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网络打印机无法连接 乐 教 育
第一节 音乐
一、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1 、关于音乐起源的学说
(1)模仿说 (2)劳动节奏说 (3)游戏起源说(4)巫术说(5)呼喊说
2、音乐的发展
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社会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1)原始社会的音乐
(2)古代的音乐
中国的古典音乐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①古乐(三国以前),以雅乐为主
②清商乐(魏晋南北朝时代),又名清乐
③燕乐(隋唐时期),又名宴乐
④俗乐音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3)近代的音乐
(4)现代的音乐
二、音乐的本质
• 音乐是以特定的声音组合来反映情绪情感和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门类。
• 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归根到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
•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
三、音乐的基本特征
四、音乐的功能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
学前儿童音乐:指的是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音乐艺术活动,反映了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以及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具体包括歌唱活动、律动舞蹈、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节奏乐活动等。
一、学前儿童音乐的基本特点
二、学前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
• 儿童的音乐世界实质上是一种审美世界,是一种超越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功利、社会化价值的艺术境界。
(一)形式美: 音乐的美体现在音区、力度、节奏、旋律、音、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上。这些要素加起来,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整体艺术结构和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二)内涵美:儿童音乐语言的内涵美是儿童音乐审美特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
直观 稚拙 幻想
三、儿童音乐的类型特征
(一)按照体裁分类
体裁是作品的存在形式。根据使用的乐器(或人声)、表演的形式、作品的曲式和风格,可分为以下几类:
1、儿童歌曲
• 儿童歌曲种类繁多,主要特点是主题单一、内容浅显、结构简单、语言通俗、节奏简洁、速度适中、音乐性强。
2、儿童器乐曲:
(1)适合儿童演奏的器乐作品
(2)适合儿童欣赏的器乐曲
儿童器乐曲特点:
• 形象单一,感情纯朴,表现儿童无忧无虑的欢乐情绪;
• 节奏轻巧,曲调单纯,调式明朗;
• 句法简短,结构重复,因此主题比较容易记忆。
3、儿童歌舞剧
• 儿童歌剧:结构简单、情节生动、故事性强、富有儿童情趣。
• 儿童舞剧:一般以一个适宜儿童的故事为背景,根据故事配合音乐安排不同的角,通过舞蹈表演的方式来展现剧情。
• 儿童歌舞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音乐曲调的设计来表现、反映生活。
4、交响童话
• 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儿童童话为表现内容的交响乐。
(二)按照题材分类
题材是作品的内容范畴
1、游戏题材
2、生活题材
3、童话题材
4、大自然题材
四、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能力: 是指个体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它包括从事演唱、演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活动的本领。 包括感受音乐美的能力和表达音乐美的能力。
• 音乐的感受力是指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的体验能力。
• 音乐的表现力是指在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动作表达出来的能力。
(一)幼儿音乐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先天遗传是音乐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2、良好的环境熏陶是形成和发展音乐能力的必要条件
3、适当的音乐教育是音乐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1)0-3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2)3-6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 3-4岁:想唱好歌曲 ,知道记歌词,有情绪反应
• 4-5岁:能借助一些词汇描述自己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 5-6岁:能准确地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和任务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为造就一代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公民打基础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儿童个体发展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儿童右脑,增进大脑功能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促进儿童听觉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3、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4、音乐教育与儿童的认知发展
5、音乐教育与儿童的情感、意志发展
6、音乐教育与儿童的个性发展
(1)能促进儿童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
(2)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7、音乐教育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促进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 促进纪律性和责任感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一、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重视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三、指导学前儿童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注意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第三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歌唱
第一节 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一、0-3岁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二、各年龄段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3-4岁 | 4-5岁 | 5-6岁 | |
(一) 歌词方面 | 能够较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的和较长歌曲中的比较完整的片段。但是,他们在歌词含义的理解方面还是经常会遇到困难。 | 一般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熟悉歌曲的歌词,对歌词的听辨、理解、记忆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唱错字、发错音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 歌唱技能和水平有了较显著的提高。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歌词,对词义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提高。 |
(二) 音域方面 | 一般可以唱出5-6个音(c1-a1),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声音是在d1-g1之间。 | 端午节高速为什么不免费 音域会稍有扩展。向上一般可以达到b1或者c2,向下一般可以达到b或者a | 基本上可以达到c1-c2,个别儿童甚至更宽 |
(三) 旋律方面 | 存在着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走音”现象,音准有问题,不能准确长处歌曲旋律。 | 对旋律的感知、再认能力逐步提高,音准把握能力有了进步。在伴奏下能基本唱准旋律适宜的歌曲。 | 旋律感的发展、音准方面的进步更加明显。能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进行,初步建立了调式感。 |
(四) 节奏 方面 | 歌唱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节奏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歌曲节奏更容易感受和掌握 | 对歌曲节奏的把握和表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仅能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歌曲节奏,还能较准确地再现二分音符的节奏,甚至带附点的节奏 | 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及弱起节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
(五) 呼吸方面 | 鲍春来袁惟仁 肺活量小,呼吸较浅,不能根据乐句的需要来换气。 | 逐步学会使用较长的气息。 | 能够按照乐曲的情绪要求较自然地换气,同时歌唱的音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 |
(六) 其他方面 | 在集体歌唱时的合作协调性方面,还不能互相配合。 | 能够比较协调的参与集体歌唱 | 在集体歌唱时,协调一致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不仅能与集体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且会听前奏、间奏,还对对唱、小组唱、轮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了兴趣 |
第二节 歌唱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二、歌唱的基本形式
(一)独唱(二)齐唱(三)接唱(四)对唱(五)领唱齐唱(六)轮唱(七)合唱(八)歌表演
• 适宜学前儿童的合唱形式一般有三种:
1、同声式:两个声部的旋律、和声相同;
2、固定低音式: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固定音型或延长音等;
3、填充式: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歌词的休止或延长音部分唱适当填充式的词曲。
三、歌唱材料的选择
一、歌词的选择
1、歌词应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的。
2、歌词结构要相对简单,含一定重复部分。
3、歌词的内容要宜于用动作表现。
二、曲调方面
1、音域不宜太宽;
2、节奏和节拍比较简单,不宜太过复杂;
3、歌曲的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中速或中速稍快、稍慢为宜;
4、旋律较平稳:幼儿不宜唱旋律起伏太大的歌曲;
5、结构较短小工整:幼儿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 大的歌曲。
6、词曲关系比较单纯。
第三节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指导
一、教师熟悉、分析教材
二、教唱新歌
(一)介绍新歌
(二)导入新歌
三、范唱
四、学唱新歌
1、介绍歌词
2、熟悉歌曲节奏、旋律
3、整体教唱法
4、分句教唱法
5、具体指导
(1)整体+分句灵活运用;
(2)教唱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方法不一;
(3)歌唱形式多样化;
(4)给幼儿留创造空间。
五、复习歌曲
(一)组织形式
(二)方法
六、创造性歌唱活动
• 创造性歌唱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创编动作
• 不同年龄班为歌曲创编动作活动的差异:
• 小班:选择歌词中有明确提示动作或对动作有很强的暗示性的歌曲,较容易创编动作。
• 中大班:歌曲有一定情节,歌词对动作有一定的暗示性,创编的动作应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才能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节。
• 也可选择歌词中既有具体的动作描写,又有较抽象的情感体验内容的歌曲。
(二)创编歌词
• 学前儿童的歌词创编基本上是一种替换词的形式。歌曲多为简单而多重复的歌曲,歌词一般为儿童所熟悉和理解,容易记忆和替换。
不同年龄班创编歌词活动的差异:
• 小班:选择形象性较强的歌曲,每段歌词中只含一种形象,创编时,只要求改变个别歌词,用新词替换原歌曲中的相应歌词。
• 中班:选择歌曲的原则基本与小班相同,但改变的成分可比小班稍多一些。
• 大班:可以适当增加歌曲中需要替换和改变的部分,同时歌词的表现可以由具体的形象性向较抽象的情感性表现过渡。
歌词创编活动中,教师应注意:
1、为创编活动做好知识和语言上的准备;
2、在歌词的创编中自然地引起表情因素;
3、注意控制创编活动的时间长度;
4、用于创编的歌曲一般只学一段歌词,其余部分引导儿童进行创编。
(三)创编伴奏
(四)变换演唱形式
演员郑爽第四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韵律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内容
一、律动及其组合
(一)律动
• 什么是律动?
• 特点:没有情节,在音乐的伴随下做韵律动作。
• 基本动作:走、跑、跳、踢、拍手、叉腰、击掌、摆臂等。
• 模仿动作:日常生活、动物动作、自然现象、游戏中的动作。
• 舞蹈动作
(二)律动组合
二、舞蹈及其表现形式
• 什么是舞蹈?
• 舞蹈的表现形式
1、集体舞2、邀请舞3、双人舞4、小歌舞或童话歌舞5、自编舞6、表演舞
三、韵律活动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掌握动作
• 身体部位运动的方式
• 身体部位运动的方向
• 重心控制
• 参与运动的身体部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2、变化动作
• 变化动作的幅度
• 变化动作的力度
• 变化动作的节奏
巨春雷是谁• 变化动作的姿态
3、组织动作
• 按情节内容组织
• 按身体部位的某种秩序组织
• 按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组织
• 按对称的原则组织
• 按主题动作组织
4、使用道具
• 选择合适的道具
• 创造性的使用道具
四、幼儿对动作的探索
1、身体动作的类型
• 非移动式、移动式、与物体一起动作
2、对动作的探索与感知
• 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
• 意识到重量与力度
• 意识到空间与层次
• 意识到时间与速度
• 意识到移动
• 意识到流动
• 意识到他人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一、各年龄段儿童韵律活动能力发展概况
(一)0-3岁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从未分化的不随意阶段,逐步向初步分化的随意阶段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