能愈发弱化,甚至引起价值观错位。
  3.音乐类选秀3.0时代,“选”“秀”相实
时代周刊 韩寒  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节目的播出,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着实也为中国电视选秀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暖流。它的出现,虽然在节目内容上没有做出太多根本性的改革,但却通过节目模式的设计从理念上匡正了以往节目的偏颇和缺陷。这一质的飞跃让电视选秀迈入3.0时代。
  节目整体回归音乐本质,选拔讲求专业性,节目输出的核心绝不只是“好声音”,而是“什么是好声音”以及蕴藏背后的价值观,并将在选择与辨识好声音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与故事自然地展示出来,从而向社会公众传递梦想、励志的正能量。“选”与“秀”高度统一、相得益彰。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让我们先来进行节目模式的分析。
  二、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
  《中国好声音》2012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开播,由星空卫视旗下的星灿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在原版引进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冬至祝福语Holland》的基础上,经过本土化改造而成型的一档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在节目形态上保留了原版的优秀血统,又融入了中国元素,将娱乐和文化深刻结合,把核心价值观传输、渗透在节目表现之中。
  我们试图解构《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播出节目,以窥见电视音乐选秀3.0版本的特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将《中国好声音》作一全面解构。
  1.规则创新体现专业权威
  从宏观整体来看,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的直观外在表达,要从众多类似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形态的创新必不可少。而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创新主要体现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
  《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的基本节目形态是4位导师收徒组队,学员出场展示歌唱实力,导师背对学员“盲听”歌喉,若认可,导师即可亮灯转身表示愿意收徒,如多位导师表示认可,则学员可从已转身的导师中选择自己心仪者加入其队伍,直至最终组队完成。其中“盲选”概念的引入让声音成为选秀的唯一标准,赋予了节目新的内涵,成为打造节目影响力的
基石。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公信力则主要是通过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专业权威来体现”。 “盲听盲选”环节设置正是出于此意,在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维护了节目的公正与权威性。
地税税种及税率2.模块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传播功能
  《中国好声音》改变以往电视选秀节目模块功能不明、环节定位不准的弊端,各个模块环节设计思路十分清晰,都有明确的传播功能和对应的内容形式,形成完整合理的叙事结构。下面我们将《中国好声音》作一模式解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节目结构、叙事脉络以及各模块环节的功能作用。
  由表1可见,节目每一个模块及其中各个环节设计意图各不相同,并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传播功能。如第三个是互动模块。它与演唱模块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传播上是观点传播与情感传播并重,同时辅以信息传播。在这个模块中不仅增强竞赛和悬念这两个叙事元素,而且在多方互动中充分使用煽情、搞笑、猎奇等各种娱乐手段。互动始终贯穿在这个模块的三个环节中,如果说导师转身是对“什么是好声音”的第一次阐释,那么,导师点评就是进一步诠释“什么是好声音”,导师之间的互动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歌手介绍一直是音乐选秀节目必备的,但《中国好声音》不是单纯的介绍,而是通过歌手
与导师的互动,把他(她)追求音乐的梦想、情感与经历展现出来,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和感人,不仅让他(她)走近导师,也走近观众,情感传播进一步加强。另外,导师之间互相争夺学员的设计环节还是首创之举。导师从居高临下到放低身段的转变,实现了选秀场上的师生双方主体地位平等。在设计上制造了新的悬念,形成了新的收视增长点,在传播上实现了观众的心理满足与情感升华。
  那么,《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无非两点:一是在各种传播功能中,情感传播作为主线贯穿节目始终,这也符合艺术传播的规律;二是传播功能承载与模块设置和环节设计融为一体,并综合运用各种娱乐表现手段来加强艺术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三、 《中国好声音》的价值创新
  在我们讨论了《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的时候,已经谈到了它的价值创新,即把“选”与“秀”统一起来,综合巧妙地运用多种电视传播功能。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它是如何通过调动各种视听元素符号来强化这些传播的,笔者认为在《中国好声音》节目内外有几个关键的节点作用特别大。
  1.导师转身
  导师转身是学员演唱过程中两个环节、两种叙事的转换点,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评委点评的悬念设置,其特点在于,导师转身的动作对于学员是直观的肯定,而学员从导师那里收获的是对他们的认可,这与以往电视选秀面对面评判给选手带来的以貌取人的主观偏差形成鲜明对比。导师喜悦的表情与学员、亲友的激动之情取代了以往电视选秀的压抑与不快,带给观众正能量的释放。
  “转椅”这一元素符号的意义就在于对学员的评价,而这一权威公正的评价是建立在盲听的基础上的。当导师认为该声音是自己所想要寻的好声音时,通过拍、转、响、亮(点亮“I want you”的灯)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和强烈的音效而带来巨大的喜剧效果,使节目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产生收视的第一个高潮。
  2.师生互动
  互动其实始终贯穿这一模块中的各个环节里,导师之间互动,导师与学员之间互动,在这个非演唱的谈话时空里其实更精彩,而互动话题更容易成为价值传播的载体。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4位导师在点评中坚持专业主义精神,进一步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好声音”。他们以好声音以及体现出来的歌曲演唱水平为选择的终极依据,忠于节目音乐主旨,提升节目专业影响力。
  导师的形象塑造也是一个重要元素。舞台上,4位导师真实自然而又个性张扬,那英光脚和学员合唱,刘欢为学员故事感动落泪,杨坤赠送队员32号球衣,还有哈林的幽默调侃,让观众领略了这些明星大腕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和蔼亲切、活泼可爱的形象与其他选秀节目的毒舌评委形成鲜明对比,给节目带来温馨与和谐。
  在师生谈话中,故事元素的加入,丰满了人物形象,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学员背景的讲述说出了歌声背后快乐、艰辛、乐观的种种情感,构成了节目讲故事的重要部分。向观众传输“任何人都可以追逐梦想”的理念,而在导师与学员的对话中,话语不仅指向学员音乐造诣,更是融入了对于人生态度的启发。
  3.学员反选
  在当下电视选秀节目中,评委与选手之间选择权利单向性已成为常态,而《中国好声音》的突破在于,它实现了选择权在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流动。在多位导师为一位学员转身之后,学员就有权选择心仪的导师,在学员奋力赢取导师的同时,导师也需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拉拢学员。首先,穿插在师生谈话中的导师间的争夺,你来我往的自我推介、插科打诨式的调侃为节目增添了不少娱乐气氛。其次,导师与学员间的双向选择实现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和权利的对等,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与情感升华,从而把整个节目气氛再次推
向高潮。
  4.争议话题
  不得不提另一节点——争议话题,尽管它在《中国好声音》之外,但它也是节目的延伸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火爆起来的节目都会引发各种话题,有议论,有质疑,有批评。问题是如何面对质疑,如何化解危机。总的来说,《中国好声音》还是正面评价占主流,当然也少不了批评,如对学员身份的质疑,对过分煽情的批评。总的来说,《中国好声音》对质疑都尽可能地作了积极正面的回应,甚至还把一些回应加入到节目中,从而给正能量的释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舆论环境。郑爽是哪里人
  《中国好声音》之于其他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最大价值创新在于,它将音乐性的判断与解读融入到节目的全过程中。观众对于其他选秀节目“看热闹式”的听歌方式在这里升级为对音乐的欣赏与评价。节目自始至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歌唱者与歌曲的关系当中,从现场表演体会歌曲演唱的内涵,从歌手故事发掘歌曲演绎的外延。以“什么是好声音”为中心的表演、判断、评价、取舍、情感和故事构成了节目的全部内容。《中国好声音》让音乐回归艺术,让梦想成为现实,让选秀摆脱低俗。它之于中国电视选秀节目也是有普适意义的,音乐、美食、旅游等各种节目内容其实都是价值传播的载体,而价值创新就在于发掘这些
载体内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优秀的模式设计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覃晴: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师;谭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