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师教师节 摘 要:闽南民俗音乐文化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闽南地域世代相传的文化形态以及生活方式,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作为中华文化极具特的一个方面,在艺术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探讨了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审美特征
杨舒婷 1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起源
手工制作花朵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起源于乡土习俗与民间信仰,根植于闽南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传统祭祀仪礼音乐文化之上。闽南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带,自然环境恶劣,暴风骤雨时常“光顾”。受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闽南土著居民民风和地域文化中,极其敬畏自然、崇信鬼神,因为在古代,人类根本无力反抗大自然的肆虐,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就常以祭祀之法
祈求平安。在我国古代,歌舞、音乐是祭祀仪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俗、曲艺和音乐文化都是从祭祀仪礼中衍生出来的,在传承发展中变得丰富多彩。在闽南,音乐文化几乎伴随人的一生,从出生、成年到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唱歌。原住民的祭祀仪礼和闽南自然风土是闽南音乐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催生闽南音乐最为基础的力量当属闽南的民俗信仰。据漳州市民宗部门统计,仅漳州的威惠庙就有97座,“迎神赛会,莫盛于泉”,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闽南人都要请戏班子“演戏酬神”,这无疑为闽南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与民俗信仰相关的音乐、歌曲极其丰富,不仅演唱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名目繁多。比如“采莲”民俗流行于泉州城乡,“催咒调”“调五营”盛行于厦门地区,还有芗城龙海、南靖等地的“锣车鼓”等,流行至今,它们大多是闽南的地域民俗孕育出来的音乐文化。还有源于“牵亡”“关神”的习俗,较为原始古老,关乎阴阳两界的“牵亡歌”“关神歌”,都是闽南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音乐文化贴近民众生活,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