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娱乐圈qvod生理学背诵版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转运物质转运方式
O2、CO2、N2、NH3、H2O、乙醇、尿素单纯扩散
Na+,K+、Ca2+跨膜转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不耗能)/ 原发性
主动转运(耗能)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被红C、脑C摄取载体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单胺类、肽类激素、碘的摄取继发性主动转运
小肠黏膜或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出胞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异物入胞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出胞
二、电位
极化是指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
超极化是指细胞膜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除极化)是指细胞膜近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反极化是指去极化质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
复极化是指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超射细胞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记忆:极化(正常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是基础
去极化是“去掉”内负外正的状态(内负降低)
复极化是“恢复”内负外正的状态
超极化是“超过”内负外正的状态(内负增大)
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
兴奋性0 逐渐恢复轻度高于正常轻度低于正常
阈值无穷大刺激强度>原
强度刺激强度<原强度
对应关系相当于锋电位相当于负后电
位前期相当于负后电位
后期
相当于正后电位
生理机制Na+通道全部失活
失活状态,不能接
受刺激而激活Na+通道开始
部分复活
失活Na+、Ca2+
基本复活,但未
达到静息电位
Na+通道完全复活,
但膜电位处于轻度
超极化状态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指标定义正常值每搏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次射出的血液量70ml
每分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男:4.5-6.0/min 女:女比男低10%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55%-65%
心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心指数=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3.0-3.5L/(min.m2)
左室每搏功搏出量×血液比重×(平均动脉压-6)×13.6×
9.807/1000
0.803J
每分功每搏功×心率60.2J/min
五、压力及容积改变的“最大”和“最小”极值
左心室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对应:高左心,射血末
左心室容积最小等容舒张期末对应:小左心,等容末
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对应:大左心,房缩末
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对应:高主压,射血末
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对应:低主压,等收末
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对应:大流量,快射血
室内压升高最快等容收缩期对应:快室压,等收缩
心室回心血量主要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占70%,心室收缩射血占25%
六、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分期心室肌细胞窦房结
静息电位大量K+外流,少量Na+内流大量K+外流,少量Na+内流0期(去极化)快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Ca2+缓慢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快Na+通道关闭,一过性K+外流无
2期(平台期)Ca2+内流,少量Na+负载,K+外流无
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Na+,停止,K+外流增多K+外流超过Ca2+内流
4期(静息期/自动去极化)Na泵(泵出Na+,摄入K+离子)
Na-Ca交换体(Ca2+排出体外)
Ca泵(将少量Ca2+排出细胞外)K+外流逐渐减少(主要因素),Na+、Ca2+内流逐渐增加
收缩力最强的是心室肌
自律性最强的是窦房结
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纤维
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房室交界(避免房室收缩重叠)
自律性的大小: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结区除外)>房室束>浦肯野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防止心肌的强直收缩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显著特点:有效不应期(包括0,1,2,3期)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显著特点:有4期自动去极化(K+的外流减少)
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显著特点:有4期自动去极化(Na+负载)
记忆:①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K+
②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Na+
③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Na+
④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Ca2+
⑤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是Ca2
⑥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Na+
⑦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Cl-
八、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①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的过程;
②QRS波: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的过程;
③P-R间期: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到左、右心室开始去极化的时间;
④S-T段:反映左、右心室缓慢复极化的过程;
⑤T波:反映左、右心室快速复极化的过程;
⑥Q-T间期:反映心室肌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
九、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变化特点
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输出量越大,收缩压越大
外周阻力影响舒张压。外周阻力越大,舒张压越大
心率影响舒张压。心率越快,舒张压越小
大动脉弹性贮器影响脉压。贮器作用减弱,脉压增大
中心静脉压(CV P):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4—12cmH2O。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秦穆公亡马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静脉回心血量减少,CVP↓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静脉回心血量增多,CVP↑
十、肾小管重要物质的重吸收部位
重要物质吸收部位吸收机制
Na+、Cl- 近端小管(70%)、髓袢(20%)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2%)在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占2/3 被动重吸收占1/3
水近端小管(70%)、髓袢(5%)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定量)
被动吸收
HCO3- 近端小管(80%)、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集合管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
而不是直接以HCO3的形式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近端小管(100%) 继发性主动转运(伴Na+同向转运))十一、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及特点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分泌部位下丘脑室上核、室旁核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作用机制增加对谁的通透性增加对Na+的重吸收,保钠排钾
刺激释放的因素①血浆晶体渗透身高(最重要的因素)
②血容量减少③恶心、呕吐、应激、
血管紧张素、低血糖等
①低Na,高K,
李晟张睿背后的故事②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醛固酮
释放
十二、肾上腺包括:皮质(90%),髓质(10%)组成分泌部位/细胞激素
皮质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袋性激素
髓质嗜铬细胞儿茶酚按(去甲肾、肾上腺素)
十三、神经递质作用引起的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及机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PSP)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后膜电位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兴奋性兴奋性升高兴奋性抑制
产生机制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对
Na+和K+通透性增高①后膜对C1-通透性增高,Cl-内流
②K+通透性增加,Na+,Ca2+关闭
后膜离子Na内流↑↑↑、K外流↑Cl内流↑↑↑,K外流↑
特点EPSP可以总和,为局部电位IPSP也可以总和,为局部电位
十四、神经纤维、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点与鉴别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①双向性;②完整性
③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传递的特征①单向传布;②突触延搁;③兴奋的总和;
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易疲劳;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①单向传播; ②中枢延搁;③兴奋的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
张学友和张家辉是什么关系变;⑤易疲劳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⑦后发放
十五、腱反射和肌紧张特点
腱反射肌紧张
天龙八部哪个门派厉害性质位相性牵张反射紧张性牵张反射
定义指快速牵拉肌腱发生的牵张反射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发生的牵张反射
作用被牵拉肌肉快速收缩,产生动作受牵拉肌肉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感受器肌梭肌梭
效应器肌肉收缩速度快的快肌纤维肌肉收缩速度慢的慢肌纤维
反射类型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收缩特点不能持久进行,易疲劳能持久进行,不易疲劳
生理意义藤膝反射、跟腱反射、肘反射躯体姿势的维持
病变反射减弱或消退:反射弧损害或中断
反射亢进:高位中枢有病变脑疾患:去大脑僵直
蝶鞍上肿瘤:去皮质僵直
十六、帕金森病与舞蹈症
帕金森病(震麻痹舞蹈病(享廷顿病
临床特点①全身肌紧张增高;②肌肉强直;③随意运动减少④动作缓慢⑤面部表情呆板;⑥常伴有
静止性震颤①肌张力增高
②随意运动过多(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
病变部位黑质新纹状体
受损系统ACh能系统GABA能系统
脑内多巴胺降低正常
极限祭坛攻略
临床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东莨菪碱、安坦(M受体拮抗剂)
利舍平(耗竭多巴胺)
记忆:①а波见于成人安静时——记忆为安静的汉语拼音an→a→а波
②δ波见于成人熟睡时——记忆为熟睡→sleep→S→δ波
③θ波见于成人困倦时——记忆为困倦时眼睛的符号→θ波
④β波见于成人活动时——记忆为成人弯腰干活的形状→β波
内脏痛特征:①定位不明确;
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
③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
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伴有恶心、呕吐
十七、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受损定位
流畅失语症①话语中充满杂乱语和自创词,不能理解别
人说话和书写的含义
②对部分词语不能很好的组织或想不起来
颞上回后端的Wernicke区
运动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说
话,发音器官正常中央前回底部前方的Broca区
失写症能说话、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
不会书写,手部运动正常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的手部代表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