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 •
蔡国庆简历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2月第56卷第2期
治疫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蔡 慎初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 41号;温卅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中医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型肺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编号: ZY202003
# 通讯作者:程锦国,E-mai 1: wzws jcjg@163. com
元宵节祝福语四字葛乐品刘衍海袁拯忠陈念昭朱文宗蔡慎初」程锦国"
1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主
要是由湿邪泛滥,疫毒郁肺引起本文旨在从湿邪致病的特点出发,初步探讨新冠肺炎患者核酸复阳的病
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余湿未清,伏邪未尽;二是正乞亏虚,正不抑邪;而七情所伤,肝郁脾虚又是 核酸复阳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过程中,应将扶正固本、祛邪攻毒、疏肝解郁诸法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复阳湿邪中医病机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地报道岀现多例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转阴后复阳者李
游江等"通过随访7例普通型岀院患者病毒核酸,发 现其中有3例复阳,比例较高。西医研究提示复阳者保健饮料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 .CD8-T 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
(NK)明显减少,提示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导致不能彻
底清除病毒,残存病毒可能导致重新感染叫本文从
湿邪致病的特点探究核酸复阳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 疗提供思路。
1湿邪泛滥,疫毒郁肺一一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表现为强 烈的传染性和症状的相似性中医各家对该病虽有不同 的认识,但大部分医家认为与湿邪密切相关:《灵枢•百
病始生》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 怒° ”隋代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载:“疫痈病候,皆 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
不散,则民多疾疫。”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
言:“凡春分以前,秋分以后,天气合清寒,忽有温暖之气
折之,则民病温疫;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天气合湿热,忽 有清寒之气折之,则民病寒疫,治之各有法”,“既有寒温 二疫,风湿亦宜备论”仝小林等医家深入疫情一线.发
现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呈现厚腻腐苔.认为本病中医属寒 湿疫,并提出分期辨治的方案",周永学通过分析相关 防治方案,认为本病属湿热肺疫,病因为湿热疫毒,主要
病机是湿热交蒸,痰浊内生,郁而化火化毒,最终导致热 瘀交结,上着重于祛邪扶正.清热利湿,分利三
焦'
2余湿未清,伏邪未尽——核酸复阳的关键因素
影响核酸复阳的因素很多,但基本要素是首先存在 湿邪.即中医称之为“伏邪”“余毒”’《温疫论》说:“若无 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指
出:“六淫皆可伏气。”“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 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 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
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
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湿邪重浊粘腻,
易伤脾胃,与内湿合邪,如油入面,最难驱除,又由于 同气相求.湿浊之邪.喜欢伏于水道.俞根初在《通俗 伤寒论》中强调了“邪伏膜原”,认为:“伏温内发,新寒 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膜原,虚邪多发于少
阴血分阴分:”而张锡纯则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又 提出了“邪伏于三焦脂膜之中”。上而肺络,中而三焦、 膜原,下而肠胃,这些部位或深藏或曲折,气不易到,
而湿浊粘滞而不爱动,非常容易出现水湿内停的情
冰箱冷冻室结冰况'因此,新冠肺炎更易发于膏粱之人.内伤湿浊.外 感疫气,伏藏日久,待机化热而发。且无形之寒热易依
附有形之湿邪,或湿热交蒸,或寒湿凝滞等,又可潜伏, 故每致疾病经久不愈故核酸复阳患者,首先仍是
需要祛邪攻毒,但由于其均有不同程度正虚情况,祛邪
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2月第56卷第2期•141•
不宜过猛,应注意扶正固本,做到祛邪攻毒不伤正,扶正固本不助邪。
3正气亏虚,正不抑邪——核酸复阳的决定因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此湿邪之第一特性。湿邪之伤阳也,缓慢而渐进,故湿邪内盛之重症患者,“不见其死,而日见其衰”。伤阳识别不易,补之颇难,叶天士所说之“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即指此状态而言⑸。清代陆
子贤《六因条辨》说:“夫湿乃重浊之邪,其伤人最广。”湿为阴邪,易伤脾胃,“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人体脾胃同居中焦,职司运化。而湿邪外侵,易伤脾胃,脾失运化。内湿积聚,湿性重浊,易困清阳,阻遏气机。尤其是湿邪流连气分阶段,往往有头胀昏重,面萎黄等清阳被阻症状。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湿邪久困清阳,导致阳气受损,即出现湿盛阳微之病机,临床上往往有面浮肢肿,小便短少,形寒神疲,舌淡苔白的表现。因此,在去除邪气的基础上,加强扶正固本是防治新冠核酸复阳的主要方法。
4七情所伤,肝郁脾虚一一核酸复阳不可忽视的因素近期《柳叶刀》杂志的一项研究对武汉9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了观察,发现精神错乱发生率达9%⑹。我们接收确诊的普通型及重型患者,尚未发生严重精神错乱事件,但失眠、抑郁及焦虑等心理障碍相当普遍。经与前线同行交流,其他定点收治医院也存在类似情况。可见情志异常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广泛存在,并可能对疾病转归产生不利影响。中医病机上,我们认为新冠肺炎患者多由于情志内伤,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病久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形成,脾胃亏虚致气血化生乏源、无力运化水湿,又可蕴生痰湿浊邪,痰浊留滞,气郁更甚,相互交结,甚至化瘀成毒。因此,给予新冠肺炎患者精神及中药疏肝解郁疗法,亦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5医案举隅
林某,男,18岁。与确诊病例有接触史,2020年2月13日出现发热,体温38.2°C,伴干咳、流涕,无头痛头晕,次日查胸部CT提示左上肺感染,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住当地医院,经阿比多尔联合达菲抗病毒,可乐必妥抗感染后.复查胸部CT示病灶增多.新冠病毒核酸咽拭子+,经温州市专家组会诊,考虑新冠肺炎(重型),2月17日转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时体温39.1°C,干咳无痰,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寒战.胃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腻。次日,患者体温399,咳嗽.痰少黄.口干欲热饮.牙龈肿痛.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寒战,胃纳可,无口苦口臭,二便调,夜眠一般。2月19日患者体温高达39.39.予甲强龙针40mg静滴ql2h°2月21日,体温下降到38°C以下,偶有咳嗽,痰少黄,无口干,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寒战.胃纳可,无口苦口臭,二便调,夜眠一般,舌淡、苔白腻。后体温好转,逐渐减量激素。3月2日起,患者连续体温正常3天,新冠病毒咽拭子2次检测阴性,大便核酸检测5次阴性,影像学明显改善,予出院,出院时舌苔黄厚腻。出院后1周,当地医院复查咽拭子阳性,无其他不适,故3月10日再次住院,予以干扰素雾化抗病毒,并同意中西医结合,故予董朴夏苓汤加减(董香、生黄英各15g,厚朴、淡豆豉、焦梔子、郁金各10g,法半夏12g,茯苓、慧及仁各30g,杏仁、车前子、鱼腥草、桑白皮、浙贝母、炒白术各20g,白豆蔻、炙甘草各6g,川茸9g)以宣通气机,燥湿利水。3月19日新冠病毒咽拭子2次检测阴性,大便核酸检测1次阴性予以出院;舌水滑、苔黄腻。后患者门诊中药守方2周,未诉明显不适,舌淡、苔薄。
按:上述案例临床特点符合湿邪致病特点,入院开始舌苔厚腻,抗生素使用后出现寒化,舌苔转变为
白厚腻.舌体变胖,咳嗽咳痰增多,湿阻气机,郁而化热,出现咳痰黄,甚至如胶冻状,舌苔转黄,舌质转红转暗。湿性缠绵,故而病程较长,湿邪黏腻,最易耗气伤阴,邪正斗争日久,邪虽退而正未复,是其核酸复检阳性的中医病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故在过程中,应注重健脾祛湿,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本例患者是否存在假阳性结果,尚难确定。
6参考文献
[1]李游江,胡瑛瑛,张晓东,等.七例普通型2019冠状病毒病(C0VID-19)患者出院后病毒核酸随访结果[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2):270-274.
金晨回应新恋情[2]李泉,张浩,邓斯予,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病毒核酸检测复阳患者与阴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的表达及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9):3151-3155.
郭书瑶多大[3]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6): 465-470.
[4]周永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探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5):28-32.
[5]于斌,邓力,张丽,等.湿邪致病现代机理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1):174-177.
[6]Chen N,Zhou M,Dong X,et al.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99cases of2019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China:a descriptive study[J].The Lancet,2020,395(10223):507-513.
收稿日期2020-10-2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