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处理与应用
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76
0 引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
信息技术革命,在2011年、2012年物联网先后纳入国家“十二五”
规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还处
于起步阶段,就产业发展情况而言,完成《物联网“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整个产业面临标准不统一、
核心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以及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等问题,而人才短缺则是今天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
解决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培养物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
自2010年起,国内已先后有200多所本科高校和400多
所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后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与
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本科和大专学生共计5万多名,并且数量在
逐渐增加。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物联网教育带来前所未
有的机遇,同时也给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现阶
段高校产出的专业对口学生远远无法满足旺盛的物联网产业需
求,大部分毕业生仅能支持产业外围的初级工作,能够胜任研
发、设计、管理、应用核心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显然,
经过三年的教育尝试,目前高校仍然处在物联网教育的探索
阶段,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在为国内物联网产业输送大量
专业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步。
1 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不明确。物联网是计算机、电子、
通信、自动控制、软件、管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国内开
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都是首次试水,国外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
供借鉴,多数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是由计算机、通信或电子信息
等背景的老专业发展而来的,不像其它比较成熟的专业有明确
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高校对于如何开设物联网专业,学生
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社会需要哪些技能人才并不十分清晰。作
为用人方,许多企业渴望借助物联网东风,在物联网发展浪潮
中能够分一杯羹,为自己企业的高速发展或战略转型提供一
个良好的平台,但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尚未形成,物联网技术标
准未统一,行业、企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对
岗位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不清晰。因此高校也只能根据行业、
企业的预测信息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
质量效应3 结局研究上,物联网专业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1]。
(2)课程设置体现不出专业特,缺乏行业应用支撑。
当前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将各个交叉学科的课程直
接设置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比如计算机专业相关的
课程、通信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及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课程。导
致课程体系复杂、内容繁多、缺少层次,真正体现物联网特
康熙来了柯以柔的课程少之又少,体现不出专业的特。另外,在很多院校物
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行业应用,物联网虽然是刚刚兴起
的新专业,但是很多概念和技术已经在各个相关行业应用多
年,是各行各业更深层次应用的必然产物,行业应用和背景
对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行业应用的支撑,物
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将失去目标和方向。
(3)教学实践环节差,实验条件不完善。物联网工程实
践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高,高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与加强。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理论的培养上,严重缺乏
实践环节的设置,所搭建的物联网实验室仍停留在过去的单
片机、嵌入式实验环境,缺乏综合性的实训室。在一些传统
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设计。部
分教师本身就缺少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难以真————————————————
收稿日期:2014-01-24
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刘 涛
(山东管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摘 要: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才短缺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高校仍然处在物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物联网专业的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物联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76-03
物联网技术 2014年 / 第4期
2014年 / 第4期 物联网技术
智能处理与应用
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77
正做到联系实际的工程问题展开实验教学。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不同复杂程度的仪器设备,或者需要亲自设计实验场景,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更高,导致一些教师在编写课程大纲或设计实验教学体系时,有意无意地缩减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环节[2]。由于缺乏实验实训,导致学生即使学习了再多的理论知识,将来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也容易眼高手低,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无从下手。
(4)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培训投入不够。由于物联网专业出现的时间短,各院校物联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都是从其它专业调整过来的,不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从业经历,缺乏物联网应用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应用是跨专业、跨学科、高难度、深层次的应用,需要多个学科的融合,因此,物联网专业教育对师资要求高,由于跨专业、跨学科,需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师资培养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学校对师资培训的投人不够,师资培养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5)校企合作不够深人,缺乏清晰的合作模式。学校目前比较闭塞,校企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和专门发展资金。虽然也有很多高校针对物联网专业采取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但多数停留在很浅的表面,局限于向企业输送实习人员,深入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忙于生存和发展,往往过度重视短期收益,采取的多是短期的、单一形式的合作,缺乏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清晰的利益关联模式,造成校企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仅停留在教学层面,缺乏科研项目合作,无法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难以真正实现优势的互补与共同发展。
2 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建议2.1 明确物联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师资条件,
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的基础,都必然有自己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教学特[3]。有的院校在传感器和射频识别等信息感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各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优势,形成不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的特。
各院校物联网专业要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其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优势和特是什么。高校应将工作重心放到物联网人才培养环节上来,应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进行广泛
的物联网人才需求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前瞻性地预测并充分认识到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保证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2.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物联网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与综合性高等特点,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证物联网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合理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专业方向。应从现有支撑物联网的专业着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实时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可遵循以下原则:
(1)以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层次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为基础;
(2)由浅入深的课程建设原则,注重保持学生接受和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3)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课程及教师资源,与高校现有课程紧密结合;
(4)结合物联网应用的行业背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5)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进行课程安排;(6)合理的配置理论实践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7)结合学校的传统专业优势和当地的区域经济优势。2.3 加大物联网实验室建设
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是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物联网专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要有计划性和前瞻性。
对于实验室的建设,部分基础课程实验室依托现有的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或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通过重用相关设备、调整有关配置来实现实验环境的构建,完成实验教学。同时需要结合行业应用,建设物联网综合演示实训室,构建完整的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物联网实验室要兼顾教学、实训、创新、应用与科研于一体,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兼顾当前流行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各种技术之间的融合与灵活应用,理论联系实验,实验联系工程项目,既可满足日常教学要求,同时注重创新实验及项目实践,能够将物联网技术真正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应广泛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为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可参考以下措施:
智能处理与应用
英雄联盟点券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78
Applications of IOT technology in tax sour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I Peng-fei
1
, XU Jun-gang
1
, ZhOU Shao-jun
2
, HE Hua-xiang
3
(1.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BeijingDexinyishu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36, China;
赵海燕个人资料3. Research Institute for Fiscal Science, Ministry of Finance, Beijing 10014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ology, i 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etc. The situation of tax sour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hina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OT, the applications of IOT in tax source information manag
ement are discussed and a new method to tax sourc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s proposed.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method determin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OT in the fi nance and taxation fi eld.
Keyword: IOT; tax source information; wireless location; terminal control
作者简介:飞(1987—),男,201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与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云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财税数据管理和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
[3]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4]黄橙,李忠华.我国税源信息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
研究,2012(4):86-87.
[5]宋凤轩,于艳芳.财政与税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工
程等专业的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2)聘请国内外高校物联网专业知名教授和物联网、传
感网高级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对教学团队形成有益的补充。
(3)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物联网相关培训机构
参加培训,学习和提高物联网相关理论。或聘请专家对校内
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
(4)尽可能多争取或申报一些物联网相关的科研项目,
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
指导教学,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2.5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已经发挥了很多积
极作用,不仅有利于高校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的创新
能力,更有利于巩固和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
时发挥积极作用[4]。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
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物联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
和经验要求很高,为适应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进一
步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
实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加快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可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担任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课程开发、教材编
制及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鼓励高校教师到物联网
企业锻炼以及参加物联网项目,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招生、培养到实习、就业,都可以
和企业联合,共同制定计划和方案,提高人才质量,增强学
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就业。
在科研方面,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物联网技术理论及应
用项目,使其技术应用获得更好的理论指导,提高科研成果转
化效率,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科学技术科研经费。
3 结语教师实习自我鉴定
物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人才紧缺问题已越来越明显,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物联网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培养
大批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而这一重担就落在高校肩上。当前高
校物联网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
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完善等问题。
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院校结合
自身办学特、优势以及学生特点,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专
业定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联合人才
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
能力,为物联网产业培养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卫杰,王云良. 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 中欧美三级电影
国电力教育,2011(27):182-183.
[2]欧阳志友,孙知信. 物联网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
物联网技术,2013,3(7):73-74.
[3]吴功宜. 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0(21):26-29.
[4]李印. 物联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 物联网技术,
2013,3(7):81-86.
[5]柯强. 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 物联网技术,2012,2(1):
89-90,94.
(上接第75页)
物联网技术 2014年 / 第4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