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三十六法》原文和译文
冯绍峰富二代
1
欧阳询简介和解题:
欧阳询(五五七年——六四一年),唐初书法家。字信本,潭州 临湘(今湖南 长沙)人。历南朝陈及隋,后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曾奉诏参修《陈书》,又领修《艺文类聚》。擅长书法,初学二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自成面目,於平正中见险绝,最宜初学,后人号为“欧体”。与虞世南俱以书法著名於世,并称“欧虞”,又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旧唐书?欧阳询传》云:“询„„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高丽甚重其书,尝遣史求之。”贞观元年,唐太宗下诏设立弘文馆,敕由欧阳询、虞世南教示楷法。唐 张怀瓘《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列其飞白、楷、行、草入妙品,大小篆及章草入能品。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和《皇甫诞碑》等,存世墨迹有《张翰帖》、《卜商帖》和《梦奠帖》。
欧 阳询书论著述有《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和《用笔论》。《三十六法》,《
佩文斋书画谱》在题后注云:“诸本都附欧阳询后,今考篇中有高宗书法、 东坡先生及学欧书者等语,必非唐人所撰,故附於宋代之末。”然历代皆视《三十六法》出於欧阳询,是注可能为后人依《三十六法》为蓝本而有所增损,故仍列此 篇於欧阳询,
但不作详注。
原文:
三十六法 可以在家做的兼职
排叠 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壽”、“藁”、“畫”、“竇”、“筆”、“麗”、“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书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避就 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又如“廬”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辵”拔出,则上必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顶戴 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轻者,顶戴,欲其得势,如“疊”、
“壘”、“藥”、“鸞”、“驚”、“鷺”、“鬐”、“聲”、“醫”之类,《八诀》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谓不可头轻尾重是也。
穿插 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禺”、“爽”、“爾”、“襄”、“甬”、“耳”、“婁”、“由”、“垂”、“車”、“無”、“密”之类,《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
向背 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
偏侧 字 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攲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幾”之类;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 “厷”之类;正如偏者,如“亥”、“女”、“丈”、“乂”、“互”、“不”之类。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
《八诀》又谓勿令偏侧,亦是也。
挑? 字之形势,有须挑
者,如“戈”、“弋”、“武”、“九”、“氣”之类;又如“獻”、“勵”、“散”、“斷”之字,左边既多,须得右边之,如“省”、“炙”之类,上偏者须得下之,使相称为善。
相让 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如“馬”旁、“糸”旁、“鳥”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边可作字,否则妨碍不便。如“”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糸”出;如“辦”,其中近下,让两“辛”出;如“鷗”、“鶠”、“馳”字,两旁俱上狭下阔,亦当相让;如“嗚”、“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妨碍,然后为佳,此类是也。
田丽写真
补空 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诸“戈”字同。如“襲”、“辟”、“餐”、“贛”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如《醴泉铭》“建”字是也。
覆盖 如“寶”、“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上长下短。
贴零 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
吴秀波出轨
粘合 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卧”、“鑒”、“非”、“門”之类是也。
人外有人
捷速 如“風”、“鳳”之类,两边速宜圆擥,用笔时左边势宜疾,背笔时意中如电是也。
满不要虚 如“園”、“圃”、“圖”、“國”、“回”、“包”、“南”、“隔”、“目”、“四”、“勾”之类是也。
金载元
意连 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
覆冒 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雲”头、“穴”、“宀”、“?”
头,“奢”、“金”、“食”、“夅”、“巷”、“泰”之类是也。
垂曳 垂如“都”、“鄕”、“卿”、“卯”、“夅”之类,曳如“水”、“支”、“欠”、“皮”、“更”、“辶”、“走”、“民”、“也”之类是也。
借换 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又如“靈”字,法帖中或作“罡
”,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蘇”之为“蘓”,“秋”之为“秌”,“鵝”之为“鵞”、或为(上鸟下我)为“(上我下鸟)
”之类,为其字难结体,故互换如此,亦借换也,所谓东映西带是也。
增减 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如“新”之为“”,“建”之为“”是也。或因笔画多而减省,如“曹”之为“曺”,“美”之为“”。但欲体势茂美,不论古字当如何书也。
应副 字之点画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又如“龍”、“詩”、“讐”、“轉”之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应亦相副也。
撑拄 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拄,然后劲健可观。如“可”、“下”、“永”、“亨”、“亭”、“寧”、“丁”、“手”、“司”、“卉”、“草”、“矛”、“巾”、“千”、“予”、“於”、“弓”之类是也。
朝揖 凡字之有偏旁者,皆欲相顾,两文成字者为多,如“鄒”、“謝”、“鋤”、“儲”之类,与三体成字者,若“讐”、“斑”之类,尤欲相朝揖,《八诀》所谓迎相顾揖是也。
救应 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何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
附丽 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如“形”、“影”、“飛”、“起”、“超”、“飮”、“勉”,凡有“文”“欠”“支”旁者之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