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戏剧西厢记赏析
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厢记了;
霍瑶瑶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
如果以单部作品而论,西厢记可以说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它以五本的宏大规模来敷演一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不仅题材引人喜爱,而且人物能刻画得更丰满细致,情节能够表现得更曲折动人,再配以与浪漫的内容相称的秀丽优雅而又活泼的语言,自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
  西厢记主要讲的是书生张珙游学河中府,在古刹普救寺与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小相遇;因一见倾心,借宿在崔氏眷属暂住的西厢院外僧房之中;夜间莺莺花园烧香,强生隔墙吟诗,莺莺亦酬诗一首;张生继而藉崔府超度老相国时,追荐自己的父母,在法会上与与莺莺再度相见;其间贼
水果的种类
将孙飞虎为抢夺崔莺莺,兵围寺院,崔母求助于寺众,许诺能退贼兵者以莺莺相配;张生应下此诺并修书一封请惠明送至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处;杜确率兵打败孙飞虎,普救寺兵围虽解但崔母却违约赖婚,命两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相思入病,侍女红娘遂教张生夜间在花园外弹琴,对莺莺诉说心曲;红娘为莺莺、张生传书递简,莺莺瞒过红娘而“待月西厢下”,是夜张生依约到来,但莺莺毕竟囿于礼教,又被红娘看见,竟翻脸不认;张生为此抑郁成疾,莺莺不禁内疚,以药方为名托红娘送去,当晚便由红娘送莺莺到张生房中;月馀后,两人情事被崔母发觉,崔母大怒拷问红娘,红据理以争,认为崔老夫人不应悔婚,若不允婚只怕还有玷辱家门和治家不严的罪名,崔母只得允婚,但张生必须应举得官方能迎娶莺莺,两人因此长亭送别;张生行至草桥,见莺莺追赶而来,醒后才知是梦境;张生得中后欲与莺莺完婚,被当年曾经与莺莺订亲的崔母内侄郑恒阻挠,恰好白马将军携旨到达,为张生与莺莺主婚,郑恒羞愧自尽,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
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
  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
  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 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
工程师中级职称  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
毕畅老公贺树峰  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
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被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志诚种”;志诚,是作者赋予这一形象的内核;
  当然,张生是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人物;他出场时唱的一曲,描述“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的黄河景,充分表现出文采风流和豪逸气度;不过,王实甫在塑造张生的形象时,没有把表现他的才华作为重点,而是表明一旦坠入了情网,这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风魔汉”;他痴的可爱,也迂得可爱;
  张生跳墙,是王实甫刻划这一性格最为精彩的关目;那天晚上,张生应莺莺诗简之约,到了后花园;他知道小已在隔墙,于是樊垣一跳,一把搂着莺莺;莺莺吓了一大跳,她没有想到张生会
明星图片网站跳将过来,而且“角门儿”还开着,她惊呼: “是谁 ”这一下,约会便砸了锅;
开心麻花吴江
  张生接到请柬,是红娘受了莺莺的气,拒绝再为他俩效劳的时候,是张生感到爱情已经无望的时候;可是,当他打开诗简一看,原来是小约他幽会;他大喜过望,红娘问他:“怎见得着你来 你解我听咱;”他解释:“‘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据此,他便跳墙赴约了;
  莺莺约会张生,却没有让他跳过墙来,是张生把诗理解错了;本来,张生是个才子,当不至于不会解释,他之所以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因在绝望之馀,突然受宠若惊,欣喜之情冲昏头脑,使他连诗也解错了;由于张生解错了诗,引发一场误会性的冲突,大大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性彩;王实甫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
  红娘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在西厢记里,王实
甫把红娘放置在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意后,一直有心玉成其事;她愿意为莺莺穿针引线,又知道莺莺有“撮盐入火”的性子,有“心肠儿转关”的狡狯,只好处处试探、揣度,照顾着小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她要对付小,又要对付老夫人,担承着种种压力,却义无反顾地为别人合理的追求竭心尽力;而王实甫愈写红娘的 “两下里做人难”,愈写这“缝了口的撮合山”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
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这个剧能成为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当后弦把西厢记的歌曲推出,可以知道现在西厢记依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西厢记是一部诗情画合一的作品,我们可以在诗和画的意境中尽情体味其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