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大学与高中深度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新高考改革下大学与高中深度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Y201738708)
人的起源叶晓莉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给大学与高中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大学与高中的深度合作迎来了机遇。大学与高中要加强共建基地、共
全国今日生猪价格享课程,共强文化等合作,切实构建起大学与高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新高考;大学;高中;合作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
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 面启动《上海、浙江作为首批试点省市,公布了深化高校招生考 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14年秋季高一开始实施遥浙江、上 海高考新高考改
革后,山东、天津、北京、海南作为第二批省份, 也在2017年公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遥湖南、湖北、河北、辽 宁、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2019年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省 份,在充分借鉴第一、二批实施新高考经验的基础上,实行野3十 1+2”考试模式遥无论是野3++3冶选课模式还是后来的野3+1+2”考 试模式,都给高中和大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为大学和高 中的深度合作迎来了机遇遥
一、 实施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浙江设置了必 修科目与选课科目的野3+3”结合遥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是三门 必修课,三门选修课由考生自 主选择,产生于思想政治、历史、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学科遥从理论上讲,这样的 选择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的可能性,它能更好地对应考生个性 化、多样化的选择,明确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理念遥第二批试点省份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本省 (市)实际,调整改革方案,以保持学校管理有序,保持学生正常 的学习规律和节奏《第三批试点省份随后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试 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决定采用野3+1+2”模式遥也就是说,所有 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必须考语文、数学、外语野3”科,在高中 学业考试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考野1”科,在化学、生物、地理、 政治四个科目中必须考野2冶科,选择纳入高考总分《与首轮方案 相比,这一方案虽然限制了考生的选择,但与文理科的野二选 一”相比,仍然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它能充分激发考生的 主动性,引导选择困难的考生,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使国家人才 培养选拔与考生个人意愿实现有机融合《⑴
二、 新高考改革下大学和高中深度合作的现实重要性
改革前,考生们会首先考虑自 己未来的主要兴趣在文理类 的选择上,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深入的了解,也不一定要深 入,因为他们只需要在理想的大学之间做出选择,然后把精力 投入到高考中《另外改革前的志愿填报方式是以高校为投档单 位,考生先填报学校,然后在学校的志愿下再选择六个专业,很 多考生只认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往 往会选择专业服从《野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掩盖了专业的影响力, 院校的综合实力可以弥补其冷门的弱势专业的不足”遥咱2暂
改革后,原来的文理类课程并非二选一,而是按照选考科 目进行选择遥为了满足相关高校学科专业的要求,高中生必须 尽快考虑到自己未来的专业兴趣,才能尽快确定合适的选考科 目《这就意味着,考生必须设定理想的大学目标,同时也要设定 专业方向《专业与选考科目对应的问题无疑强化了考生对大学 的专业意向《对于高校来说,高考制度改革给高校的招生选拔、 学科与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挑战,尤其是部 分高校冷门专业的生存危机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和高中都呼 吁加强合作遥高校要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大学的情况,包括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定位、就业方向、职业特点等,以 及考生所选学科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 他们选择更合适的科目,避免失误遥
三、 新高考改革下大学与高中深度合作的实施路径
哪个牌子的唇膏好(一)大学与高中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战略伙伴关
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 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国高等教育是以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社 会活动为基础,培养各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遥高校与高中的最 终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但侧重点不同《[4 ]高中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整体 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当时理想的、有能 力的、负责任的新人《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品 德、高知识、高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一流创新人才《高中新 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加快创新人 才的培养,这既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因此,大学和中学应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建立 战略伙伴关系遥
(二、大学与高中“共建其地”合作
今后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将通过选择选考科目来决定自 己今后的专业遥高校要真正得到满足学科需要的人才,必须在 高中生当中加强专业认知阶段的学习, 积极让考生提前参与, 让考生从个性、兴趣爱
好、价值观等有利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 自身特点中选择自己的专业遥冈目前各省鼓励普通高中多元化 发展,各个高中都在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如此来看, 高中是大学的野生源基地”,大学是高中的野人才培养基地”,大 学与高中通过联合办学、共建基地,可以促进高中办出自己的 特《
(三) 大学与高中“共享课程”合作
大学可以在高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 程需求,让学生在备考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技能《为适应新一 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课程可分为教育类、职业指导类和素质 培养类遥大学要积极向中学推广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指导课 程,让更多的高中生提前接受专业咨询,对学校的主要专业领 域有深刻的了解,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遥为了 加强大学与高中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第三 方组织,统筹大学和高中的公选课程;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制 度,规范教师和课程,高中可以依托大学资源保证教学内容和 质量,大学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高中课程的有机关系遥大学 教授不仅可以担任高中生的野成长导师”,还可以通过大学与高 中合作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论等课程,与高中共同组建 课程团队、组织研讨会等进行深度的教育衔接《
(四) 大学与高中强“共同文化”之路
大学和高中都是野文化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有许多相似 之处,但也有不同的特点遥大学文化进高中,高中文化进大学遥 大学可以开设高中生的野大学文化体验日”,让高中生到大学提 前感受大学的
文化氛围,从野要我学”变成野我要学”遥高中可以 引进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尤其是团员青年可以共建共享野团 日活动”、野创新创业博览会”等《通过大学与高中校园文化活动 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共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结语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大学与高中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深 化遥为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大学与高中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应
(下转第27页)
定力不够,主要表现在对西方不良文化缺乏警惕遥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认同,还表现为拥有国际视野以包容之心吸取他国文化之长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增强文化自信是抵制西方不良文化入侵的题中之义,大学生当坚定文化自信,做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遥但是,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愈加明显,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未达到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程度遥大学生缺乏社会的历练,他们热衷于西方的影视、音乐、舞蹈、节日,对文化渗透的警惕明显不够,认识不到其背后的文化渗透《
另外,大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时,他们愿意参与能够培养特定技能的活动,愿意参与互动性强的活动《因此,在面对西方不良文化的时候,大学生尚不能真正做到将其转化为自身需要的文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提增文化自信的路径
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著1]在全球化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对接班人的要求,而且也是为了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更好发展,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应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叫因此,思政教师应该真正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要的渠道,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遥
利用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高效优势带领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遥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深入挖掘思政理论课中蕴藏的中华文化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其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遥最后,相应地增加文化自信教育部分的考核比重,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遥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协同将有力促进文化自信教育,例如在学习《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教师带领学生重点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铭记红革
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教师带领学生重点探讨继承爱国传统和弘扬中国精神相关章节的内容,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重点阐述西方文化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带领学生体会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价值;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教师带领学生重点探讨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相关章节的内容,清洗学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根据时政热点,设立相关的专题,带领学生了解文化建设新动向遥
(二)施展实践环节教育魅力
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著,实践活动带来的真实感受能有效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更能够有针对性的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助力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遥
赛琳娜 戈麦斯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基于社会环境并综合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意识的拉近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遥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学变得更有意思,让学生喜于接收、恒于思考遥首先,应重视思政课的课内教学实践活动,
选择有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容,辅之以相应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弘扬中国精神时添加实践环节,或是反应中国精神的演讲,或是体现中国精神的表演,帮助学生提高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其次,重视思政课的课外实践环节,实现思想政治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的衔接,教师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亦可亲自带领学生实践,例如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来侵略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战役遗址或者会议遗址,助力学生认同红革命文化《
(三)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大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体系,将文化自信教育放在高校大德育之中进行,用教育教学等显性教育正面引导,用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侧面熏陶,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在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高校的各部门及员工都应主动承担起这份任务,紧紧围绕应立德树人著的要求,整体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遥例如,在学校的展览墙上张贴关于中华文化的宣传海报时,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中华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革命老区的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革命优势影响学生,通过深化学生对校园雕塑和博物馆展览的认识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师生深入开展应礼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著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弘扬中华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手工艺品等系列活动遥
应中华民族绵延发展,饱受苦难而又不断涅槃重生,这离不开我们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深深的自豪感和深深的自信心《著3]大学生终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新时代践行者遥在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路上,高校应承担起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重任,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并认同和中华优秀的文明成果,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解决文化自信面临的难题遥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定能培养出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提升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好的文化自信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9页.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12-09(01).
[3]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1—30(2).
王冉结过几次婚(上接第29页)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强强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杜捷•新高考改革下背景下高校与高中衔接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9.(11):204-205.
[2]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大学教育的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15,(2):7――9.
[3]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EB/OL].[4]翁秋怡•浅议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高校衔接实践[J].大学周刊B版.2020.(6):21-26
[5]谢琼,李晓烽•新高考视域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调整—
—基于福建省“3+1+2”高考综合改革后生涯引导的思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11-115
作者简介:
叶晓莉(1974——),女,浙江宁波人,宁波财经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考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