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
一、生物学特征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barr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
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EB马国明 胡定欣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染体内。EB病毒在人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复发感染。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陈翔六点半女演员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二、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
()非肿瘤性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mononucleosis.IM)
患者感染光盘行动宣传标语EBV后多数表现为IM1968年首次发现该病毒是引起IM的病源,后经血清流行病学等研究得到证实。该病是目前所知道的由EBV直接引起的唯一疾病,有以下理论依据:(1)此种病毒只能在淋巴网状系统的细胞中生长增殖;郑在玹道歉(2)培养过程中该病毒能刺激淋巴细胞的增生;(3)急性期周围血淋巴细胞可培养出EBV(4)患者血清中具有高滴定度EBV的特异抗体,并可长期存在;(5)无此特异抗体者对此病易感,而抗体阳性者则不发病。IM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液系统改变可以累及三系,但主要以白细胞改变较多,大多白细胞总数增高,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2.口腔白癍
多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在病变上皮的上层可检测到EBV增殖期抗原及病毒DNA
3X染体相关的淋巴增生综合征(XLP)
是一种罕见的与X染体相关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仅见于男孩。EBV感染后常引发致死性IM或恶性淋巴瘤。
4.病毒相关性噬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种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上主要表现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外周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无异形淋巴细胞,骨髓中吞噬红细胞现象多见。血清学检查有抗VCA-IgG和抗VCA-IgM、抗EA-IgG增高,但抗EBNA抗体缺乏,符合EB病毒急性感染表现。
()肿瘤性疾病
1Burkitt's淋巴瘤
EBV是英国病毒学家EpsteinBarr等在1964年首次从非洲儿童Burkitt's淋巴瘤的细胞中分离出来,与Burkitt's淋巴瘤的相关性勿庸置疑。Burkitt's淋巴瘤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前者主要见于非洲中部的儿童,病变部位多见于颌部,亦见于眼眶、中枢神经系统和腹部,小无裂B细胞为其形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地方性病例都与EBV有关;而散发的Burkitt's淋巴瘤仅有15%20%EBV有关,近几年又发现了许多与EBV相关淋巴瘤的新亚型。
2.霍奇金病(HD)
传统上将其分4型: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其中混合型与EBV关系密切,病毒检出率可达96%,而结节硬化型及以淋巴细胞为主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4%10%HDEBV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地域及年龄差别。秘鲁、洪都拉斯、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HDEBV的阳性率高于欧美国家。在中国,90%以上的儿童HDEBV有关,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病例95%检测到了EBV,且与组织亚型无关,许多资料显示,IM的患儿罹患HD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5倍。
3.鼻咽癌(NPC)
NPC是与EBV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研究报道最多的一种,我国南方是NPC高发区,儿童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中由鼻咽原发灶所引起的症状并不明显,且病儿对由此引起的不适不懂申诉,加上一般临床医师对儿童病例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虽然EBVNPC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尚无动物实验证明单独EBV可引起上皮性癌,无法证明EBVNPC的唯一病因。
()其它疾病
除了以上介绍的与EBV关系比较密切的疾病外,还有一些儿科疾病中也查到EBV感染,: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的平滑肌肉瘤、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
鼻咽癌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但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发病率多在1/10万以下。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癌瘤,广东省的发病率最高,又有\"广东瘤\"之称,可见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和肯尼亚虽未见鼻咽癌的发病调查报告,其医院资料显示,属鼻咽癌中等发病区域。东南亚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其医院资料中鼻咽癌所占百分比高于非洲一些国家。但是日本和朝鲜,鼻咽癌发病率均低于1/10万。值得注意的是,侨居各地的中国人(其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鼻咽癌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发的水平。
国内鼻咽癌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地区和广西东
部的梧州地区互相连成一片,为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其周围地区发病率逐渐降低。
根据我国29个省市的肿瘤死亡调查结果,鼻咽癌死亡率全国平均1.88/10万,男性为2.49/10万;女性为1.27/10万。除福建外,广东、广西、江西等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全国各省市中都是偏低的,男性列在第23位以后,女性列在第21位以后。而鼻咽癌的死亡率男,女性均列于前5位。
时大漂亮个人简历
鼻咽癌在全国29个省市中,男性占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第7位,女性占第9位。构成比列为3.11%和2.34%,均位于白血病之后。但在前述南方5省中则列于第3~7位。
值得提出的是广东四会市,死亡率男性为20.42/10万;女性为8.55/10万。不仅居全国鼻咽癌死亡率之冠,而且在1970~1986年的17年间始终占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或二位,其构成比男性为30.04%,女性为19.54%,即平均每3~5个恶性肿瘤死亡中,即有一人死于鼻咽癌,为国内外所罕见。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日渐增多,大气污染也更为严重。因此,愈是发达的国
家癌症发病率愈高,如德、美、日和北欧的一些富国,其癌症总死亡率大多数已达300/10万。我国70年代肿瘤死亡率还在100/10万以下,而80年代成倍增加,其中肺癌升高最为突出。但是,鼻咽癌不论在西方的低发国家,还是在广东四会、中山和香港,近20年内都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广州市1972年~1983年鼻咽癌发病率,浮动于7.79/10万~9.38/10万之间,平均8.36/10万(男性11.62/10万;女性4.89/10万);广东中山1970~1984年的登记资料,发病率浮动于13.66/10万~19.07/10万之间,平均为14.44/10万(男性20.36/10万;女性8.73/10万);四会县1971~1986的发病登记结果,平均发病率17.46/10万,浮动于13.20/10万~23.21/10万之间,男性平均为25.14/10万;女性为11.21/10万。这一现象提示:鼻咽癌的致病因素是相对稳定地存在于大自然界内的。
鼻咽癌以男性居多,大约为女性的两倍。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国内报道最小3 岁,最大90岁。全国调查年龄死亡率曲线显示,20岁开始明显上升,50岁以后持续稳定。广州市1972~1981年资料,30~50岁组发病率占76.62%,显示在高发区中,中壮年病例较为多见。儿童期(〈14岁〉病例较为特殊:即高发区(广东省)儿童病例较为少见。如中山医科大学1964~1978的14年中共有病理确诊的鼻咽恶性肿瘤35830例,其中14岁以下者46例,占0.13%;中国医科大学1957~1973年的16年内收治鼻咽恶性肿瘤839例,其中14岁以下者
53例,占6.31%。国外亦见类似报道。
在高发区广东省内,居民主要操广州、闽南和客家3种方言。鼻咽癌明显高发于操广州方言的人(如肇庆、佛山和广州市),而以闽南方言为主的汕头地区和以客家方言为主的梅县地区则明显降低,高低相差1倍以上。在湛江、海南、惠阳、韶关等地区是以广州方言与闽南方言或客家方言交叉的地方,其鼻咽癌死亡率则介于上述高低发区之间。此外,在广东省的调查中,发现水上居民(旧称?家)的鼻咽癌死亡率达22.36%,他们也是操广州方言。
在移民调查中,也发现鼻咽癌的人易感受现象比较突出:
国内移民:据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系等对1970~1975年定居广州东山区5年以上的非广州籍居民(109919人年)和1965~1975年定居上海市虹口区30~40年的广东籍居民(192239人年)的调查,发现前者比广东居民的鼻咽癌死亡率低。前者为3.46,后者为10.90。标准化死亡率比(SMR)为31%;而后者(84%来自广州方言区)则比虹口区的上海人的鼻咽癌死亡率为高,前者为7.1,后者为2.7,SMR为228%。统计学上有明显意义。
国外移民:在日本中国男性鼻咽癌粗发病率为14.04/10万,日本男性仅为0.310万。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1956~1962年移居去的15岁以上的中国人,男性鼻咽癌死亡率为15.410万,而当地美国白人仅为0.5710万。在美国已观察到第二代华人鼻咽癌发生的危险性有所下降,但仍较当地居民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