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案1
  【元宵节简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秦朝。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谷雨是几月几号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中国十大医用口罩品牌排行榜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大学生学年总结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传统节日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成都的市花是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演员王静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于冠华儿子于竞超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