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要重视写字教育
握笔的姿势正确与否,决定着能否写一手漂亮的文字。如果握笔姿势错了,又没有及时的更正,形成习惯,就难于改正,甚至无法纠正。所以,儿童早期的写字教育非常重要,不能忽视,它是决定这一辈子能否写一手漂亮文字的关键。
手机门禁卡(一) 三岁(四岁、五岁、六岁阶段)儿童的手部体能发展特征:
词语大全 四字词语 儿童手部小肌肉的发展较迟,所以,慢慢帮助儿童做手部、手指及关节运动,尽量从旁协助儿童使用叉、匙自行进食,亦希望协助他自己穿衣脱衣,解开或扣上容易操作的扣子,继而穿脱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教导他们运用粗蜡笔模仿绘画圆圈和十字,绘画时,开始教导用手指执笔,能用手接到一个拋向他的大球,
能用剪刀(胶)剪纸条(家长协助),能用手指搽胶水,尝试填颜,但大多只能胡乱地把颜涂上。
(二)三岁儿童写字前训练方法。
我们不应期望三岁儿童能够写字。在要求书写前,须先培养其学写字的能力,通过下列活动,训练他们写字前的技巧:
1)肌肉的运用:有关的活动包括砌积木或胶块、拚图、搓粉团穿线、按瓶口的大小配上不同的瓶盖、拾黄豆、绿豆及芝麻、玩沙 (家长陪同)、绘图、糊画、图片的堆砌、拚砌及镶嵌等。
2)手眼的协调:有关的活动包括穿吸管、用手或匙羹将大小不同的豆放入一个大盒内、拍球、打弹子、填、剪贴、玩迷宫、将胶圈轮流滚出及接回等。
3)书写的练习:有关的活动包括绘画直线,横线、斜线、双线、双横线、双斜线(控制平衡)、十字、圆圈、双圆圈、三圆圈、四圆圈………等。
4)方向的概念:有关的活动包括顺序排列图片、大至小排列、小至大排列、高至低排列、低至高排至、左至右排列、右至左排列、驾驶玩具车、绘画行车路线等。
明天将论述四岁儿童手部体能特征,敬请留意。
(三)怎样训练他们开始写字:
四岁儿童的手指已经较灵活,可以绘画简单的图画和做些简单的剪贴,又能以积木筑墙建塔,也能自行穿衣、脱衣、扣钮扣、刷牙、折纸及穿珠、拋接动作及双手控制三轮车的技巧。怎样训练他们开始写字呢?
1)肌内的运用:有关的活勋包括拋接豆袋、掷球、跑步时能弯腰拾物、双手配合玩秋千、滑梯、攀架、开始能剪出简单图形及能扭紧瓶盖。
2)手眼的协调:有关的活动包括穿珠、能穿简单图形的珠链、能把小豆放进樽内、沿线折纸、拋球入网、学习用筷子及学习用梳子。
3)书写的练习:有关的活动包括在沙箱、桌面、魔术板、黑板及白板上用手指涂写、蘸水、粉笔及白板笔书写。开始练习简单的中文字笔画。例如:「、」、「一」、「 | 」等八种基本笔画。
4)方向的概念:有关的活动包括先后、上下、左右、外内、简单笔顺规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及先外后内。
我们应该留意四岁的幼儿在学习写字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仔细观察他们在写字能力方
面的表现,从而安排适合的写字前准备活动、,但本人不赞成太小的儿童写字,因为他们的手指、肌肉、筋骨还未定型。在香港一些幼儿园为满足家长要求,不顾儿童发展阶段,催谷幼童写字,所以在2002年香 教育署向全港幼儿园发出指引,严禁四岁以下的幼童写字。
(四)先教他们认字的能力,后学写字
五岁儿童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能折纸和纯熟地运用剪刀、有技巧地使用铅笔及画笔进行简单的美劳活动、自我照顾方面,他们能用筷子吃饭、挟菜、会用整理头发、能穿鞋带、专心填时很少出界、能用尺画直线、能用笔刨刨笔、能肝擦胶擦纸而不会把纸撕破、能剪出书中图案。以上资料简单地描述了三岁至五岁的儿童在手部体能主要发展。但我们须配合日常观察所得,弹性地运用、学习、训练和印证有关的资料。在这阶段开始让他们写字,因为大部分这年岁的儿童已具备学习写字的能力,但怎样选取适合书写学习用的中文字前,我们可以双管齐下,首先教他们认字的能力,就等于先学说话,后学写字。这是幼儿的正常发展。
认字的能力:幼童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选择字、
词让他们认读时可以:
1)所选的字汇、词语必须与儿童生活及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配合主题的字汇和词语:单字「一」是数目字,词语「一天」、「一共」、「一同」、「一起」、「一向」、「一旦」、「一齐」等。
中国好声音华少台词 单字「雨」是指天空,词语「雨水」、「雨天」、「雨季」、「雨景」、「雨声」、「雨点」、「雨靴」等。使幼儿易于掌握及记忆。
2)按照字形由浅入深,自简而繁。字形接近,易于混淆的字、词如「牛羊」、「日目」、「石右」、「中巾」、「牙耳」、「手生」、「千干」、「刀力」、「人八」、「土士」、「止正」、「天夫」、 「大犬」、「王玉」等,不应在短期内相继出现。
3)学习的程序应由名词开始;但也可透过对幼儿有实际生活意义,他们感兴趣的词语,甚至简单句子让他们接触文字。例如「汽车」、「孩子」、「山河」、「天空」、「母亲」、「父亲」、「兄弟」等。
4)幼儿必须认识字形、字音和字义。若他们只靠强记某字在书本上的位置去辨认,对
字形结构实在并未能清楚掌握,记忆字形便以精确。
(五)写的能力:
写是一种语言和技巧,除了包含执笔写字的意思外,也是一种以图书、标志和文字表达意念的方式。学前阶段的儿童多喜欢用图画表达意念,而五、六岁的幼儿在成人适当的引导下更可写出简单的语句。
1)训练幼儿灵活地控制手指及发展右手的惯性。
2)训练幼童正确的执笔方法及书写姿势,并掌握简单的笔顺。
3)鼓励幼儿以画图画或图画配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写字的活动。
4)可让幼童利用不同的书写工具,亦不须局限使用有格子的纸张或练习簿。
5)应先教授幼儿如何辨别中文字的不同部分,然后才让他们实际学习如何书写中文字。
6)我们要协助他们掌握中文字字形平衡、比例、笔画及形状。
7)幼儿每次写字、词或句子份量应适当,切不可过多。
8)应该选择结构简单而又容易书写的字、词作书写教材。
9)我们要求幼儿书写中文字时,应选择笔画简单,例如以直笔及横笔为主的中文字。
10)应视乎个别幼儿的需要,作适当辅导,并多予鼓励。
(六)幼儿园高班至小学阶段学习中文硬笔字的书写工具、执笔方法:
幼儿、低年级及高年级书写工具。
宝宝免费起名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得一手好字,首先是要认识常用的硬笔及用具,才能选择书写的工具,硬笔及辅助工具主要有:
一、1号粗三角铅笔(直径1厘米,铅芯0.4厘米)。
二、2号粗三角铅笔(直径1厘米,铅芯0.2厘米)。
三、3号粗三角铅笔(直径0.8厘米,铅芯0.2厘米)。
四、普通三角铅笔(直径0.7厘米,铅芯0.2厘米)。
五、普通六角铅笔(直径0.7比亚迪g5报价及图片厘米,铅芯0.2厘米)。
六、圆型铅笔(直径0.7厘米,铅芯0.2厘米)。
七、铅芯笔。
八、魔术铅笔。
九、原子笔、 思琦个人资料哩笔、水笔等。
十、钢笔。
十一、粗三角执笔胶套(直径1.5厘米)。
十二、海绵圆柱笔套(直径1.2厘米)。
十三、小型两个凹位笔套。
十四、铅笔刨。
以上各种写字工具的好坏及用途,在第七集逐一分析,敬请留意。
(七)书写工具,怎样使用,运用不适当,可能导致有不良的效果
幼儿园大部分都用第一种铅笔教刚刚学写字的中班学生,这种粗三角笔的发明,的确很好,因幼儿小手指肌肉尚未发展成熟,如选第一、第十、第十一的铅笔或辅助工具,是有助幼儿学会用三只手指,固定正确执笔书写位置。但是,如果整个幼儿阶段都依赖上述的书写工具,直至进入小学才转用普通铅笔的第四、第五、第六,问题就开始产生,因为幼儿手指和骨骼发展缓慢,手指亦很短,握粗三角笔完全没有问题,幼儿各方面逐步成长,当执普通铅笔写字时,虚心就多了,拇指很自然横搭在食指上,而形成错误执笔手势的横搭型或将拇指埋入食指中间关节下而形成错误执笔手势的埋头型。长期执这类粗三角笔,亦带出另一个问题,原因这类笔有一个特别的铅笔刨,刨出来的笔尖很钝亦很短(由笔尖至刨笔边垂约1厘米),如幼儿习惯执笔这样底(凭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幼儿执笔太低的成因就是用特别笔刨或小型笔刨出来的笔),执笔的手部一定阻碍眼睛的视线,这幼儿将有二种选择:
(1)把执笔的手放横来写字而形成错误执笔手势的扭转型。
(2)将身体扭侧向左边、左手执笔的幼儿就扭向右边书写,长期发展下去,直接影响幼儿的手形扭曲、坐姿歪斜、视力受损、骨骼变形,甚至造成「书写功能障碍」的严重问题。
建议:用粗三角笔最多五个月至八个月后,应选用第四、第五类的普通铅笔。第六种就不建议使用,因为圆型铅笔容易移位。
第二种三角笔是第一种的改良品,用普通的铅芯制成粗三角笔,这亦是一个特破。第三种亦是第二种的改革版,把笔杆收窄,令幼儿更容易执笔。近年,这类粗三角铅笔已入侵全中国的幼儿园,它是横搭型、埋头型、扭转型及坐姿歪斜的敌人。每年应聘往《香港教育学院》授课,与教授闲谈中他们都说:“我们以前执笔那有现在的年青人执笔奇形怪状。”我回答:“这是粗三角笔的祸害。”
关于「铅芯笔」、「魔术笔」,就不主张及鼓励幼儿使用,主要是:有个别铅芯生产商,技术还没有过关,虽然标帖是HB铅芯,但实质完全没有达标,书写模糊不清,用小小力就容易折断。「魔术笔」的特殊构造,可不用刨铅芯,写钝了,换上新的铅芯又可以再写。但不小心把其中一截丢了,更不能再使用。所以,都不适合幼儿使用。
第九、第十类型适合小四以上学童书写(这是香港小学的习惯),「钢笔」在香港小学完全不流行,原因就是不方便,漏了墨水就大件事。
第十三种的小型两个凹位笔套,位置铸造错误,如按这形状执笔,笔杆就放在虎口的位置。它是美国人发明,针对西人写英文。
第十四种「铅笔刨」在市场上品种繁多,最常见就只有三种:(1)电动(2)手动(3)塑料小型(随身携带,放在笔盒那种)。建议:选用「电动」或「手动」两种,刨出来的笔尖至刨笔边垂约2.5厘米。塑胶小型就不建议选用。
总结:幼儿以HB铅笔就最实用,不过有一枝好笔,并不代表我们能写好字,而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才是学习写字的第一步,因为它不单影响到字形,而且还影响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八) 幼儿执笔方法(这方法与改手方法不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