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
79
2019.06·
0 引言
转移因子(Transfer TF )是由机体白细胞介导T 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种能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因子,作用表现方式主要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地增强受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凭借分子量小、无毒性、无抗原性、无过敏性、无热源性、无种属特异性,已成为一种新型而又安全的免疫制剂。
1 免疫抑制对家禽的危害
近年,免疫抑制在家禽养殖中广泛存在,在多数情况下使机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直接的表现是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生产性能下降显著,但更大的危害还在于间接危害,给家禽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1],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免疫失败
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机体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抗体低且不均匀,易导致免疫失败,由于畜禽体存在免疫抑制个体,接种疫苗后易发生滚动反应,尤其是呼吸道副反应。有些病毒病不仅损害法氏囊,而且对胸腺等免疫器官和组织也会造成破坏,甚至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免疫抑制的疾病[2]。1.2 发病率高
由于免疫抑制导致个体抗病能力低下,对外界病原敏感性增加,常诱发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或易发生继发感染[3],常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致病性增大[4],家禽体的发病率升高,死亡率高,药物效果差。1.3 养殖效益低
发生免疫抑制影响家禽生产性能,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出栏体重轻,料肉比高,产蛋率下降等,造成机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5]。
2 转移因子作用机理
宋茜尼坤最新消息
转移因子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 淋巴细胞释放的一
提升家禽抗病力的特效转移因子制剂“泛易平”
韩明宝1,王辉2,田梦香3
(1.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2.天津市广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天津 301800;3.河北省文安
县畜牧兽医局,廊坊 065000)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转移因子研究的逐渐深入,转移因子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疾病的防治,在提高机体抗病理及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目前免疫抑制对临床造成的危害,同时重点阐述了转移因子及其作用机理、转移因子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泛易平(转移因子)临床应用及针对各种适应症的措施。
关键词:转移因子;免疫增强;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6.051
作者简介:韩明宝(1970-),男,河北人,执业兽医,主要从事畜禽诊断工作。田梦香(1971-),女,河北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禽诊断工作。
通信作者:王辉(1974-),男,天津人,主要从事家禽养殖工作。
效节省了牛受精期间饲养的日常开支。3.2 定期开展免疫接种预防工作
定期对牛进行疫苗接种是有效防治手段之一。牛口蹄疫是国家强制的免疫疾病种类之一,通常是由政府统一采购疫苗,再分别对当地各牛养殖场中的牛进行强制免疫。牛口蹄疫疫苗分为2种,1种为O 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1种为O 型-亚洲Ⅰ型-A 型三价灭活苗,根据目前我国的牛口蹄疫的流行趋势,建议采用三价灭活苗进行定明的免疫接种工作。
3.3 做好养殖场消毒工作生产车间标语
消毒工作做的越好,养殖场的洁净程度就越高,病毒感染的机会也就少之又少。因此,养殖户应对牛舍进行定期的清扫,特别是饲槽和粪道这些最容易感染、传染牛口蹄疫病毒的地方,并且合理安排牛舍的建造结构,留足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进出养殖区的车辆和人员一律强制消毒,保持养殖场各方面的日常消毒工作[4]。
4 结束语
畜牧养殖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牛养殖业
又是我国最广泛的畜牧养殖业之一。牛口蹄疫病是影响牛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严重时可导致牛养殖业的崩溃,感染此病的牛一旦流入市场,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在对牛养殖中,养殖户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做好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确保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保证人们的健康。
彭冠英张含韵恋情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
刊),2017(8):159.
[2] 毛正均.牛口蹄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
(电子版),2018(3):133.
[3] 石杰山.牛口蹄疫的诊断与有效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
业,2018(8):52.
[4] 王爱丽.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
版),2018(10):124-1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
袁姗姗陈晓
80 ·2019.06
类可透析的小分子肽与核苷酸复合物。转移因子是一种新型且又非常安全的免疫调节增强制剂[6]
,具有非常广泛的免疫学调节活性,能诱导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机体特异性功能的作用[7]。目前转移因子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某些家禽疾病的防治[8]。
3 泛易平对鸡抗病力的作用
泛易平是瑞普生物采用冷暴提取技术、巢释工艺技术生产的具有启动家禽免疫机能、解除家禽免疫耐受性的高效转移因子产品。
3.1 疫苗增效,激活免疫反应,提升抗体水平,减少疫苗副反应
疫苗免疫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免疫抑制性的因素(如呼肠孤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各种应激、霉菌毒素中毒等)广泛存在,使家禽处于免疫机能低下状态,对家禽疫苗免疫反应就会迟钝,若在疫苗免疫时配合泛易平,可有效降低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快速激活免疫细胞,强化疫苗免疫原性,有效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并起到降低免疫副反应的作用。
3.2 协同抗菌药物、抗病毒中药,快速解除病症,加速机体恢复
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多发,抗菌药物、中药制剂成为控制疾病混合感染的主要手段,若家禽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导致这些药物的作用受到限制。针对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应激因素导致发生的疾病,泛易平会促进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病毒蛋白,同时也具有促进肠道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黏蛋白分泌等作用,因此,泛易平配合抗生素药物、中药制剂使用,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效果,加速家禽机体康复。孙红雷个人资料简介
4 泛易平临床使用方案
4.1 改善家禽机体免疫机能和提升疫苗免疫效果
使用目的:促进机体免疫应答,降低免疫应激引起的呼吸道反应、肠道反应、免疫继发病,缩短免疫空白期,延缓抗体消长时间,更长时间保护鸡健康。
用法用量:①免疫前中后,连续饮水泛易平3 d ;进入产蛋高峰前,连续使用泛易平3次;每隔10 d 一次,每次2 d ;②肉鸡、肉鸭:1~2周,1 500~2 000羽/瓶,3~4周1 000~1 500羽/瓶;③蛋鸡、种鸭、种鸡:1~6周龄,1 000~2 000只/瓶;大于6周龄,500~1 000只/瓶。4.2 促进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发育
使用目的:促进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发育,提高鸡体抗病能力,提高育雏体重和均匀度;用法用量:1~5日龄,1 000只/瓶/日,饮用3~5 d 。4.3 辅助
使用目的:促进非特异细胞免疫反应,激活正常淋巴细胞、增强T 细胞、B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启动机体内源性免疫,加快机体康复,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物配合使用,增强药物临床效果,促进机体康复,缩短发病期,减少用药成本。
泛易平+抗菌药物或泛易平+中药制剂:雏鸡1 000~1 500羽/瓶;成鸡500~1 000羽/瓶;饮水3 d 。
5 讨论与结论
(1)家禽在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易感期,泛易平配合抗病毒中药使用,对各种病毒性疾病有直接的防治效果。①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病:泛易平+清瘟解毒口服液;②产蛋鸡的无名产蛋下降:泛易平+双黄连口服液。
(2)在1~5日龄或10~12日龄在投服抗生素基础上,配合泛易平,连续饮水3 d ,能有效控制家禽在育雏期蛋传性细菌性疾病,降低死亡。①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的混感:泛易平+优倍康(恩诺沙星);②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感染:泛易平+氟苯尼考。
(3)在冬春季节适时投服3 d 泛易平,并配合抗菌药物或抗病毒中药使用,可有效控制多病因顽固性呼吸道疾病。①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时:泛易平+瑞沃新感康+枝力清(替米考星);②家禽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时:泛易平+福欣50(盐酸多四环素)。
(4)当种禽进入产蛋高峰期前,泛易平配合各种抗生素药物使用,能极大降低产蛋种禽高峰时期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减少输卵管炎的发生,并降低了蛋传性细菌的垂直传播。①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泛易平+莫克林(复方阿莫西林粉);②沙门氏菌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泛易平+速可能(磺胺嘧啶)。
(5)在蛋鸡或种鸡出现肝破裂时,泛易平配合保肝护肾药物,连续饮水5 d ,缩短发病期,降低死亡。可采用泛易平+康替优+肝肾宝。
参考文献
[1] 史若男,李婉,宋丽婷,等.动物免疫抑制研究进展[J].动
物医学进展,2014(9):93-96.
[2] 张丽.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J].畜禽业,2012(4):
9-10.
[3] 甘孟侯.当前我国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
兽医杂志,2005(5):64-66.
[4] 武艳,孙莉.毛皮动物免疫抑制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中国
畜牧兽医文摘,2013(3):119.
[5] 杨帆,张强.免疫抑制与芦荟提取物[J].饲料工业,2012,
33(18):47-49.
[6] Pineda B ,Estradaparra S ,Pedrazamedina B ,et al .Interstitial
梦幻西游炼妖技巧transfer factor as adjuvant immunotherapy for experimental gliom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2005,24(4):575.
[7] 王彦彬,崔保安,康相涛,等.转移因子与重组转移因子
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0):15-19.
[8] 李晓梅.转移因子研究现状[J].家禽科学,2018(8):
57-5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