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开放对南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喀什经济特区建设为例
经理人采购指数摘要:众所周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位于我国西北部其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区。新疆面积大,人口少,目前经济实力比较弱,但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而且新疆与很多国家接壤,作为边疆地区其作用和影响非常大。不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经济上看,促进沿边地区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搞好边疆地区的发展和开放,是关系到边防巩固和民族团结,最重要的是开放边疆地区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又是推动国民经济的手段,因而对整个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首先介绍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南北疆地区差异;其次,以喀什经济特区建设为例,探讨喀什经济特区对南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问,并提出对策建议。
广播明星关键词: 南北疆地区 经济发展 喀什 经济特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
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按照中央的要求,“十二五”时期统筹区域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一条主线”,即始终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把握 “两个手段”,即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导和规划引导作用,切实强化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性作用;着力“三个基点”,即立足于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立足于推动形成经济区,立足于建立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部边境,面积有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接壤,是我国边界线最长、比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新疆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区位、市场需求等方面占有非常好的优势,因此新疆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纲要内容,加快边疆开放速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沿边开放以及
建设经济特区的号召,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等经济特区建设步伐,加快南北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南北疆地区的平衡发展,带动全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1998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和2007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第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新疆生产总值达到3523.16亿元,比1978年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0.4%,超过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以下表格是新疆从1978年到2007年之间在GDP、人均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
表一:1978年与2007年新疆经济总体情况比较
1978年 | 曾志伟多高2007年 | 增长幅度(倍) | |
GDP(亿元) | 39.07 | 3513.16 | 16.7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313 | 16950 | 9.5 |
工业增加值(亿元) | 14 | 1395 | 15.3 |
农业增加值(亿元) | 14 | 629 | 7.5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7 | 1247 | 44.6 |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编:《中国新疆2008》,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2)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表2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达2737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摆脱了贫困。从表格还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更大,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新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富裕水平,而农村居民也步入了小康社会。
表2: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结构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 劈叉怎么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 | 城镇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 | |
1978年 | 119.17 | 319 | 60.8 | 57.3 |
2007年 | 3183 | 10313.44 | 39.9 | 35.1 |
成都黑帽吴施蒙事件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编:《中国新疆2008》,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三)新疆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从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新疆现在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教育已全面实施双语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医疗卫生方面,进一步完善医疗制度,建设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南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分析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的区域经济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新疆内部各地区,尤其是南北疆地区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新疆经济重心在北疆,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北疆地区以全疆46%的人口承载66%的全疆GDP比重,94%的外貌进出口额。相比较,以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州地区主成的三地州,占全国人口比重的30%,但GD
P比重和外貌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只有9%和3%。
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至国与国之间,小至一国内各区域或地区之间甚至是一个省或地区不同区域之间同样存在。但一国之内的不同区域,一省或地区各区域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发展的快慢,为什么有的区域发展较好,为什么有的地区发展较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如地理区域、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体制制度、管理方式、创新程度、人口素质、发展机遇、资源禀赋等都可能成为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而在新疆,南北疆地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就是因为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改革开放的起点、进度、深度的不同也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差异。
根据现有的相关数据,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北疆地区发展的比较明显,逐渐形成了北疆地区率先发展,地区紧随其后,因而带动全疆各地区发展的区域格局。
一方面,由于区位优势、人文环境、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聚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在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战略和政策倾向等不平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规划和实施中形成了北疆地区“率先发展”、“重点发展”的
经济格局,成为了全疆最发达的经济地区。
另一方面,北疆地区社会生产总值已超过全疆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于工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在全疆的发展中处于绝对优势。其中工业主要以石油化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和能源产业等为主,目前北疆各地区的工业产值,约占全疆工业总产值的80%。从改革开放以来,北疆地区的科技技术、教育事业等处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文化事业以旅游业为主,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无论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前景来看,还是从主题功能区作用的划分和建设来看,北疆地区在全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中起着率先、带动的示范作用。
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在经济规模、人均水平、产业结构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北疆地区差异很大,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上。地区由于几面环山、对外通路少,交通不方便,不具有对外对内的区位优势。这其中的客观原因在于,除了塔里木油田外,新疆绝大部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产业和大型工业企业都布局在北疆和东疆,资源相对不富集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基础环境制约了、尤其是三地州的发展。而且,地区以绿洲经济和农业经济为主,发展基础差,生态脆弱和经济潜力有限,这也是地区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特区建设对边疆开放与口岸建设的影响
3.1喀什经济特区概况
经济特区,指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 也不同于一般地区的一定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其管辖范围内专门划定并实行特殊政策,让其得到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优惠政策,并提供安全、良好、可靠的投资环境,借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以达到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建立特殊经济开发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开发高薪技术产业,有利于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途径。
中国建立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效形式,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特区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极”理论;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祖国统一与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对外开放是经济活动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生产的国际化,是资本的国家化,是贸易的国际化,是科学技术的国家化,是经济政策的国家化;它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
迫切需要。
国务院32号文件指出:新疆要“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进口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的国际大通道,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国际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形成西部陆上开放和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目前看,新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大,外贸依存度为29%,大大低于40%以上的全国水平,内外贸易严重不平衡。郑爽照片大全最新图片这就需要利用新疆的地缘优势,加快面向中亚地区以及欧洲的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放和口岸建设并加快地区的对外开放,以推动南北疆地区的协调发展,提高新疆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维吾尔族的发源地,作为祖国最西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周边与五国接壤,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部开发的重要门户。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线总长888千米。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全地区总人口387.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
2.75%,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下辖1个市和11个县。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喀什获准建立经济特区,在国家的各项利好政策下,喀什将面向东亚、南亚、西亚扩散市场,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喀什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石油工业资源接替区,并以特瓜果、玉、 丝、 地毯名扬中外,这里还有吸引外来游客的世界第二大沙漠胜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地缘优势明显,周边同五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距离中亚、西亚、南亚最近的通道。喀什地区具有很好的地位优势,同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适宜发展外贸经济,喀什地区人口占到新疆总人口的1/6,由于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及内地经济中心区域较远,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喀什的发展关系到新疆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否稳定,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在喀什建立经济特区,将对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带动周边地区以及地区甚至带动全疆地区的快速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