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了吗?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历史研究者,故行此文不是历史学术论文,完全是读史随感而发。明代江南织造事业发达,中学历史课本里就有明代织工罢工,于是乎现代专家认为明代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纵观明史,感觉不仅是这种代表资本主义特点的生产关系,还有两样也很象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一是民主政治,一是党派的诞生。所以说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三大萌芽。不过本人细细思考,这三个事物似乎萌而未芽,这是我的结论,论证如下:
第一先说民主政治。这个我觉得用萌而未芽最为准确。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个东西还得从朱元璋时代‘太祖成制’说起。
朱元璋留下的一整套完备的政治制度和国家运行体制(历史简称太祖成制),感觉差不多也就坚持到朱棣时代,后来即逐渐有所变化,或者说变种。那么太祖成制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捡与本文有关的东西还是先简单阐述一下:
紫竹铃虐阴事件应当说老朱建立的太祖成制基础性的东西还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体制,在此基础上老朱做了大胆的创新和革新。第一是取消了宰相,强化了君权。这一彻底的改革能够运行下去,康熙来了柯震东
事实上完全取决于朱元璋同志是个劳动模范皇帝,日理万机、勤奋不已,凭他的脑瓜和能力,皇帝完全可以不拜相,自己就把事干了。后来的皇帝不是懒就是没有他的能力,只好依靠内阁(宰相体),于是老朱的这个改革后来走样变种了,实际上还是等于有宰相的;第二皇后大道东是什么意思杨幂 整容是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制衡机制,这个老朱可谓苦心孤诣,一是扩大了言官(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和宣传部门)范围和权力,并且老朱自己以身作则,对言官的上书奏折非常重视,言官不管多么猖獗也是言者无罪的。这一点不算革新创新,历代都有言官。接下来就属于老朱的创新了,即建立了锦衣卫,后来又有东厂、西厂,相当于老蒋时代的军统中统,不过比老蒋时代的中统军统风光多了,有人评价明代是个靠特务统治的国家,有时候还真是这样。别小看这个创新发明,它影响了明朝乃至清代的政治制度,应该说在老朱太祖时代,还是有积极作用的,锦衣卫、东厂不管多么强横,碰到精明负责人的皇帝当政,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封建王朝的体制保证不了奢华腐朽的皇帝上台,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具体不做赘述,咱这里还是说老朱创新。第三是八股文,其实这里说的不是八股文,而是通过八股取士形成的文官集团,代替了元代以前中国士大夫阶层。文官集团的形成催生了明代第二个萌而未芽的事物的产生。咱放到第二里面去说,这里集中火力说民主政治。朱元璋留下的体制,应该说在理论上比以往的封建政权多了一层监督机制,并且取
消了宰相,宰相的职权由内阁完成,但内阁的人员官职又比六部小,实际上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副官、参谋、传令兵。后来尽管有朱棣施展中国人传统的变通智慧,内阁成员可以吸取六部长官担任,并且兼大学士头衔,但对百官的领导力是大打折扣了,如果不靠私结党羽,就没有政令畅通的威力。官员们入阁出阁频繁,谁都有机会上个书弹劾内阁,然后自己或自己人借机会入阁,最典型的是崇祯年间,内阁人员频繁的走马灯一样的换,崇祯当皇帝17年,历史记载内阁首辅就换了50多个。这样的情况是什么情况?皇权当然仍然是高高在上,但相权的部分缺失导致明代的百官个别时候或者个别人根本不鸟内阁,反而时刻觊觎内阁。这个现象使明代的官场与以前的封建强权统治有所裂变,在一些事情上出现了类似民主的萌芽,如嘉靖年间的内阁投票决定,崇祯年间的集体民主选举内阁成员,等等,不一一列举,在今天这都是正常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是那样的滑稽幽默。就像民间实在不行了就抓阄,呵呵。这能叫萌芽吗?最多我看是萌而未芽。
第二说说现代党派的萌芽(实质是萌而未芽)。文官集团在宋代也是有的,并且产生了著名的党争,不论宋代、还是明代,党争这个词和现代的党派之争意义完全不同,那个年代的党是私利集团,还属于结党为私时代,与现代的立党为公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我看就是这些党还是太小,自然就属于为私利而集结的小团体,如果规模足够大,可能差不多就接
近于公了,明代嘉靖末万历初形成的东林党,就开始逐步使营私的党派有了天下为公的成分,但也仅仅是有了成分而已,著名的左光斗就是东林党。东林党的出现,感觉现代党派的萌芽开始出现端倪,但离现代党派的距离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认为是萌而未芽。
任宥纶
第三说说历史课本里提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资本家和工人阶层首先在人数上大幅度增长,看来什么都得看规模,规模不够就构不成问题。明代对西方的丝绸贸易催生了江南织造局,最后织造厂都委托给商人经营,贸易不断扩大,织造的规模也就不断扩大,朝廷还派了特派员监督管理织造事业。整个织造工业的组织领导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商人资本家和工人根本上没有任何实力与封建官僚抗衡,个别罢工不过被当做闹事而已,连刘六刘七起义都比不了,在历史上连个小浪花都算不上,所以我说最多算是萌而未芽。
如果没有清军入关,任由明朝自然的发展下去,中国的资本主义很可能发展起来,这大概是一些历史学者的观点。我说根本就不可能,起码3000年以内不可能,中国独尊儒术的文化难以在四大发明的基础上建立起象西方那样的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也就难以催生现代工业化生产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清代也有江南织造局,从业人数也不比明代少,为什么就
没人说是资本主义萌芽?因为没有工人罢工,也就没有浪花,也就没有人看得见这片水的存在。
纵观明代这三大萌而未芽的事物,我看在没有外来文明的碰撞下,最可能自己逐步成熟的大概是党派。清代的社会会道门那么多,如雨后春笋般,但都无法用党派来定义之,因为他们还不能算作是完全的政治性组织,如果明代不灭亡,明代颇有点先进性的东林党逐步改革前进,从读书人、文官领域拓展到全社会,就很有可能形成真正的现代意义的党派。看历史现实很有这个可能,因为东林党败于阉党,阉党之所以胜就是由于吸收成员不分档次层次,鱼鳖鼋鼍什么鸟都收,上有皇帝喜欢,下有庞大虾兵蟹将。东林党相对实力禁锢在读书人中,而且入党标准极严,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够资格入东林党。如果假以时日,东林党出现个明智领袖,不读书也可以入东林党,这非常有可能的事,起码在和阉党的斗争中会被迫吸取教训,实施改革发扬光大本党。
清朝的建立,满族当政,汉人的文官集团失去了集结成团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曾国藩多厉害,也没本事建立一个政党,封建儒学一向鄙视党派,标榜曰‘君子不党’。拉帮结派为真正的仁人志士所不齿,党派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洪水猛兽,是要彻底严加镇压的社会现象,如
果不从统治阶级内部产生政党,政党是起不来的。清末政党的兴起那是由于外来文明的冲击,社会具备了产生政党的土壤,这则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明代出现的三大现代社会事物,虽属于萌而未芽,但毕竟是有所萌动了。大概这就是历史的车轮,任何强权高压也是阻挡不了的。
鸿雁向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