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古人依依惜别的场所
作者:李学开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2向华强让成龙下跪年第09
        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晏几道《临江仙》:太阳闵孝琳“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王昌龄《少年行》:今日世界杯比赛时间表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杨慎《三岔驿》: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长亭送别,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长亭,《辞源》解释为:秦汉十里置亭,谓之长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也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古代驿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都是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的地方。南朝庾信《哀江南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张生赴京赶考,崔莺莺的母亲在十里长亭安排筵席为张生饯行。
        正因为长亭是古人依依惜别的场所,所以长亭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古代文
人借助长亭这一意象抒发离愁别绪。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连着短亭,天长地远,何处才是归程?游子何时才能到归家的路途?游子那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读来让人倍觉伤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在长亭告别。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在这种浓重的凄凉气氛中,一对恋人张颜齐泳池事件执手相看泪眼明明是一场空在梦里浮沉是什么歌”,依依不舍,情何以堪?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远远望见即将分手的长亭,愁得人顿时消瘦下来,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理解?作者把离人悲痛的情怀渲染得淋漓尽致,煞是动人。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词人将长亭、古道、芳草这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集中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送别时的凄悲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