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情感
                                      ——粤语说书
    “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再熟悉不过了。说书人口中说着的是我们熟悉的粤语,为我们带来的是金庸武侠,西游三国等广为人知的故事。粤语说书的魅力所在就是亲切与生动,它的前世今生都是广州人的心底的一份牵绊。郑秀妍退团
李泽锋李亚鹏
      粤语说书,我们俗称粤语讲古是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说书人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独特的声音,情感语调去说故事,并且大量运用本地民间成语、谚语、俗语和生活语言,是一代岭南人的集体记忆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但粤语讲古只说不唱。讲古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还包括现代生活题材和广州民间掌故,承载着广州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有属于广州的独特印记。
粤语讲古的来历要追溯到明朝末年。有一位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随当时的一位清朝将军左良玉秋雨绵绵的唯美句子朋友圈一同起义抗清,甚至与之结义为兄弟,同生共死。于是柳敬亭出任抗清将领左
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传进了广州,并与当地的粤语文化融合为一体,使粤语讲古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门艺术。 粤语讲古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却十分具有地方特,就像广州这个城市一样,包容但又不失自己的特点。
粤语讲古,最初是在庙宇或寺观中进行,多是讲劝人为善的“劝世文”,报酬由庙祝或主持支付。民国初年,一些“讲古佬”自搭简陋的茅舍,称为“讲古寮”,多在晚间开讲。到来后来又收音机的出现,劳苦大众为两餐辛苦一天之后,闲时就一家老少围在一起听收音机,听粤语讲古。所以粤语讲古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娱乐,并且是时代的回忆。虽然我是90后,对于粤语讲古的记忆并不多,但我记得小时候院子里的老爷爷拿着收音机和扇子,一边乘凉,一边听粤语讲古,这样就可以过一个下午了。现在坐计程车,也会偶尔听到电台在做粤语讲古的节目。
说了这么多粤语讲古的历史,现在说一下粤语讲古的现状吧。随着老一辈“讲古”艺术家的纷纷退隐和离去,同时市民文化消费方式增多,广州说书界受到冲击,开始式微。讲古的地方纷纷被取消,直到2004年5月,越秀区文化局启动了“越秀古坛”,每月开坛一次。2005年,文化公园亦恢复了古坛,这是目前全市仅有的两个古坛。2008年11月22日,广州沈玉琳佩真
文化公园羊城讲古坛成功挂牌,这才算是保住了粤语说书。粤语说书人由当初的广州说书会首任会长陈干臣、侯佩玉、张悦楷等到现在的颜志图、彭嘉志等,粤语说书人是越来越少,并且听众也是越来越少,现在粤语说书的发展前景可谓是困难重重,当务之急当然是发展说书人和听众。
227肖战事件是什么意思粤语说书的未来发展之路。虽然“粤语讲古”现已正式进入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粤语讲古能保存下来,与其他地方的说书不同,粤语说书并没有所谓的教材,都是说书人自己的一些理解,没有标准的方法,使得它在教育传承方面有困难。同时时代发展,现在的人的娱乐休闲方式是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泛滥,使得根本没有年轻人对粤语说书感兴趣,没有人愿意听,更加没有人愿意学。针对这个问题,现在的粤语说书人彭嘉志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例如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合作,同时到学校、幼儿园去宣传教学。但是如果政府不重视,不保护,不支持,那粤语讲古真的很难发展下去。我们要做得就是增加粤语讲古的影响力,同时在讲古的内容上要有所创新,有新的故事,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故事,我们希望可以继续发展广州共融的精神,将这一民俗文化继续保存和发扬。既然那么多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都能以新的面貌重新出发,继续发展,我相信粤语讲古也可以做到。中国移动营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