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2期2021年01月
Vol.12 No.2 January  2021
93
《人民日报》“新冠”与“非典”的报道比较研究
刘小茸,孙竞益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本文归纳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在报道重大疫情时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的变化特点,从新闻体裁、新闻时效性、新闻主题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适度增强新闻体裁的多样性、注重新闻主题的平均性、重视与新媒体的合作和共赢,是未来有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民日报》;内容分析;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093-0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新冠”与“非典”均为造成重大损失的灾难性事件。灾难性事件是在日常生活中意外突发的、给社会和民众造成巨大的人才损失、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的意外事件[1]。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和严重影响。而2003年也发生了类似灾难性病情,简称“非典”或“SARS”。对这两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日报》都进行了深入报道。从2003年到2020年,《人民日报》关于同类灾难性报道的手法和体裁变化值得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取样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非典”和“新冠”的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内容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对二者的报道进行客观描述,对传播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层层推理;文本分析法则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度的了解;比较分析法是对报道的体裁、主题和时效性的比较分析。
(二)取样过程
通过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非典”和“新冠”报道的检索,进行抽样分析。一共检索到“非典”报道共1146篇,从《人民日报》的数据库来看,数据从2003年4月10日开始,本文选取2003年4月10日至2003年7月13日的报道展开分析。
本文采取系统抽样也就是等距抽样的方法来进行样本的选取。第一,本文样本的抽样框是通过《人民日报》的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的,每个个体的编号也就是它的顺序,编号按照日期随机排列。第二,根据95%的显著性水平,来计算样本规模220篇,保证合格的抽样误差。按顺序编号,以5为抽样间距,随机按照数字2为起始样本,通过这样的方法最终得到样本220个。
从《人民日报》的图文数据来看,关于“新冠”的报道是从2020年1月21日开始的,报道主要是针对湖北各地区出现的疫情状况,国家制定紧急措施,指导地方做好地方疫情工作;2020年2月10日,“拔地而起”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新冠”患者,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到2020年11月17日为止,检索到的报道达到405条,根据95%的置信区间,计算出误差在合格限度上的样本规模是60条。
根据确定的样本,本文从新闻体裁、新闻时效性、新闻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
三、“新冠”的报道特点
注册
(一)报道体裁分析
在新闻体裁的传统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据这些划分方法,对不同体裁的界定、区分仍很困难。如综合消息(或长消息)与通讯、深度报道,新闻特写与通讯,描写性消息与特写等[2]。
报道体裁主要分为消息、通讯、新闻评论、图片新闻等。根据样本分析,“新冠”的报道体裁汇总如表1:
表1 “新冠”报道体裁统计表
“新冠”报道体裁频率百分比
消息3761.6%
通讯813.3%
新闻评论1  1.7%
图片新闻813.3%
其他610%
合计60100%从表1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以消息为主,占61.6%,是所有体裁中使用率最高的报道方式;其次是以通讯和图片新闻为主,各占13.3%。新闻评论占很少的部分。其他报道主要是解释性报道以及宣传性通知。消息为主,主要是为了达到快速传递消息的目的,简单扼要,在疫情扩散的时机上,可以快速将最新的报道传递给受众。通讯和图片新闻能更直观地把新闻传递给受众,通讯注重细节,图片直击人心,二者在疫情报道上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
(二)报道主题分析
通过对报道主题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主流媒体在疫情传播时期的报道侧重点。通过研究《人民日报》关于“新冠”的报道主题的分布,得出结论如表2:
移动积分兑换话费发什么到10086
94
疫情开始时间是几月几日学术探讨
表2 “新冠”报道主题分析
“新冠”报道主题
频率百分比疫情报道1118.3%政府关怀和措施2236.7%国际报道711.7%表彰4  6.7%中医药1  1.7%国际支持和慰问58.3%救助和捐献35%病人康复35%疫苗4  6.7%合计
60
100%
通过表2可以看到,疫情期间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政府关怀和防疫措施上,占据36.7%;其次是灾情报道,占据18.3%;国际报道在报道中占据了11.7%;国际支持和慰问的报道也占据了一定分量;作为传染性病,疫苗的研制也是报道的关键,占据了报道的6.7%;从表彰和病人康复情况的出现概率看,此类报道偶尔出现,作为后期的报道,表彰新闻较多;其他的报道主题占据较少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报道时效性分析
报道的时效性决定了报道的传播效果的好坏。报道事实与报道内容之间的时间差,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疫情发生时间以及重要节点事件的发生时间,对“新冠”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
尤秋兴表3 “新冠”报道时效性分析
“新冠”报道时效性频率百分比开始阶段(1月—2月)1118.3%暴发阶段(2月—3月)1220%控制阶段(4月—6月)1728.3%稳定阶段(7月至今)
2033.3%合计
60
100%
通过表3得出,在开始阶段,也就是疫情发生的1月—2月,报道较少;在稳定阶段,报道的次数较多,占33.3%,此时的新闻报道紧跟事实发生的时间,出现的报道逐渐变多;在暴发阶段和控制阶段,报道时效性不断增强,报道占比由20%上升为28.3%,可以看出疫情报道的显著性不断增强。
四、“非典”的报道特点(一)报道体裁分析
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表4 “非典”报道体裁统计表
“非典”报道体裁
频率百分比消息17378.6%通讯115%新闻评论136%图片新闻209%其他30.4%合计
220
100%
通过表4,得出以下结论:消息类型的报道是最
看qq加密相册
多的,占比78.6%,消息根据其简短扼要的特点,可以快速阐明事实,被大量使用;图片新闻的占比
较大,达到9%;通讯和新闻评论的占比不相上下,二者各占5%和6%;其他类型的以转载、宣传为主,占据较少比重,占比0.4%。
(二)报道主题分析
表5 “非典”报道主题分析
“非典”报道主题
频率百分比疫情报道9241.8%政府关怀和措施4118.6%国际报道115%表彰(向英雄学习)
2812.7%中医药3  1.4%国际支持和慰问7  3.1%救助和捐献8  3.8%病人康复94%疫苗(防治方法)
219.5%合计
220
100%
由表5可以看出,在“非典”期间,《人民日报》
的报道主题以疫情报道为主,占比41.8%;其次,政府关怀也占据较大比重,占比18.6%;表彰新闻和疫苗及公众防治方法的占比不相上下,各占12.7%和9.5%;国际报道、国际支持和慰问、病人康复、中医药等占据较少比重,各占5%、3.1%、3.6%和1.4%。
(三)报道时效性分析根据表6可以看出,在开始阶段,没有相关的数据可证,这里不做分析;在暴发阶段,也就是4月—5月期间,占比为18.1%,时效性相比控制阶段较弱;在控制阶段,占比为57.7%,已超过一半的比例,这期间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新闻效果;稳定阶段的占比有所下降,降至24.1%。
第12卷第2期2021年01月
Vol.12 No.2 January  2021
95
表6 “非典”时效性分析
“非典”报道时效性频率百分比
开始阶段(4月以前)无相关数据0
暴发阶段(4月—5月)4018.1%
控制阶段(5月—6月)12757.7%
稳定阶段(6月—7月)5324.1%
合计220100%
五、“新冠”与“非典”的报道比较研究
首先,二者均以报道消息为主,以简明扼要的报道风格传播新闻;其次,在报道主题上,“新冠”以政府关怀和措施为主,“非典”以疫情报道为主,二者侧重点不同;最后,从新闻时效性上来说,“新冠”在稳定阶段较有效果,“非典”在控制阶段则更有效果。
(一)“非典”和“新冠”报道体裁分析对比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消息和图片新闻为报道的主体,消息是报道的主要形式。随着年份的增加,可以看出,其中的比例分布有一些差异。与2003年相比,在2020年的疫情报道文体中,消息所占的比重由78.6%下降到61.6%,而图片新闻所占的比例则大大增加,由2003年的9%增加到2020年的13.3%,通讯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由2003的5%增加到2020年的13.3%。图片新闻和通讯文体比
例的增加,体现了《人民日报》疫情报道中注重事实的细节和刻画,而图片的清晰度以及数量也有很大提升。
(二)“非典”和“新冠”报道主题分析对比
“非典”和“新冠”的报道主题方面,通过对比发现,《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上,学习了“非典”报道的经验,并有了一些改变。
首先,从疫情报道看,“非典”时期的疫情报道占比为41.8%,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占比为18.3%,可见对疫情报道的重视程度降低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变快。
其次,政府关怀和措施、国际报道、国际支持和慰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占比均有明显上升,由18.6%、5%、3.1%分别上升为36.7%、11.7%、8.3%,这三个主题体现了国际地位、国家关怀以及外交关系等的变化以及国家更加注重人民生命安全。
最后,中医药在这几年没有较大的变化,由之前占比1.4%上升为1.7%;救助和捐献由之前的占比4%上升到5%;病人康复由占比3.6%上升为5%;在疫苗的报道上,由占比9.5%下降至6.7%。三个报道主题占比均没有太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报道主题侧重由疫情报道为主转变为政府关怀和措施为主,增加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非典”和“新冠”报道时效性分析对比
新闻的时效性反映了媒体获取信息的灵敏度。从表6可以看出,因为在开始阶段,并没有相关数据
可以反映该时段的时效性,所以不予分析;在暴发阶段,相比“非典”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时效性较强,占比由18.1%上升到20%;在控制阶段,二者占比发生了较大差异,由“非典”时期的57.7%下降为28.3%,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时效性较弱;在稳定阶段,由“非典”时期的占比24.1%上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33.3%。
六、结语
结合“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从2003到2020年,《人民日报》关于疫情的报道由事实报道转向政府关怀和措施,注重国家层面的措施报道,重视引导性;图片新闻比例的增加,说明《人民日报》的报道生动性和细节性增强。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但是相比“非典”时期,报道时效性有所增加。在报道体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消息仍然是主要的报道方式,是主流媒体的主要报道体裁。
(一)报道体裁注重多样化
从2003年到2020年,《人民日报》的报道体裁始终以消息为主,其他体裁所占比重较少;图片新闻的
比例有所增加,但是仍需提高;通讯、评论所占比例较少。在注重官方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报道体裁增强新闻的多样性,在疫情报道中展现更多的观点和声音。在精准定位媒体属性的同时,也要寻新的创新点,发挥优势,培养亮点,不断学习,提高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
(二)报道主题适当平均化
从疫情报道到政府关怀报道占比的变化,可以看出官方媒体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报道更具传播效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是无论是疫情报道还是政府关怀为主,二者在报道主题中所占比例均超过三分之一。虽然国际报道以及国际慰问相关主题占比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甚至疫苗相关的报道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报道主题的占比差距不断拉大,形式过于单一。在报道主题的丰富性上,应不断加强。
(三)和新媒体共同发展
5G的发展将会推动新媒体步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报道时效性增强的同时,应注重与新媒体的合作,防止故步自封,重视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郭婷.《人民日报》1998年与2016年抗洪救灾报道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7:3-4.
[2] 刘承武.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谈新闻报道体裁分类[J].传媒观察,2010(06):54-55.
作者简介:刘小茸(199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哲学、人机传播。
孙竞益(1994—),男,江苏扬州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儒学现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