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行大峡谷旅游全攻略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
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五指峡就是因为这座山峰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不仅有刀削斧劈的悬崖,又有千奇百态的山石。古人曾如此
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悠闲品茗,切磋棋艺的仙人对弈;有镇守着自己领地的凛凛雄狮,有超然云雾中,不与山伍的照壁峰,有沐浴朝阳的金鸡报晓,各个超然出众。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象一张薄薄的纸,
前面
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但却代表着不同的造型。
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清澈,终年流淌不息,在这个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据说每到大旱的时刻人们就到这几来求雨,但是求雨的人一定要是属龙和蛇的,因为守护着黑龙潭的是
一条黑龙。清澈的山涧为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快乐。游人可以泛舟水上,进行皮筏漂流。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
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
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走出龙泉峡,第三个峡谷是养鹅王莽峡江西的疫情最新情况。游王莽峡,不能不到十八盘。十八盘是唐朝时人们为了沟通上党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商业交流而在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的。清代它被洪水冲跨,康熙年间人们捐资重新修建了古栈道,共砌了一千三百个台阶,如今已被荫林公路所取代,它现在只是十八盘一个重要的风景旅游点。
在王莽峡深处有一个洞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刘秀藏身的地方。在王莽峡中还有很多关于王莽、刘秀的故事。传说在西汉末年,王莽夺权,他追杀后主刘秀,一直从河南追到了这里,刘秀来到了悬崖隐身为一块石头,而王莽并没有发现,他一路追杀到这里,一不留神就坠下了万丈深渊,它的心肝就挂在了悬崖峭壁上,日后就形成了心肝石。
紫团山不仅出产优良的紫团参,山上还结满枝繁叶茂的各鲜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
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钢琴乐谱 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黑龙潭位于五指峡中,距县城50公里。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等。进入黑龙潭峡谷口、迎面便是人工湖——龙湖。这里峡谷宽阔,河床平坦,相距不远处有两道数米高的泥石大坝,将五指河拦腰截住,水泻受阻,回流成湖。待到水位高涨,漫过坝顶,数道瀑布,直泻坝底。游客可乘备好的橡皮舟在龙湖上荡漾,欣赏湖光山。弃舟登岸,沿河逆行,峡谷越收越窄,水流越来越急,将小径淹没,迫使游客登上凌空搭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栈道宽60厘米、长达800余米,从黑龙潭开始,依峡谷走势,蜿蜒前进,直达峡谷尽头。游人漫步栈道上,驻足凭栏观景,脚下是深谷急流,
游鱼跃水,水鸟翱翔。身旁为悬崖绝壁,奇石佳卉,目不暇接。据当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在潭中,故名黑龙潭。河水流
到这里,从20米高的
悬崖上跌落到黑龙潭中,形成一道瀑布,涛声如雷。黑龙潭方圆20余平方米,潭水深不可测,碧绿如墨,两侧峭壁高峻,一线天际曲折婉转,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清幽雅静。在黑龙潭北侧的峰顶上,建有龙王庙,自古就是人们祈雨之地,故称龙潭灵泽。过了龙潭灵泽,再往里行,栈道延伸至孤山下。抬头仰望,50余米高处,凌空飞架一座铁索桥,直达70余米外对面悬崖绝壁。当您战战兢兢登上铁索桥,只觉桥随风动,好不容易驻足而行,挨到铁索桥尽头,手脚并用,蹬着悬崖绝壁上豁口,攀援而下,心惊胆战,方才真正领略了索桥探险的滋味。孤山脚下是五指河,泉水从石缝中汨汨流出,向峡外淌去。一座6米高的大坝,将水拦阻蓄积起来,围绕孤山,形成宽30米、长500米的环湖。乘游艇在湖上巡游孤山,见山上草木茂盛,
山下石壁裸露,景观奇特,不虚此行。
红豆峡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位于龙泉峡西南口、紫团山东北麓。红豆峡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5公里,面积400余公顷,其中点缀着双龙潭、滴古寺、九连寺、红豆杉等4个景点。红豆峡原名洪底峡,因峡内生长着红豆杉,故改名为红豆峡。红豆峡是独有的情侣幽会之处,也是休闲、旅游、观赏的绝佳之地。红豆峡北口狭窄,两侧悬崖峭壁高耸对峙,清澈的小溪缓缓向外流尚。沿着小溪逆水前行,峡谷腹地曲折蜿蜒,转过急弯,迎面便是瀑布,瀑布分成两股从高处跌入深潭,落差10米,宽5米,水流丁冬,清脆悦耳,这就是双龙潭瀑布。由于长年累月瀑布的冲刷,形成水潭,潭名双龙潭。双龙潭面积100余平方米,深10余米,潭水清澈见底,波光涟漪,映照着峡谷两侧悬崖绝壁的秀丽景。
离开双龙潭,再往前行便是滴谷寺遗址。滴古寺位于红豆峡中部、紫团山东麓,是一座佛教寺院。滴古寺始建于宋代,原为二进院落,有山门、香亭、正殿、侧廊等建筑30余间,后毁于战火。1573~1619年间(明万历年间)重建,至今遗迹尚存。滴古寺内保存了大量的明代石雕塑、壁画等艺术精品,值得游客驻足仔细观赏。游客来到滴谷寺,只见峰壁立,一线苍天,红墙碧瓦,掩映山间,闻听晨钟暮鼓,恰如天籁,游客恍入仙境,已忘尘埃。由于滴谷寺建在紫团山麓悬崖峭壁下,交通不便,运粮困难,当时建寺的僧侣、工匠饥肠辘辘,再也干不成活了。忽然,从悬崖峭壁的一个石孔里,滴落出许多谷粒,供僧侣
、工匠食用,解决了僧侣、工匠的吃饭困难。僧侣认为是佛祖显圣,便给寺院起名叫滴谷寺。石孔内从此整日滴谷不辍,供寺内僧侣食用。一个贪心的僧侣偷偷地用铁凿凿开石孔,妄图独占里面的谷子。不料从石孔中飞出一对金鸽,自此再也没有谷子从孔中滴出。据方志、碑
文记载:滴古寺建成后,先后有800余名僧侣在寺里出家,最多时达到130余名。直到解放时,仍有7名僧侣住在寺中。
游客再往前行,红豆峡谷变得忽宽忽窄,两侧山麓上具有独特的温带、亚热带物候环境,阳光充足,温差较大,水源丰富,是天然植物园区,生长着山萸、枫杨、辽东栎等330余种
植物,其中有许多为珍稀观赏植物。在北侧山麓上存活着华南地区著名观赏树种——红豆杉,数量在1000株以上。红豆杉又名相思木,属常绿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枝干、叶片呈对称状生出,都有浓郁的香气,叶片颜四季各不相同,果实、叶片、树皮、枝干、根茎等都可入药或制成乐器、棋具,经济价值很高。红豆杉果实结荚,荚内有豌豆大、微扁的豆粒,呈鲜红或半红半黑,酷似珊瑚,经久不烂。据《述异记》记载:
公元前368年(魏惠王二年),魏惠王在全国征集戍卒到边境驻守,防止秦国进攻。戍卒妻子盼不回丈夫,得相思病死去。戍卒妻子下葬后,她的坟上长出许多红豆杉,枝叶都向丈夫驻守的方向弯曲,从此人们把红豆称为相思子,是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代诗人王维《相思》诗曰:红豆生
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八泉峡也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八泉峡呈南北走向,全长13公里,宽处20米,窄处3米,落差300余米,其中点缀着三溶洞、一线天、九栈道、八道水等4个景点。八泉峡北口悬崖绝壁周围有八个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喷泉、瀑布直跌谷底,汇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峡。
游客走进八泉峡,踩着八道水中的石头逆流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积满山谷的河水、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往里走数百米,峡谷两侧悬崖绝壁合拢成两个孤形,围出圆形天井,(天井口小腹大嵌在东侧悬崖绝壁上)1,它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龙洞口呈椭圆形,好似龙口,平均直径4米,距谷底高度30米,从洞中流出的水旱季恰如雨滴,雨季喷薄如柱,故称龙洞。攀上悬崖绝壁,进入狭小的龙洞口,发现里面洞窟宽大,
窟顶泉水淅沥,地
上石笋林立,洞深莫测。
从龙洞出来,前行数百米,便是三溶洞中的第二洞——于月仙个人资料简历朱砂洞。朱砂洞也位于悬崖峭壁上,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朱砂洞口为椭圆形,平均直径3米,距谷底高度50米,潺潺清流,倾泻到洞外。沿小径攀援而上,拨开洞口前生长的灌木杂草,进入洞内,只见洞窟高低不平,宽窄不一,深浅不测。据当地民间传说:溶洞里原来蕴藏着丰富的朱砂矿藏,把流出来的水都染红了,因此人们称其为朱砂洞。演员凯丽206年(汉建安十一年)冬,曹操率大军进攻壶关,高干粮尽援绝,只好单人匹马逃出关城。守关高军士兵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其中一个士兵跑到八泉峡朱砂洞中,发现了洞里的朱砂矿藏。他欣喜若狂,抽出宝剑,拼命挖掘朱砂,打算运出去卖掉,发一大笔横财。不料想竟然从朱砂里挖出石碑,上面刻着贪财者必自毙六个大字。高军士兵吓坏了,慌忙扔下宝剑,逃离朱砂洞。经他胡挖乱掘,洞内朱砂矿产资源遭到破
坏,流出的水越来越清,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继续前行,抬头仰望,只见两侧悬崖峭壁间距离越来越近,把辽阔的天际拥挤成一缕线条,这就是一线天。一线天总长度达10公里,随峰回路转,弯曲绵延,宽窄突变,使游客备感新奇刺激。一线天地段峡谷间距急速收窄,水流受到约束,越涨越高,越流越急,已漫过水中的石头。游客只能卷起裤腿,淌着深没膝盖的河水前行,不久河水已浸至游客腰部,寒气彻骨。正当苦无桥梁、舟楫时,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呈现在游客面前。栈道有的地段是在岩石上凿出蹬脚、把手,供人攀援;有的地段是用藤蔓当荡索,供人摆渡;还有的地段是用岩石堆成阶梯,供人上下,总共有九个不同的地段,故名九栈道。登上九栈道,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务必要踩牢脚蹬,抓紧把手,荡好藤索,登稳阶梯,否则定会落入水中,狼狈不堪。在栈道上行进途中,偶尔停止行动,俯视脚下急流,发现栈道距水面不高,河中岩石半浸水中,被水冲刷成各种形状,河边悬崖峭
壁底部岩石被水冲刷成凹凸不平的旋涡形状,大旋涡共有3个,每个高组名大全9米,直径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