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笔从戎砺剑锋-两名大学生新兵的军旅生活
    携笔从戎砺剑锋
    ——两名大学生新兵的军旅生活
   
    梁勇(左)、刘尧(右)在开展军事训练。鲍春寿摄
    ■本报见习记者高毅哲通讯员陈寿富冯金源
    刘尧和梁勇,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两人入伍前都身披名校光环。刘尧在清华大学电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读大三,梁勇在北京大学文学史专业读大四。那时他们并不认识,但一年前,他们同时选择暂时中断学业,应征入伍。 沉没的青春年华
    入伍填志愿时,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二炮。甚至两人对当兵这件事的处理方式,都出奇一致:都是瞒着家里,自己拿主意,先斩后奏。
    两人分到二炮某旅一营后,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解放军报》记者前来采访,把他们称为“名校学子军营”。
    提起这事,两人都腼腆地说:“我们就是个普通兵。努力当个好兵,这个营里的兵都这样。

    刘尧:入伍8个月立了三等功
我是隔壁的泰山    刘尧白白净净,刚刚20岁的他,看起来还像个孩子。年龄小,心气倒挺高。
    还在新兵连的时候,他就向班长打听,哪个营最好?班长告诉他:“一营。一营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训练最严格的地方,是很多兵听见了名字绕着走的地方!”
    他听了,不仅没被吓跑,反而勾起了好胜心,“就想去一营!”等到新兵连训练结束,他凭着优异的表现,被分到一营,听到消息,他心里乐开了花。刚从新兵连分到一营,他很快发现自己在新兵连打下的那点体能底子,在这里还是倒数。
    为了在体能上进步,他制定了苛刻的训练计划:每天晚睡半个小时,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早起半小时,多跑3公里。
王宝强妈妈去世是真是假    3个月下来,刘尧壮实了10公斤,体能也排在了营队的中游水平。在一次体能普查中,他两分钟做了132个俯卧撑,全营排名第二。
    而跟训练比起来,体能就是小菜一碟了。
    第一次单装训练,主要进行号手就位、展开设备以及撤收设备三个程序的练习。整个上午刘尧一直笨手笨脚,不清楚什么时候齐步走,什么时候跑步走,走9步还是走11步,啥时
蹲下啥时起立,啥时转体啥时停下,跟班长更是配合不到一起去。“班长都无语了。”刘尧突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我怎么变得这么笨了?这么简单的单装都学不会?
   
    没别的办法,只能刻苦训练。经过勤学苦练,刘尧逐渐到了感觉,对单装程序的掌握已经相当熟练。
    “想想这些天的努力,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心意,每一次坚持,真是太值了。”刘尧在日记里写道。在这股劲的支撑下,入伍仅8个月的刘尧,就因为在一次任务中表现出,荣获个人三等功,成为同年兵中第一个立功的人。
    不过更让刘尧难以忘怀的,却是这样一件事:他听完立功通知后回到班里,兴奋劲还没过去,这时副班长很严肃地对他说:“你早上起床后1个小时都干了什么?垃圾现在还没倒!下次动作要快一点!”
    刘尧一愣,觉得挺委屈。但很快他就明白了副班长是在对他进行清醒教育。一营有句口号,没有永远的荣誉,只有不懈的追求。当天的日记里,刘尧写道:“今天这一下高峰一下平地的滋味真不好受,但是我反倒清醒了许多,明天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工作啊!” 佟丽娅
    梁勇:立志做一名现代型科技精兵
    梁勇参军时已经读到大四,得知他要参军的消息,周围反对声一片:“马上毕业工作的人了,搁谁也受不了,耽误前程啊!”本来他已经和同学约好一起考公务员,也因此放弃了,弄的同学还挺有意见。
    他选择当兵,有一个听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在学校时他和舍友卧谈,大家经常争论,中国到底有没有高科技?有的舍友说,中国哪有高科技。他不服。他平时酷爱逛军事论坛,是个不折不扣的军迷,“中国肯定有货真价实的高科技!”
小小父母官    于是,填入伍志愿时,一个文科生,第一志愿就填了技术含量颇高的二炮。他觉得去二炮能看到中国军队最高端的武器。如今他已经在军营摔打了将近一年,问起他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嘿嘿一笑:“现在我回去一定能把同学驳倒了!”
    率性而为,很有想法,但做起事来又认真负责。这是战友们对他的评价。
    来部队之前,梁勇满脑子都是许三多。别人看《士兵突击》,对许三多倍加推崇,可梁勇不。他觉得,电视剧塑造的许三多式的成功,并不是现代军人真正的成功。
    “一个成功的现代军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成为科技精兵,全面发展,样样精通。可是电视剧里的许三多,是苦干式的传统成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梁勇对一个叫鲍春寿的老兵尊敬有加。鲍班长在一营已经18年了,精通全营7大专业的
所有内容,从理论到实装操作,样样过硬,被称为“专家型士官”。
    为了成为鲍班长那样的科技精兵,文科出身的梁勇,下了真功夫。专业理论学习开始后,密密麻麻的三路图曾让梁勇苦不堪言。他借了10余本基本理论书籍,当起了“书虫”。一有空,他就跟别人请教,学习上进步飞速。
    如今他自信满满。“在同一年兵里,我敢说自己的基础理论、实训操作排第一。我不光知道怎么操作,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操作!我有这个自信!”他说这话的时候,眉脚上扬。
    但他又紧跟着说自己不是自满。“我只是自信。跟大多数战友比起来,我多读了几年书,文化基础好一些,理解能力强一些,就沾了这个光。我一点都不自满。就像体能,跟刘尧一样,我俩都谈不上优秀。”
    就在说这句话的两个月前,在某旅召开的“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座谈表彰会”上,他和刘尧双双被评为先进个人。
   
    “军营是个大熔炉、大学校”
    刘尧和梁勇同为2016年新兵。在该年的征兵工作中,全国有13万名大学生报名入伍参军。这与2001年的2000余名相比,总量扩大了60倍。当时,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白自兴曾
将大学生大规模入伍服义务兵役概括为4个“迫切需要”:一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二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迫切需要,三是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四是社会对退役士兵文化素质和技能的迫切需要。
    那么,大学生士兵们能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的期望,部队又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成长舞台?
    刘尧曾在一营专为大学生士兵开设的文化夜校上,面向全营官兵授课。他利用自己在大学学过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讲解导弹专业里经常出现的二极管、晶体管等,引发了全营官兵学习专业的热情。
    “这些活动是互利的。既让其他官兵学到了大学里的知识,又让大学生士兵体现了价值,也更好地带动了全营的人才建设。”刘尧说。
    梁勇所在的发射连荣誉众多,曾被二炮授予“苦练精兵模范连”荣誉称号。梁勇为部队的历史所震撼,挥笔写下《砺剑先锋之歌》:
    砺剑在深山,使命肩上担;
    一营官兵志满踌,全面过硬当先锋。
    铁心向党铸军魂,精心砺剑谋打赢;
    甘心奉献显忠诚,一心争先砺精兵。
    当先锋,打头阵,前进的步伐永不停。
    连队另一名大学生士兵林波将其谱曲。如今《砺剑先锋之歌》已成为发射连连歌。
    二连的博士指导员王利军,曾被一汽、福特高薪聘用,但他毅然选择了军营。在听完他讲的“在平凡的岗位建功立业”后,梁勇说,以前看《士兵突击》,只是对军队生活有一个艺术化的认识。到军营后,尤其是了解到王利军博士放弃高薪聘请,甘心从基层干起的现实经历,才懂得“不抛弃不放弃”、“快乐地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这两句话对于军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才明白什么是合格的军人。 郭可盈的老公
    “我一开始还担心,在这个山沟沟里,我会不会变成兵油子。但是真正来到兵营,我每天都在为身边战友们默默的平凡付出感动着。在学校,我是‘忧国忧民’,想得多做得少,但是现在,我开始转变为‘为国为民’,学会了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梁勇感慨道。刘尧则表示:“军营是个大熔炉、大学校,让我们各方面都得到锻炼。携笔从戎到部队,自己一定要脚踏实地,成为一名现代型科技精兵,为营队发展作贡献!”
    据统计,二炮近3年接收大学生士兵7500余人。二炮某基地唐国庆政委介绍,二炮武器系统涉及数学、力学等10多门学科,要掌握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练就娴熟的操作技能,初
、高中学历战士一般需要3至4年的时间。而一些优秀大学生士兵则往往仅需一年多的时间就能成为同专业中的佼佼者。大学生士兵体一旦成为士兵主体,将大大缩短部队战斗力生成周期。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