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代码0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音乐在发展中,形成最初的综合音乐形式是 【 】
A.歌、乐、舞 B.诗、乐、舞
C.戏剧、诗歌、舞蹈 D.戏曲、音乐、诗词
2.体现音乐的政治功能的音乐作品是 【 】
A.劳动歌曲 B.民俗仪式歌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爱情歌曲
3.主张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于一炉,从而使儿童的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的教育家是 【 】
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康有为
4.从哪个年代开始,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更进一步把音乐审美教育的视野扩
A .60年代以来 B.70年代以来 C.80年代以来 D.90年代以来
5.一位女孩听到河北民歌《小白菜》时做出假哭的样子,说明了幼儿对音乐的 【 】
A.记忆力 B.想象能力 C.思维能力 D.感知能力
6.在班级气氛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大多数儿童都愿意独立面对大家演唱的年龄是【 】
手抓饼怎么做 A.3岁末 B.4岁末 C.5岁末 D.6岁末
小米自拍杆7.对3岁儿童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从“重新唤醒”的位盏开始移捌即 【 】
A.从较低调往上移 B.从中间调往上移
C.从中间调往下移 D.从较高调往下移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9.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导人.情节性比较强的韵律组合的学习或创编活动时适用的导人法是
【 】
A.观察导人 B.游戏导入 C.舞漕导人 D.故事导人
10.韵律动作的学习,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拖” B.轻松自由 C.循序渐进 D.较慢速度
11.相对5岁前的儿童,5—6岁的儿童可以选用的乐器是 【 】
A.双响筒 B.蛙鸣筒 C.木鱼 D.小锣
12.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打击乐是 【 】
A.圆孤响板 B.串铃 C.木鱼 D.单响筒
13.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是 【 】
A.倾听 B.理解 C.参与 D.表达
14.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偏爱开始出现的时期是 【 】
A.3—4岁期间 B.3—5岁期间 C.4—5岁期间 D.4—6岁期间
15.在欣赏音乐作品中.由瞅¨“改编的器乐曲是 【 】
A.《小鸟》 B.《扑蝴蝶》
C.《小鸭的舞》 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6.音乐欣赏材料中,不属于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的是 【 】
A.动作材料 B.涪言材料 C.视觉材料 D.音响材料
17.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没汁原则是 【 】
A.动静交替 B.针对性原则
C.建设性原则 D.诊断性原则
18.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人,适应主要声部学习导人的音乐作品是 【 】
A.《小红帽》 B.《瑶族舞曲》
C.《大马》 D.《我是小兵》
19.韵律动作组合及舞蹈,适合各年龄班儿童学习,只适宜大班儿童学习的是 【 】
A.律动模仿组合 B.表演舞
C.集体舞 D.自娱舞组合
20.目前,在幼儿园已经普遍使用的“变通总谱”有三种,以下不属于它的是 【 】
A.音乐总谱 B.语言总谱 C.图形总谱 D.动作总谱
二、填空题(qq自定义头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理想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提高肌体的运动能力;维护和促进儿童的
________。
22.声势活动的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________。
23.铃木教学体系中最具特的就是“母亲参与”和“________”。
24.奥尔夫体系的独特教学工具是奥尔夫乐器。一类是无固定音高的的打击乐器,如响木、
碰铃等,另一类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________等。
25.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过程上的综合性:即创作、表演、________综合一
体。
26.教师的音乐素养一般分为: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更为广泛意义上的________三个方面。
27.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导入方法中,歌词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语法结构单纯清晰、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质的歌曲应选择________导入。
28.幼儿歌唱的“人门要诀”是用“________ ”似的感觉开始唱。
29.在非移位动作中,较先发展的是上肢动作,其次是________和下肢动作。
30.在幼儿园中,经常采用的韵律活动类型主要有:律动、舞蹈、歌表演以及伴随音乐或歌曲进行的________。
31.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材料包括:乐器、音乐和________。
32.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倾听、理解和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何超雄年轻时美貌图片3分,共12分)
33.“节奏——时值音节读法?
34.学堂乐歌
35.“不适宜唤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简述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