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世纪第27卷第7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7, No.7 2007年7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July. 2007, 073~074
简论欧阳询的行书
王 栋
(临沂师范学院  美术系,山东  临沂  276000)
[内容提要]  欧阳询的行书是将前人书法艺术精髓融入自己的作品,开创其行书独特的风貌,形成骨硬肉丰、险劲平和的特点。他的行书是一种寓矩寓规、寓情寓理的一种艺术存在,在他所处的时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欧阳询;书法;行书
[中图分类号]  J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07-0073-02
(一)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强大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秩序井然,中央统治集团内部进步倾向起主
导作用,因而保持了长期的强盛状态。特别是唐太宗注重文化教化,以帝王之力提倡书法,使书法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书法已经完备地建立了文字书写的法度,因此,这一法度又是艺术创作所当依据的准则。纵观唐代书法,是在有法和无法的两极展开过程中,最终确立了不同的书体艺术典型,造就了唐代的楷、行、草等书体不同于前代的艺术风格。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李邕、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人。特别是初唐前期的欧阳询又被后世论及较多。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属湖南)人,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祖父欧阳琯正以克定岭南之功,出任广州刺史,后晋升征南将军,封爵山阳郡公。父欧阳纥,陈宣帝时任广州刺史,后阴谋反被宣帝诛杀。欧阳询被其父好友陈朝尚书令江总收养,并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虽相貌丑陋,却聪明过人,读书一目数行,于是博览书,精通经史,成为学识渊博的名儒。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记载一则欧阳询学书的故事,他说:
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还,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法,其精如此。
正是这样努力的学习,他在当时便声名远播。隋朝时,任太常博士,唐高祖时,任事中,武德七年,与裴矩、陈叔达同撰《艺文类聚》,太宗时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职,封渤海县男。
欧阳询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而被后世最为推崇的当属他的书法艺术。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
消防工程师的报考要求意”。《书断》云:
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寡欲虞世南;其草书跌宕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自羊、薄以后,略无勍敌,惟永公特以训兵精炼,议欲旗鼓相当。欧以猛锐长驱,永乃闭壁固守。飞白、隶、行、草入妙。
欧阳询的行书作品传世较少,现在能看到的代表作仅有《梦奠帖》、《张翰帖》(摹)、《卜商读书帖》(摹)三帖,从中能够看出欧阳询的行书特点。《法书苑》评欧阳询的行书说:
页眉页脚的设置
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
宋人《宣和书谱》亦称:
张含韵资料欧阳询“晚年笔力亦刚劲,有执法面折廷争之风,或比之草里蛇惊,云间电发。至其笔墨工巧,意态精密俊逸处,而人复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论者皆非虚语也。”这一论述,应该是恰当合适的。
上面的这些论述从欧阳询的行书作品当中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下面就以《梦奠帖》为例来分析欧阳询的行书。
《梦奠帖》,纸本墨迹,无款,前人考为欧阳询晚年即贞观初年所书。共九行,计七十八个字。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十六点五厘米。欽有“御府法书”、“绍兴”、“赵氏子昂”、“项子京家珍藏”、“乾隆”、“嘉庆”等鉴藏印。后有郭天锡、赵孟兆页、杨士奇、高士奇、王鸿绪等人的跋。曾经收入到《星风楼帖》、《玉虹鉴真帖》等丛帖当中。
该帖由于墨脱落的原因,精神很难显出,所以前人认为该帖不如欧阳询的其他行书作品,《平生壮观》云:“《卜商读书帖》、《张季鹰帖》,差胜于《梦奠》。”这一论断也能说明这一点。但是细观此帖,就不难发现,该帖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该帖是最能体现王羲之笔意的一件作品,帖中欧阳询将险劲本,结合王的
[收稿日期]2007-03-29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7期74
妍妙;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趣味,用苏东坡《红梅》诗“故作小红桃杏,尚余孤瘦霜雪姿”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其中的“墓”字和“毒”字,与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墓”字和“毒”字极为相似,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欧阳询对王羲之的继承关系。该帖的疏密擒纵之法,显得极为夸张,字的左边紧密,右边尽量空疏,疏处笔势似纵而实敛。这种补空的方法很巧妙,如“念”字“人”下的笔画,都偏靠左边的长撇下,显得右边很空,但欧将“心”字最右一点,回锋挑出点外而斜向左上方,这一笔特别长,适当补充
了空的位置。该帖字的左边笔势,大都长而婀娜多姿,笔力遒劲如屈铁,但没有呆板的感觉。字的轻重粗细对比上,也是运用自如,处理妥当,如第五行的“有”、“而”、“不”、“老”这几个字的处理方式,就是如此。赵孟頫跋曰:“欧阳询本书法清劲秀健,古今一人。”郭天锡在跋中也说:“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这些说明了该帖的高超所在。
总的来说,该帖用墨淡雅,结构险劲,用笔灵活多变,既有北碑的猛锐之处,又有南朝书法的清丽之处,因是欧阳询晚年的作品,所以风格更见老辣。清代王鸿绪更说:“《仲尼梦奠》直与《兰亭》相似。”从这些论述中也能看出《梦奠帖》的较高书法水平,也能体现出欧阳询高超的行书艺术水准。
冯班《钝吟书要》说:
贝克汉姆个人资料虞世南能整齐不倾倒,欧阳询四面停匀,八方平正,此是二家书法妙处。”又:“欧书如凌云台,轻重分毫无负。妙哉!欧公一片神骨,极有作用,倚墙靠壁便不是。
从这一评语可以知道欧书的高超所在。
孙过庭《书谱序》说:
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黄圣依八卦
如果说《金壶记》所记准确,那么欧阳询初学的当是由梁陈人假托的王字。但是应清楚看到,其托名王字者,风貌自必近似或者即出于大令。纵观欧阳询的行书和草书,蹙缩皴节,以收济放,渊源出于大令。
通过对欧阳询行书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书体上,或行楷书兼用,或行草书融合;在笔法上,或碑刻刀工之味甚浓,刚健猛力,或帖的韵味十足,灵巧生动,虽然《张翰帖》和《梦奠帖》是后人勾摹本,但足以能体现出欧阳询的行书特点。总体来说,欧阳询初学梁陈时风,得王右军展蹙之秘;后习北齐刘珉,成笔力之劲挺;其后又参学章草,领悟了索靖的用笔;终于综合六朝精华,使其书艺在隋唐声名远播。但这里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欧阳询身上,普遍存在于唐人书法中那种蕴理想于完全符合形式中的平正安详之精神,即形式本身被当作绝对完善的载体这一原则,得到了最庄严的表达。他的理想,他的艺术形式,向我们充分展示出他的全部智慧、才性及其生命意识。在欧阳询的艺境中,有一种对典雅的、庄严的气派之嗜好,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原则而表现得充分、坚实、完整、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在他的行书作品中,如果我们通观全篇,就会发现,他不是这一部分写得严谨,而另一部分写得松松垮垮,不是这里一部分写得仔细认真而另一部分写得粗率潦草。在这里,不会发现浮草了事的地方,不会对某一地方特殊注意而对另一部分不甚关照。他有足够的能力与本事,让每一处都成为精彩之所在,他似乎天生有一种对例如怪诞、狭、猥乱的不符合于典雅精神的厌恶。欧阳询充分思考了例如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整体的章法和汉字形式的类别方面。使得他的行书作品一如他的楷书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纵观欧阳询的行书,它的艺术成就是高超的。欧阳询的行书虽然不像晋人那样,将书法的表现,直接、贴切地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联系在一起,以体化人之风貌,使之成为书法表现的主旋律,但是,他能够因时代的变化,将前人的书法艺术精髓融入自己的作品,开创自己行书的独特风貌,在初唐书法史上是值得重视的。我们知道,欧阳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美妙的书式,渗透了对新笔法的自信与自负,而这正是他贡献给后人的最有价值之所在。后人所崇尚的“晋唐传统”,欧阳询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位,他的书法不知迷醉过多少书法学习者,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书法家,他的行书如同他的楷书一样,在唐代取得了巨大的艺术地位,同时,他的行书又因这个特殊的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行书有重要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书法学习者该重视的。
Discussion on Ouyang Xun’s running-penmanship
WANG  Dong
[Abstract] Ouyang Xun’s running-penmanship melts former people’s soul of calligraphy art in itself, starts its unique style and features, forms its characteristic of hard internality and thick appearance, vigour and placidity. His is an art-being containing rules and senses ,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meaning in his times.
[Key words]Ouyang Xun;calligraphy;running-penma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