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教学之我见
董强
内容提要:在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出现了第四和第五两个戏剧单元。其中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现当代戏剧剧本和外国戏剧剧本,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戏曲,那么应该怎么来学习古代戏曲呢,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与高考要求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了解积累对比阅读激励创作
非常完美李桢航微博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戏曲作品中,教材上选择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即关汉卿《窦娥冤》里的片断,王实甫《西厢记》里的第四本第三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片断和孔尚任《桃花扇》里的片断。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当然,学生对古代戏曲了解并不多,我们要用有限的四篇课文让学生对古代戏曲有个非常完整的认识并能够分析和鉴赏戏剧作品,运用文章的艺术技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做到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重点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娥冤》《长亭送别》分别
为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的节选,《闺塾》为明代戏曲《牡丹亭》的节选,《哀江南》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杂剧的角主要分“末”“旦”两类。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等、洁郎(和尚)等。查询房产
以上内容都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各位老师也可以根据各班教学实际再补充戏剧的发展史,即:孕育(上古-汉代)时期、形成(唐朝)时期、发展(宋代)时期、高潮(元明清)时期。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后,他们对戏曲的写法及特点有了大概了解,我们就可以进入教学的下一个阶段。
二、积累字词、素材,夯实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然而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这些,他们以为汉语是
自己的母语,学不学都不会考的太差,因此对课本上字词从来不会记忆,且学习语文的氛围很差。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纠正学生的这种倾向,否则学生会走向极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典故、成语、诗词等素材,以丰富自己的材料库。如《窦娥冤》里的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长亭送别》里的典故成语:十里长亭、举案齐眉、望夫石、红泪、司马青衫、鱼雁、青鸾,化用诗句:“碧云天、黄花地”、“阁泪汪汪不敢垂”、“蜗角功名,蝇头微利”、“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伯劳东去燕西飞”、“一春鱼雁无消息”,戏曲术语:洁、幺篇、下场诗,元人口语:上朝取应、破题儿、辱末、斜签着坐的、死临侵地、奈时间、煞强如、怕不待。《闺塾》里
的专有名词:末、旦、贴、科介、引子、过曲、前腔、尾声、集唐;方言古语:款步、潇洒、偌多、目下、唐突、争差、一弄、万福、出恭、生受、责认、恁、则、诨杀、著、(女郎)行、害淋的、招风嘴;典故成语:姜产哇、文房四宝、奴婢学夫人、宜室宜家、洗净铅华、囊萤趁月、悬梁刺股、诗云子曰、流觞曲水、负荆人、设账、风化、涂鸦、蟾蜍……
三、提倡读写,体味语言,品味感情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点,但试问各位,现在班里能够做到认真朗读的学生又有多少呢?每次叫学生起来读课文,有的一字一顿,有的笑话百出……总之是让我们耳不忍闻。
古代戏曲中最有特的一点就是语言,让学生多读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措施。古代戏曲的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曲词富于抒情,具有音韵美。如《哀江南》中“离亭宴带歇拍煞”共十七句,其中只有三句不对仗,其他句子都是对仗的。曲词的字数、用韵、平仄既有一定的格式,又有衬字、赘韵、重韵、对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流转回环的音乐美,可以达到因情赋声,以声传情的效果。不仅唱起来上口,而且听起来悦耳,就是读起来也琅琅动听。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品味。品味其语意,体味其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如《窦娥冤》以超越现实的想像,写她的三桩誓愿,感天动地,一一应验,表现了她的负冤屈之深重、反抗之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牡丹亭》表现出了杜丽娘对爱情的坚定执著,《长亭送别》表现了匡古的离愁别恨,《哀江南》则流露出了强烈的亡国之痛。贸易公司取名大全
四、对比阅读练习,增强分析能力
梦见被够狗咬了预示着什么教材篇目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古代戏曲篇目,如文学读本上的一些篇目。
此外,本单元作家风格不同,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发出不同的光辉。关汉卿是杂剧艺术的创始人,王实甫更是被称为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汤显祖则首屈一指,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们的作品――《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几乎都是旧题材的“更而演之”。
既有共性,又不乏个性,因为每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皆是不拘一格的。三位伟大作家尽管在创作构思、方法运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和独特的个性,但他们都用真挚而细腻的笔触各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光辉灿烂的女性形象,要引导学生就这三位女性形象做一比较,要求学生学习写作评论文章。老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有关这三位女性形象的详细资料,使学生对人物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更全面的把握。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落笔成文。
现拟定以下题目可参考
1谁之罪(从社会根源上和文章主题方面寻切入点)
2相同的追求,不同的结局(从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方法说起)
3三个女人三台戏(从性格的差异上卢,结合出身、社会环境)
4殊途同归(可以分析性格中的共同点)
5梅花香自苦寒来(分析三人不懈追求终获成功的结果)
6但使愿无违(谈个人理想与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
卡迪琳娜
总之,比较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所比较的对象,通过鉴别,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有助于对作品特点、作品主题的深入领悟。
五、激励学生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古代戏曲非常注重艺术技法的运用,本单元更是体现了浪漫主义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浪漫主义手法以超越现实的想象、夸张、奇异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借景抒情手法则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感情
铁齿铜牙纪先生
的方法。如《窦娥冤》运用了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长亭送别》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课文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民,构成萧冷的氛围,与主人公离愁别恨相互融合;《闺塾》语言风趣,高度个性化,笼罩着“喜剧氛围”;《哀江南》先铺写唱曲人目睹的凄凉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声悲歌。这些艺术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运用的。学了本单元后,可鼓励学生进行戏曲创作,并将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或办成报纸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中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的,当然还有些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指正。更主要的是,我们都应该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来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不是一无所获。
参考文献:
1.《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二语文(下)》南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