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四单元时间轴
一、秦并天下
(一)秦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21年
开国者:嬴政
定都:咸阳
1、秦灭六国公元前230——公元前221
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2、统一条件
①商鞅变法 ②长平之战 ③都江堰 ④人民渴望统一
3、地位: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
开发转产品经理①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文学上:统一文字(小篆)
④思想上:焚书坑儒(接受李斯的建议)
(三)秦的疆域
1、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2、修筑的长城的范围: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四)秦末农民起义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2、经过:
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李丽凤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3、意义:第一次农民起义
4、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5、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二、汉武扬鞭
(一)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2、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3、文景之治
①原因:客观原因:经济贫困。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
②表现
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B.奖励耕作
C.提倡节俭
D.以德化民
(二)汉武帝“大一统”
1、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主父偃)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3、经济上统一铸钱盐铁官营
4、军事上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5、上张骞出使西域
(三)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四)两汉经济的发展
1、农业: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汉武帝时期,治理黄河→东汉明时期王景主持修河,疏通黄河
2、冶炼技术:东汉的杜诗,发明了水排爵迹小说为什么不写了
3、商业:城市繁荣,东西二京(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五)冒顿单于(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秦汉之际)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六)汉匈关系:
1、西汉初年(和)
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政策: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张翰 车祸效果: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2、汉武帝时期(战)
形势: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政策: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考安全员
效果: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3、汉元帝时期(和)
形势: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昭君出塞
效果: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七)西域
1、西域:玉门关以西今新疆以西
2、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
①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时间:公元前138 公元前119
③意义:促进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④管理:公元前60年,西域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建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
3、丝绸之路
①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意义:促进中外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海上:汉武帝之后
(八)秦汉文化
1、科技:
(1)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2)《九章算术》是东汉时的数学名著,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等大部分内容。
(3)张衡地动仪,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
2、医学:
(1)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治病原则
3、宗教:
(1)佛教
①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