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道器论浅议
作者:廖永安朱梓骁为什么消失了
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9
        要:《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历代以来学者均极为重视。本文试从道器论的角度去解读其中一部分内在逻辑理路。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辨证思考,论证儒家何以重视心境圆满的重要性,继而跳出道器论以通篇观之论述中庸之道中与天地参的意义。
        关键词:道器论;中庸;人性与物性
        牛胜男《中庸》原出于《礼记》,是四书中形而上学倾向比较大的一篇。朱熹将其单独立一篇,另加注解,以为四书之一。其作者是何人尚无定论,以前传统的主流学者认为是子思所作,清朝的学者袁枚对此就表示怀疑。考察其思想,虽有难解之言,但当归于思孟一派无疑。然则要力求精微的诠释,以图还原其本意,在纷纭众说中恐怕难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尽人之性谢娜金鹰节>稚子弄冰的意思 翻译尽物之性南诏国的辨析入手,从道器论的角度切入自明诚自诚明,并给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可能的诠释理路。
        一、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道器论并非《中庸》的中心议题,但和《大学》一样,它们对器物知识与人性关系的论述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庸》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话的论述是由内而外,即从人本心的、先天的诚出发,到天人合一,与天地参。这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再回到形而上递进的论述。
        哈曼卡顿物之性,即事物的性质、属性;人之性,就是人性,从《中庸》上下文看是包含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就算不懂得任何哲学理论,人类生存于世间,必然要与外部的物质世界发生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人在与物质世界的交互之中,又必然会对事物进行认识和思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当人与事物的交互过程愈加紧密时,人们就越能分析事物的属性。与一般的动物使用工具不同的是,人类并不只是可以单纯地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事物进行直接的使用,而且可以根据其性状因应需求的不同去进行改变,例如分解或组合,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本来没有的事物,即可以进行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尽物之性其实是人们对事物认知和依靠这些认知去改变外部物质世界的过程。又因为事物的性质并不是直接呈现的,所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一定时空环境也不是可以完全发挥的,所以未必可以尽物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