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戏作》苏轼⼈皆养⼦望聪明,我被聪明误⼀⽣
古诗词⽂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
每⽇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
《洗⼉戏作》(宋)苏轼朗读姜林杉来⾃古诗词⽂欣赏 00:00 00:30
洗⼉戏作
作者:苏轼朗诵:姜林杉
视频解读:啸天
⼈皆养⼦望聪明,我被聪明误⼀⽣。
惟愿孩⼉愚且鲁,⽆灾⽆难到公卿。董浩老婆
演员王瑾注释:
⑴养⼦:⽣育⼦⼥。《礼记·⼤学》:'未有学养⼦⽽后嫁者也。'
⑵愚且鲁:愚昧⽆知,反应迟钝。愚是愚昧、愚笨;鲁是迟钝、笨拙。
⑶公卿:泛指⾼官。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
上寿。'
译⽂:
每个⼈⽣下孩⼦,都希望孩⼦头脑聪明。但是聪明有什么好处呢?我就是因为聪明,遭到⼈家的
阚清子吻戏嫉妒,被聪明误了⼀⽣。只希望⾃⼰的⼉⼦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能够官⾄公
卿。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贬就是
五年。苏轼在黄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迁居于临皋亭,倒也安于贬所,随僧蔬⾷,有暇则往村
寺沐浴,寻溪傍⾕钓鱼采药,⾃寻欢适。有时也随⼀叶扁⾈,放棹于⼤江之上,浪迹于⼭⽔之
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酒的醉汉所推倒,甚⾄于詈骂,他却⾃喜渐不为⼈识,⽽⾃得其陈坤万茜
乐。苏轼在黄州的⽣活,最得意的恐怕还是与朝云的相处,朝云为东坡侍妾,于熙宁七年(1074年)九⽉来归,深得东坡的宠爱。元丰六年(1083年)九⽉⼆⼗七⽇,朝云产下⼀⼦,⼩名⼲⼉,颀然颖异,苏轼欣然,因作《洗⼉戏作》诗。
赏析:
洗⼉习俗起源于隋唐时期。⼀般说来,洗⼉有两个具体时间:⼀是在孩⼦出⽣的第三天,⼀是在每年农历四⽉初⼋。据《新唐书》记载,唐肃宗吴皇后“⽣代宗,为嫡皇孙。⽣之三⽇,帝(唐⽞宗李隆基)临澡之。”这就是孩⼦出⽣第三天洗浴的例证,俗称“洗三”。杨万⾥在《贺必远叔四⽉⼋⽇洗⼉》⼀诗中说:“年年四⽉初⼋⽇,⽔沉汤浴黄⾦佛。今年⼤阮当此时,真珠⽔洗⽩⽟⼉。”四⽉初⼋是传统的沐佛节,⼈们在这⼀天洗⼉,⽆疑有讨吉祥的意思。由于每年都有沐佛节,所以每年这天都可以洗⼉;⽽“洗三”⼀⽣只有⼀次,且是平⽣头⼀次洗浴,故相较⽽⾔,要隆重得多。
这份隆重,从古⼈相关的诗歌中可窥⼀斑。⽩居易有诗道:“洞房门上挂桑弧,⾹⽔盆中浴凤雏。”“⽟芽珠颗⼩男⼉,罗荐兰汤浴罢时。”梅尧⾂有诗道:“画盆⾹⽔洗且喜”。明代韩⽇缵也
有“兰汤浴罢彩绷成”的诗句。这些诗中提到的“⾹⽔”“兰汤”“画盆”和“彩绷”,⽆不反映出古⼈对“洗三”的重视。⽽“兰汤”和“⾹⽔”,还表明古⼈在“洗三”时于清⽔中添加了药材辅料。孙思邈在《千⾦⽅》中称:“⼉⽣三⽇,宜⽤桃根汤浴,桃根、梅根、李根各⼆两,枝亦得。咀,以⽔三⽃煮⼆⼗沸,去滓,浴⼉,良,去不祥,令⼉终⾝⽆疮疥。”由此看来,“洗三”时⽔中添加药材,不但可以去不祥,还可以祛⽪肤病。
出于⼈情世故的考量,诗⼈在他⼈洗⼉时多对孩⼦不吝赞美之词。如杨万⾥《贺必远叔四⽉⼋⽇洗⼉》
诗道:“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夫⼦。公家宣和中⼤夫,⼤江之西推名儒。六⼗年来谁继渠,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诗歌叙述家族源流,⾃认为是“关西孔⼦”杨震的后裔,同时也对叔叔的孩⼦寄于重振家声、光⼤门庭的希望。
梅尧⾂⽣⼦洗⼉,欧阳修作《洗⼉歌》道:“宛陵他⽇见⾼门,车马煌煌梅⽒⼦。”梅尧⾂是宛陵⼈,欧阳修诗歌表达了梅尧⾂孩⼦将来定会富贵发达的意思。祝贺他⼈洗⼉,溢美之词在所难免;⾄于⾃家洗⼉,虽然不好以远⼤⾃许,但美好的祝福还是有的。如清末陈曾寿在《慈护属题洗⼉图》⼀诗中说:“深根固蒂枝叶荣,重阶兰⽟诧宁馨。”中国古⼈多以芝兰⽟树⽐喻后昆的优秀,诗中“重阶兰⽟”⼀词就体现了陈曾寿对孩⼦的期许。
但是苏轼的洗⼉诗却显得有些另类。“⼈皆养⼦望聪明,我被聪明误⼀⽣。惟愿孩⼉愚且鲁,⽆灾⽆难到公卿。”这⾸诗虽然被冠以《洗⼉戏作》的诗名,貌似游戏笔墨,其实是情动于衷⽽形于外,诗歌在⼀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苏轼的⼼声。有鉴于游戏笔墨和⾔为⼼声的悖反,因此有必要对这⾸诗进⾏知⼈论世的分析。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下了⼀个男孩⼉,《洗⼉戏作》即为此孩⼉所作。苏轼是不世出的⼤才⼦,其聪明在诗⽂上有充分的体现;但诗⽂⼜是苏轼遭受政治迫害的祸阶,所以他才有“惟愿孩⼉愚且鲁,⽆灾⽆难到公卿”这样的愤激之词。⽽正因为这种愤
激之词,黄庭坚才认为苏轼好骂。他在《答洪驹⽗书》中说:“东坡⽂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黄庭坚对苏轼嬉笑怒骂的⽂风不以为然,⼜有感于苏轼
在“乌台诗案”中因⽂获罪,所以谆谆告诫外甥洪驹⽗,不要步苏轼后尘,以免蹈其覆辙。
但是苏轼的价值取向并不是没有同道。南宋⽂⼈朱松在《洗⼉》⼆⾸其⼀中说:“⾏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添丁助征戍,肯令⾟苦更冠儒。”“屠龙”⼀词源出《庄⼦·列御
寇》:“朱泙漫学屠龙于⽀离益,单(通‘殚’)千⾦之家,三年技成⽽⽆所⽤其巧。”因此“屠龙”就成了⽆所施⽤的⾼深技巧的隐喻。朱松暗⽰⾃⼰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没有⽤武之地,所以就希望孩⼦将来投笔从戎。需要指出的是,集⼤成⽽绍绝学的⼤儒朱熹就是朱松的⼉⼦,由此可见朱松“肯令⾟苦更冠儒”云云,也包含了愤激的成分。
近代⽂⼈黄假我在《洗⼉》⼀诗中说:“握瑜怀瑾宁希汝,斩棘披荆莫让⼈。我亦愿⼉稍愚鲁,安排铁⾎骋风尘。”这⾸诗颇有苏轼的遗风,不希望⼉⼦⾝怀绝学,倒希望⼉⼦有点愚笨和鲁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披荆斩棘。当然,这⾸诗除了受到苏轼的影响外,和近代中国饱受外敌蹂躏的现实环境也有密切关系。
假如说朱松和黄假我是顺着苏轼说的话,那么明代韩⽇缵的《洗⼉》诗则是逆着说。“愚騃亦有公卿贵,
家世相传但⼀经。”诗歌表明了愚騃痴呆虽有可能位⾄公卿,但是诗⼈家族世代相传的还是⼀个“经”字。《朱柏庐治家格⾔》中说:“⼦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就是因为读书才能够开智明理,拥有美好的⼈⽣。韩⽇缵《洗⼉》诗的价值取向虽然与苏轼⼤相径庭,但⽆疑更符合社会⼤众的⼼理期许。
读书要慎思明辨,能⼊能出,⽽“尽信书,则不如⽆书。”苏轼作为⼤⽂豪,其影响⾄巨⾄远,他拍一拍功能怎么玩
的洗⼉诗乃⼼有万端、别有会意之作,我们要辩证看待,以免陷⼊意图谬误的泥淖。
自制过滤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