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欣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一特殊情节的创作成为区别于其他三大元杂剧,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倩女离魂》在创作上也有对《西厢记》进行吸收,使其大放异彩。
李炜和苏醒
关键词:《倩女离魂》《西厢记》故事情节吸收《倩女离魂》是元代后期的著名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代表作。此剧虽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但经郑光祖再创作之后的杂剧,在不同方面都呈现出与元前期优秀爱情剧《西厢记》有着较为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这一方面重点分析《倩女离魂》对《西厢记》的吸收。
王生和倩女,张生与莺莺,均由于彼此的容貌与才华而由衷相爱,但都因封建家长的专制而受到阻挠。张母和崔母均从“门当户对”的家世利益考虑,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而从中阻拦。倩女与莺莺并未屈从于家长的限制,而是继续相爱,并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为了追求幸福,她们大胆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分别以“密约”和“离魂”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两部剧作皆因男主角的功成名就而大团圆结局,正如《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也最终纳入“门当户对”的传统封建婚姻的范畴。两部剧作在叙写主人公为争取这一美满结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反对封建礼教和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观念,同情和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生活幸福的主旨,是十分明显且一脉相承的。
拍一拍在哪送别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这包含着崔莺莺对
传统文化张生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是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百般依恋,另一方面是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的分离感到
无限忧伤。既怕张生不中举,归来惨遭崔母棒打鸳鸯;又怕张生中举后抛弃糟糠之妻。
而在“折柳亭送别”则是《倩女离魂》的第一折,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在见面后,相互之间一见钟情,情愫暗生。而张母的“俺家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的等级观念使二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于是倩女有了“哥哥,你若得了官时,是必休别接了丝鞭者!”的担忧,即便王生答道“小但放心,小生得了官时,便来成此亲事也”和“小,我若为了官呵,你就是夫人县君也”,她也放心不下,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了。
封建家族的门第观念都是禁锢男女自由平等恋爱的主要原因,父母包办的政治婚姻成为主流。并从两部元杂剧中看出封建社会的妇女地位非常低,“富贵即易妻”的当时甚嚣尘上的社会风气更让她们患得患失,莺莺和倩女对爱情生活前景饱含痛楚的忧虑,对婚姻能否实现的迷茫与恐惧,让人心生愁绪。
离魂
李多海图片碍于母亲所代表的封建势力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但心中又有喷薄而出的炽热之爱,莺莺与倩女都选择“私奔追爱”。
在“草桥店梦莺莺”里,尽管莺莺的行为是出现在张生梦中,但其勇气可嘉。对于一位平生从未出过远门的千金大小
而言,“追爱”之路是何等的艰难。“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
心儿管踏破也。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这一切“呀,原来却是梦里。”至今我们仍能感觉到莺莺那颗为爱跳动的火热的心,其为爱甘愿受苦的执着。
而倩女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魂灵出窍,怀着一腔诚挚的热情,不畏艰难去追赶爱人远去的脚步,“我觑着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她的灵魂渴望自由恋爱,与恋人一起上京赶考、同甘共苦,不在于他是否能考取功名。无奈肉身躺在病榻之上深受相思的煎熬,“(正旦抱病,梅香扶上,云)自从王秀才去后,一卧不起,但合眼便与王生在一处,则被这相思病害杀人也呵!(唱)”,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虽然离魂情节只出现在第二折,但第三四折现实中的倩女无一不表现出对王生的至诚之情。倩女每天睁眼只看到王生,不知母亲来过,特别在她梦到王生中举得官而后收到王生来信“文举同小一时回家”的时候,倩女以为王生在外有妻室,气得直说“(正旦云)王生,则被你痛杀我也!(唱)”,可见其用情之深。
笔者认为,《倩女离魂》的情节比《西厢记》更要富有剧作性。
钣金油漆
首先,倩女与王文举是指腹为婚,有婚约在先,王生父母双亡,他大胆到张母面前问这婚约是否还能实现,这才促成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见面,倩女就马上芳心暗许了,可再次见面便是折柳亭送别之时。这与莺莺张生的自由恋爱有所差别。
再者,倩女王生二人从一见钟情到别离期间没有任何交流和接触,倩女就视这份爱情为人生最大的归宿,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可有点脱离现实,不合情理。《西厢记》先有张生在普救寺出谋划策打退孙飞虎救莺莺于危难,后有两人借书信传情私下幽会,待月西厢下。有了这些感情的积淀,后文的“长亭送别”以及“草桥店梦莺莺”便合情合理,推动两人的爱情故事走向高潮。
最后,同是大家闺秀,倩女比莺莺更加果敢。唐传奇《离魂记》的倩女是由于从小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有感情的根基在,离魂私奔虽然怪诞可在唐朝如此开放自由的时代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再创作后的《倩女离魂》中倩女却是对王文举一见钟情、过后便死心塌地地追随,与元代文人拥护程朱理学的封建思想格格不入,她对爱情热烈追求、坚定不软弱,毫无其他闺阁小的忸怩作态,其离魂的过程确实比“草桥店梦莺莺”表达出更为浓烈炽热的情感,并对明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有较大的影响。好看网动漫
综上所述,《倩女离魂》是一部优秀的元杂剧,不能因其写于元代后期而被埋没。除了文中探讨的故事情节,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厢记》进行了吸收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郑光祖.倩女离魂[M].郭汉城.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1989.
[3]张友鹤选注.离魂记.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神州文学
6
19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