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6期
离婚协议书格式210
策略研究
刘亚萍
(吴江笠泽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200)
一、结合学科指导,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如同教育,操之过急或缓慢滞后,
对孩子来说都会摧残他的心理发育。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领导力是初中生重点培育的9项积极心理品质。在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小鲁是个其貌不扬的男孩,一首简单的诗别人背几遍就能记住,而他反复读上十几二十遍还是背得疙疙瘩瘩。领悟能力不强的他成绩自然常常在及格线以下,默写背诵常常老师要督促。与他家长接触后,家长
的反映是小鲁反应较慢,不喜欢与人交流,脾气犟。当笔者与他结对,成为他的德育老师后,他更是成了笔者办公桌前的常客。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笔者面前背书、默写或谈心。渐渐地笔者从这个沉默的孩子身上发现,他就像那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当别人如飓风般跑过时,他依旧沉稳而缓慢地走着自己的路。很多时候“小乌龟”在兔子面前,很容易缺乏自信,也许就是缺乏自信与认同感,又想获得认可,所以有时难免表现出来犟脾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德育导师与语文学科老师,笔者结合学科指导,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启发他的积极思维,从而有意识培养他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探讨《西游记》的人物分析时,我们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果然同大部分孩子一样他说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笔者问他,喜欢沙僧么。他腼腆地笑笑,摇摇头。在写读后感时,笔者便建议他回去好好读读名著,写一篇《我心中的沙和尚》。几天后,他拿出了作品。文中他写道:“我们赞叹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笑话猪八戒的好吃懒做,敬佩唐三藏的执着善良,却忘了还有个沉默而平凡的沙僧。”“也许我们不会那七十二般变化,也不是那金蝉子转世,我们只是那平凡而老实的沙和尚,那么学着像他那样‘且自换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吧。”这篇读后感,超出了笔者预料之外。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语言,但却融入了他的思考,他的心声。笔者想他会明白沙和尚,明白“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的道理。
二、化问题为机遇,助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品质对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终生发展幸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德育导师要抓住孩子心理体验的过程,通过教育活动场景完成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开学才两天,就有老师给笔者忠告:“你们班的小伟是个刺头,你要好好管教管教,不然到了以后,绝对是个烦。”小伟身上的确有着很多坏习惯——听课不认真,心猿意马还老喜欢插嘴,严重扰乱课堂纪律。人高马大的他还经常招惹其他同学,以至于告状的同学络绎不绝。最严重的一次是学校领导到笔者,说他在食堂欺负别班的同学,让个子小的同学帮他倒饭盆。笔者强压住了怒火,将他叫到办公室。笔者明白这时对他发火,肯定无济于事,甚至会把他推向笔者的对立面。于是笔者调整好心态,平和地问起他中午在食堂的事,他一改往日的桀骜不驯和漠然,表情竟有些委屈。他问笔者是否相信他是事出偶然,并没有欺负同学。笔者看着他眼眶中打转的眼花,点点头。笔者庆幸自己没有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严厉地斥责他。笔者也庆幸他跟笔者说了实话,而不是一言不发,关闭了心门。问题即机遇,如何利用此次机会,抓住此次心理体验,引导他正确归因,培养他的积极心理品质,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权衡小伟这几个月来的行为习惯,笔者发现,小伟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行事大大咧咧,缺乏自我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明白对于小伟这种孩子,普通的灌输、说教只能“入耳”,不能“入心”。于是笔者以此事为契机,将他平时的行为习惯一一罗列,说明老师“冤枉”他也不是无迹可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寻正确的归因,从中吸取教训。笔者又借助我校刚开展的“八礼四仪”活动,让他逐项比对,让他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比对中他也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于是笔者请来了任课老师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在与小伟一起写下解决方案后,我们定下了一月之约,通过“一月之约”的活动体验,增加他
改变的动力和决心。在过后的一月中,小伟的确改变了不少,虽然做不到完全转变,但是处事态度比以往积极很多。
自制贺卡图片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身为一名德育导师,我们关注的不但是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关注他能否健康成长。德育导师要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心灵上的疏导者,帮助学生探索世界,构建自我。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德育导师制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更人性化和亲情化的教育初衷,对教师而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
徐开聘是谁作者简介:刘亚萍(1984-),女,本科,中一,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王心凌晒药单参考文献
谢大脚怎么死的[1]胡剑豪.中学导师制实践回顾及困惑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14(Z1).
[2]邹洪伟.心理育人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管理观察,2020.
摘要:为更好地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德育导师可以一对一地走近学生,在学科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德育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助力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德育导师制;积极心理品质;学科指导;问题与机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