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大学收费节节攀升,居高不下,引起广大人民众的强烈不满。高校收费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学生及家庭,也关乎高校的社会形象与国家的形象,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和民族振兴,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腌制萝卜的方法 中国大学收费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的数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午餐”。这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直到1989年,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其实当时的收费也只是象征性地只收200元,但却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1994年以前,高校对按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实行公费培养,毕业后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统一分配,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本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承担。免费上大学给多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了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在此其间,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生部分自费生,逐渐形成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但在多数情况下,所谓的自费生,主要是单位委托培养,学费由单位交给学校,不由学生和家庭承担。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涨过了2000元,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1997年全面并轨后学费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但2000年的收费标准猛涨,普遍在1999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5%左右,有些地区高达20%,学费涨过4000元,当时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教育部门发出的通知规定:“从2000年9月新学年起,对北京地区高校年度学费标准进行上调,最高上限上浮20%,一般专业一般高校为每年4200元,重点院校为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高校为4600元,重点院校为55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高校为5000元,重点院校为6000元”。全国高校生均学费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000-1200元;再加上基本生活费开支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万元以上,4年大学需要4万多元。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98-2002年我国高校学杂费5年增长5.34倍!
从各高校的收费情况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指导性标准,从来低于实际的收费标准。如东北师范大学并不算名校,但它的收费标准,就已经达到了1万元的水平。
这样,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踏踏实实地走完了三步曲(免费、低收费、并轨),但一直攀升的大学学费就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本科生大幅增加的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连年高速增长。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到2005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已达31.6万人。而报考2005年硕士研究生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22.7万人,增幅为24.1%。考研热“高烧”不退,带动了“考研经济”的发展。据教育界人士估算,目前每名考生的考研费用平均不低于2500元。2000年全国考研消费约10亿元,2003年就超过20亿元,而2004年已增至约30亿元。
大学收费与国民收入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其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1996年试行并轨收费及1997年全面并轨后,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够当时的2000多元/学年的学费。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而农村居民收入仅为221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只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农村居民则要二至三人的年收入才够。2000年学费猛涨,而相应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蒸螃蟹做法增长幅度则不大。再加上近年来城乡居民利益格局变化较大,不少家庭或个人的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而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因此城镇居民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学费加上生活费等开支,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普通学生家长全力支撑——这在中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做父母的自己也要吃饭活命呀。因此,学费暴涨后,家中出了一个大学生,而父母年收入只是全国平均水平,就难以承担了。加上高中也实行收费制度,稍微好点的高中,学费和大学一般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孩子进了高中,又顺利考上大学的话,只有平均年收入的家庭,在长达7年的时间内,将处于负债状态。而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情况则更糟。 洗面乳排行榜
那么,我国大城市与城镇居民的状况又如何呢?据14家调查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座大城市”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大城市人均月收入821元,人均年收入9850元。据专家的估算,以上数字可能比实际情况偏高。这就是说,我国2000学年的大学学费,相当于14个相对发达的大城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达到“两亿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80—90%以上。这样沉重的负担,在社會主義初级阶段,难道说是合情合理的吗?
至于广大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状况,则比城市差得远!按照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37-882元人民币,有几个农民还能供得起大学生?如今,为子女储蓄高等教育经费已经成为很多家长从结婚之初就开始进行的一项大工程。可怜天下父母心!
据统计,1989年大学学费是200元,占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1376元人民币的七分之一。加上生活费和其他学杂费开支,平均以每年500元计,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年收入的50%左右。与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和落后的)相比,这比例已经算很高,但还承受得起。十二年后,学费暴涨到5000到1万不等,涨幅为25倍到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是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增长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社会评价与专家意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与搜狐网合作进行了一项有关大学费用的调查,共有5万多名网友参与了调查,70%多的网友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收费过高。据有关媒体对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统计评选,教育行业竟赫然名列第二位。难怪有人批评称,教育是中国新时代压榨老百姓的三座大山之一。教育与医疗、住房被列为当下国内最贵的三项生活必需品。农民无法承受,城市居民也叫苦连天。人们频频发问,高校的学费难道非得那么高吗?
张一山杨紫狂吻图片德云社演员收入一览表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就高校学费大幅上涨后,人们有哪些看法?大学学费上涨将有哪些影响?在北京、天津、广州三地对1000位学生家长做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对于高校目前出台的新学费收费标准,高达58%的被调查者表示该收费标准不合理,难以接受。研究人员指出,被调查者对于大学学费的承受能力同家庭经济能力、收入有直接关系。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的被调查者中有25%的人可以接受每年4001-6000元的大学学费;而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只有0.2%的人可以接受每年4001-6000元的大学学费。因此,目前出台的大学新的收费标准对高收入的富裕家庭没有过大影响,但对于占我国将近80%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每年4000-500
0元的学费再加上数目不小的学习、生活费用,家庭的经济负担是不堪重负的,甚至是雪上加霜了。
就在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广州,人们对现有大学收费标准也很难接受。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每年5000元以上的大学收费标准,调查结果显示有71.6%的广州人觉得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太高。
教育理论专家戚业国和辛海德两位先生明确指出:“在人均GDP低的国家,学费所占的比例不应该太高!”
总之,完全可以说,大学收费的飞涨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完全脱离了广大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完全背离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完全有害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
中国大学收费的纵横比较
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大学收费情况大致分为3种: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根据1929—1930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所提供的数据,30
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费为454银圆。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之间,平均约为22银圆。所以,一般劳动人民家庭若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只能是国立大学,如北大、清华、交大、北师大等等,或免费的师范院校。30年代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师大有许多大学生来自劳动人民和小市民家庭,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史实。
由统计数据计算出:30年代银圆1圆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约相当于1997年的人民币30元。如此说来,在30年代国立大学每年约22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660元;私立大学每年约90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2700元;“贵族大学”每年约160银圆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4800元。而私立大学或“贵族化”的教会大学,对于工农子弟来说确实是上不起的。特殊情况如清贫的青年周恩来能上天津南开大学,是因为减免学费的缘故。
可以看出,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10%,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
社会学专业就业前景之二。当时的说法是,教会学校是培养“高等华人”和“精神贵族”的温房;而北大、北师大则洋溢着“平民意识”。这足以令我们深思。
现实可行的目标是:把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降低到10%以下,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这个要求,也正是回到30年代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平——在历史上曾经达到过,在今天也一定可以达到的。
从世界来看,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致是有个谱的,比如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一般在20%左右;在发达国家,公立大学收费的水平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美国的国民人均收入是3万多美元,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大学学费仅占年人均收入的1/6。即使是私立大学的收费也只是人均收入的一半左右。英国的国民人均年收入是1.5万英镑(2000年的数据),英国的大学学费现在是平均每人每年1125英镑,按1500英镑计算,英国的大学学费是英国人均收入1.5万英镑的1/10。即使是按照“新法案”到2006年大学学费达到每人每年3000英镑,大学学费也只是占人均收入的1/5(假设英国的人均收入仍为1.5万英镑)。按此比重计算,中国现在人均年收入是8000元人民币,大学生每年所要交纳的学费应该是在2000人民币以下。而中国一年少则五千,多则上万的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0%以上,占农村人均年收入的250-300%。这还不包括杂七杂八的乱收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