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大连市海岛旅游快速发展途径研究*
◎谢素艳
  摘 要:随着海洋资源日渐枯竭,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岛乡村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海岛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岛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满足渔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是海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探讨大连市海岛旅游快速发展的途径,对推动海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实践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海岛旅游;快速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包括旅游在内的乡村特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乡村要振兴,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1]。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旅游业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2]。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岛旅游,融观赏、考察、体验、度假、娱乐、购物等为一体,以海岛的海滨、海面、海底、海空、居民社区等为依托,凭借岛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游客,使其体验异质文化与生活,享受海岛自然风光。发展好海岛旅游,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同时,能够很好地促进海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确保渔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助推海岛乡村振兴。
一、大连市海岛旅游发展概况
地处环渤海湾滨海旅游带上的大连,东面濒临黄海,西面倚靠渤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著名的阳光、沙滩、海洋(3S)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富足的海产养殖和渔业资源,丰富的滨海节事资源,是全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旅游业发展迅猛。2018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12.49%;入境过夜海外游客110.31万人次,同比增长3.68%;游客总数9398.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4%。海岛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依靠海岛数量多、分布相对集中,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等优势成为中国北方海岛旅游的理想之地。2018年仅长海县上岛旅游人数达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增长11.9%。[3]
目前,大连市海岛旅游重点开发区域包括长山岛区域和长兴岛区域。长山岛区域岛礁分布集中,约占全市岛礁总数的60%,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海产品,是重点开发建设的海岛旅游区域。市政府将长山岛的旅游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计划投资50亿元,利用20年时间将其建成集休闲会议、海岛养生、渔文化体验、休闲运动、主题游乐、生态观光、度假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首个岛型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项目包括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格仙岛、瓜皮岛、哈仙岛和塞里岛,及由七个岛整体构成“第八个岛——世界之岛”。利用不同海岛的独特旅游资源打造特旅游项目,如大长山岛将成为旅游度假中心区,侧重海洋综合旅游系列,小长山岛将成为国际海钓中心等等。长兴岛区域凭借海滨石林、山峦绵绵的原始森林、美丽的沙滩以及被称为复州八大景点之二的“横山远眺”“龙口甘泉”等自然景观,娘娘宫、三堂庙等人文景观,以及高尔夫球场、跑马场、风车场、海滨公园等现代娱乐设施,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是东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
但是,由于大连市海岛旅游开发起步较晚,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推进,越来越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大连市海岛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福建二本大学
火影忍者电影1.海岛旅游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大连市有五百多个岛礁,其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岛屿进行了旅游开发。但是从全市范围
※项目基金:大连市委党校咨政研究课题“关于推进我市海岛旅游升级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8ZY02)。
-  45  -
来看,海岛旅游开发缺乏总体规划。目前,长山岛的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格仙岛、瓜皮岛、哈仙岛和塞里岛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他岛屿缺少科学系统的开发规划,岛与岛之间缺乏协调和联动,独立开发、独立运营,旅游项目雷同,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另外,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产业融合不足。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加工等一二产业与旅游等第三产业之间未能联动、融合发展,旅游业相关的住宿、餐饮、购物等行业同质化严重,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不足,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2.海岛旅游开发管理的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不尽完善。一是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大连市旅游管理除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旅游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外,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大连市旅游条例》和与海岛旅游开发相关的《大连市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大连市生态岛礁工程“十三五”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等,明确了海岛开发、管理、行政执法等相关事项。但是由于海岛旅游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系统脆弱,安全问题更多、更难处置,在开发、运营过程中需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并加强执行和事中事后监督、监管。二是缺乏海岛渔农民有效参
与机制。海岛渔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程度不深,参与主体不全,获益不均[4]。海岛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或企业一般与村委会进行沟通,被占用土地的渔农民会参与补偿款协商,其他海岛渔农民鲜少参与其中。处于旅游景区核心区的渔农民大多通过土地使用补偿、从事旅游接待活动等从旅游业中获益,景区外延区的渔农民参与机会少,获益也少。另外,从事旅游接待活动的人员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彼此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争抢客源等现象。
3.海岛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宣传和品牌打造不足。一是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大连市的海岛旅游多以观光、游泳、赶海、垂钓、篝火晚会等为主,偶有沙滩排球之类的体育活动,环岛长跑、环岛自行车比赛等活动仅在个别海岛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娱乐性、小型化、常规化的类似活动很少,不能让每一位上岛游客都有体验和观赏机会。海岛历史文化挖掘、遗迹遗址开发利用不足,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的、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旅游纪念品缺乏独特性和专属纪念意义。游客在岛上滞留时间较短,消费形式单一,消费水平较低,回头客较少。二是旅游开发季节性失衡,淡季旅游项目开发不足,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份,其他月份上岛游客寥寥无几,旅游设施闲置。海岛旅游业发展呈现波谷——波峰——波谷走势,一季旺、三季淡。三是海岛旅游宣传和品牌打造不足。创建旅游品牌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可改善游客对旅游地、旅游产品等笼统、模糊的认识,促使游客将该旅游地、旅游产品看作是独一无二的,进而提高其关注度和市场竞争力[5]。近几年,大连市长海县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向国内外游客展示独有的生态资源、海鲜美食、渔家传统文化等,有效地提
升了长海县海岛旅游知名度。但是,大连市海岛旅游缺乏集中统一的宣传和推广,独特的大连海岛旅游品牌尚未形成。
4.海岛旅游保障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便利的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海岛与陆地间隔水相望,人们上岛旅游要先经水路或空中交通入岛,入岛后还要经陆路交通到达旅游景区。近几年,随着越来越高涨的海岛旅游需求,大连市相关的港口、码头、小型机场、船舶、小型客机等运力明显不足,旅游旺季时一票难求。岛上通往景区的道路硬化、亮化、美化,景区内景点间个性化、生态化的通道建设等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景区内娱乐设施数量少,种类单一。宾馆、饭店或者档次太高,不适合大众消费,或者档次较低,设施、环境、服务较差。多数岛屿缺少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导引标志不全,卫生间数量、便利程度、卫生条件等不尽人意。景区污水、垃圾的处理设备、处理技术需要改进。部分岛屿供电供水和无线信号覆盖不足。岛上银行网点较少,大部分商户金融支付仍停留在现金或惠农转账机具上,不支持移动支付,缺少POS机、取款机,游客消费支付不方便、不快捷。二是人员素质需要提高。海岛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管理粗放、效率低下。部分导游对大连市海岛的自然、历史、人文、旅游发展情况、特旅游产品等了解不透彻,讲解不深入。景区内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和餐饮、住宿、商品售卖等经营性服务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较低层次的管理和服务抑制了旅游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三、推动大连海岛旅游快速发展的途径
1.完善海岛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一是制定海岛旅游开发统一规划。相关部门应结合岛上的资源禀赋,依据特化、差异化原则,制定全市海岛旅游开发的整体和局部规划,实现“一岛一规划、一岛一主题、一岛一特”及岛屿之间协调联动。适宜组团开发的,统一规划岛或岛链开发模式;适宜单独开发的,规划独具特的独岛开发模式。二是加强产业融合,推动“旅游+”和“+旅游”。制定海岛旅游规划时,要本着产业融合、行业协调联动的原则,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游、工业游、康养游、文教游、会议会展游、赛事游、主题游等等,推动“旅游+农业、工业、医疗、教育、文化……”和“农业、工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6]。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如将海岛旅游与海岛农业、海洋牧场、水产品加工业、海岛城镇化建设等相融合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利用岛上独有的自然、文化资源,规划打造特餐饮、住宿、游乐项目;等等。
2.完善海岛旅游开发管理的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一是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海岛开
-  46  -
发、保护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同时,针对大连市海岛旅游开发、运营和管理,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并定期修订。如完善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旅游开发规定的企业或个人,给予政
策、资金等奖励,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以税费减免、帮助融资等鼓励性政策引导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编制各类纠纷处理办法手册;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加强政策法规的执行和监督等等。二是建立海岛渔农民有效参与机制。在对海岛旅游进行规划设计时,把海岛渔农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纳入旅游规划、开发、利益分配、环境保护等重大事宜中,通过完善补偿机制、提供商业和就业机会、股份制经营等,保障海岛渔农民获得相应的收益,推进共建共享,实现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三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根据海岛生态敏感程度,明确旅游开发禁建区、控建区和适建区。因地制宜的细化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规定旅游开发公司建设旅游设施的区域、面积、楼体高度。科学组织施工,控制开发强度和建筑物、道路的密度。保护遗迹、遗址、珍贵动植物。加强绿化,避免地面裸露。控制旅游人数,加强环保提示,倡导低碳旅游。对景区垃圾、污水等进行环保处理。建立环保、公安、工商、政法等多位一体的海岛旅游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确保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3.创新海岛旅游产品,打造海岛旅游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旅游市场日新月异。如随着人口结构和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研学游、文化游、康养游、网红游、单身游等等成为旅游市场主流。因此,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下创新海岛旅游产品、打造海岛旅游品牌。一是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深入调研、充分挖掘海岛历史文化资源,并通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举办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本海岛独有的博物馆、民俗馆、特民宿,发展研学
、考古、特文化等海岛旅游新业态。如大连长海县广鹿岛镇结合当地特民俗文化,建设民俗馆和“航海部落、年画艺术沙龙、美学生活、御花庭院、慢岛人家”等特民宿。二是因地制宜,海、陆、空三位一体设计开发海岛旅游产品。维护好传统的阳光、沙滩、海水等自然风光游基础上,发展滑水、摩托艇、垂钓、直升机低空环岛观光、潜水、海岛温泉等海滨、海面、海空、海底立体式、多样性的海岛旅游产品。如长海县的“休闲垂钓游”“赏花观鸟游”“渔家风情游”“康养生态游”等特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向参与、体验、康体、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转变,在吸引多个层次消费体同时,延长了游客留岛时间,提高了游客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淡旺季失衡现状。三是加大海岛旅游宣传力度,打造独特的大连海岛旅游品牌。以岛上独有的自然、文化资源为创意点,打造特化、高品质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特有的标志和口号,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媒体、各种大型展销活动、国内外旅游推介会、网红推广、各种赛事、民俗节庆等宣传大连海岛特资源、特文化、特生态,特旅游产品、特住宿餐饮等等,打造差异化的、北方独有的海岛旅游品牌,使海岛游成为大连旅游的一张瑰丽名片。
4.提升海岛旅游保障及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据每个岛屿的旅游开发规划和经济、高效、便捷、舒适、求异的原则,完善海岛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结合海岛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扩建增建港口、码头、小型机场,水上、空中的进岛船舶、小型直升机,上岛后通往景区和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道路、交通工具。多样化、个性化、生态化,且与岛上的旅游景观和旅游项目相融合建设景
区周边和景区内的公共卫生间,交通、景点指示牌,餐饮、住宿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加强海岛供电、供水管网、电信设施、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升级改造岛上消费支付设施、丰富支付方式。如增设移动支付、pos等设施设备;与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合作,推广“聚合码”线下金融支付产品等等[7]。二是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培训对象应包括相关企事业单位、景区运营等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内容应涵盖旅游业发展趋势,游客的旅游需求,国内外最新的旅游产品,国家、省市旅游开发运营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旅游行业规范、服务理念、职业素养、海岛旅游安全、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大连市海岛的自然、历史、人文、特旅游产品,等等。可以是相关内容的综合培训,也可以针对某个主题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形式应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选择集中听讲座、演示示范、应急演练、参观考察、知识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等等。
参考文献
教师编制考什么
[1]楼宇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临安区白沙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探讨,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第10期.
纷纷
[2]李维娜,马睿,推动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实事求是,2019年第3期.名称大全 同学类
[3]大连旅游与文化局相关统计数据.
[4]王风维,大连海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机制及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5]潘铖铖,国内外海岛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9期.
[6]徐金海,夏杰长,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中国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河北学刊,2016年5月.
[7]打造“海岛智慧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时报,2019年11月19日.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决策咨询部)
dota2国服客户端
辽宁 大连 116013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