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08-5-28 14:42:13访问次数:436 | |
|
武汉市鲁巷中学 陈 芳 [摘要]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爱导航,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心理如同身体一样健康;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学会理解他人,打开心结,快乐成长。 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通过参与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我深深地感觉到,班主任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是整个班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应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整个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呢?我建议应注重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男人装脱得最彻底女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爱导航 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解冻的春风,爱是涓涓的细流,爱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无限潜力的人,要对学生以诚相待。“诚”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需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是天然合理的,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困惑,学会抓住他们的行为动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我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认为孩子成长中的错误是美丽的,在我究其根源,分析其心理问题之后,再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有位学生,因生活在缺少爱的残缺家庭中,仇恨扭曲了他幼小的心灵,他变成了一个散漫、冲动、好斗的孩子,并将一颗心彻底冰冻起来。我决心用爱去融化这颗冰冻的心。首先,我代表全班同学向他道歉,欢迎原本远离同学而坐的他坐到大家中间来。空间距离的缩短,是为了让他在集体的关爱中建立这样的自知:我不是特殊的另一类,我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同时也为缩短同学间的心理距离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我努力创设轻松、温馨的氛围,以爱作沟通心灵的纽带,便会相互理解和信任,可以帮助引发他内在的动力机制。有了内在的动力机制,一切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接着我与他又约定采用儿童拉勾的方式,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提醒他,并配合以全体同学言行的潜移默化,用爱心去感化他。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尊重,给他在集体中重塑自我形象的机会,让他回自信。从此,他变了,他的彻底转变令所有任课老师及同学都为之振奋。如今,在教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同伴一起阅读、讨论的情景;在校园中,可以看到他与同伴游戏嘻笑的身影。雁儿终于归队了。愿我们用爱去读懂每个孩子的心灵,愿每只雁儿都能与伙伴一起翱翔。 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地“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挫败。所谓“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往往也是由此产生的。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有少数学生反应:在班上“有两个世界”,尽管自己有时想上进,但想到老师的态度,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三、要多与学生作交谈式的沟通 学生永远是自己成长的主人,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而交谈式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班主任在谈话中应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当然,这种开放不能漫无目的,相反,它始终有一根主线,是针对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如上届一位初三女生,多才多艺,她对我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一串被遗忘在角落的珠链,再也不像初一初二时那样得到老师的重视,而近期学习成绩逐步下降,非常苦恼。我没有指出她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去教育她应当怎样怎样,而是与她一起探讨在初三阶段,如何正确认清自己的现状,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她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超越自我。几个月后的考试中,这个成绩一般的女生,一下子跃居全班前十名。后来她还在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写了一封信给我,自称是“您永远的学生"。交谈式的沟通会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它也是与常规教育工作方式的区别之一。 四、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界,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我,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五、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的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个性的形成。我把英语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为:1.协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2.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态度;3.协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塑造优良的性格品质。我把教学中所蕴含的心理辅导资源归为几类。例如:榜样的作用。在分析典型人物形象时,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剖析他的精神世界,出其积极的方面,通过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去激发学生的模仿欲,从而达到预定教育目的。榜样的优秀品质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引导应保持怎样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是健康的、正常的?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事物,无论何时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另外,还通过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发生突然事件时,如何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应激反应;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如何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先从为父母洗脚开始,等等……… 总之,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领地,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利用好主题班会,解决普遍性心理问题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是普遍性的,这样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一次一个主题,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往往事半功倍。例如:为了方便我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令我吃惊的是,在孩子们的“悄悄话"足球宝贝江伊涵中,大多数是向我倾诉他们内心的烦恼的。而这些烦恼绝大多数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如何取个好名字 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求全体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合作。而这些同学的烦恼,不正说明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吗?那么,究竟如何帮孩子们解除烦恼,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呢?我想:我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根据不同的需要,我适时开展了“母亲节演讲比赛"和“天生我才必有用”、“展开理想的翅膀”、“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构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等主题班会活动,也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以上几点是我在从事九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慢慢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师生关系决不是对立的,班主任不应总是扮演一个强有力的指挥者,应是一个“朋友”式的陪伴者,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发者,一个温和的引导者,一个耐心的示范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林进材 《班级经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岳晓东 《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屠荣生 《师生沟通的心理攻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唐思 《师生沟通的艺术》 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 5、吴增强 《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明道和刘诗诗、陈家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 快乐大本营蒋欣
|
李宥利 |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班主任的总结---面对自卑怯懦的学生 0/675
分享
标签: 评价 班级 辅导 自信 案例
案例介绍
毛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
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毛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毛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
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毛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毛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毛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毛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毛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毛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毛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
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