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的移位与回归 ——从萧伯纳戏剧《卖花女》到电影《窈窕淑女》
大学生竞选稿范柯
【摘 要】国际航班提前多久到机场萧伯纳的《卖花女》以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为原型,展现了一位卖花女自我认知和心灵发展的历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原型进行了移位和颠覆,给读者造成强烈反差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而由《卖花女》改编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窈窕淑女》则出于其独特的创作目的对剧本的原型进行了回归的尝试。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深入探讨《卖花女》与《窈窕淑女》之间的原型体现、移位和回归的意义。演员陈好个人资料
【期刊名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5)002
【总页数】3
唐季礼蓝燕
【关键词】《卖花女》;《窈窕淑女》;原型;移位;回归
0 引 言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被公认为“20世纪的莫里哀”、“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卖花女》(又译《匹克梅梁》《皮格马利翁》)是舞台剧的巅峰之作,该剧后来被改编成音乐剧并在百老汇上演,变得更加脍炙人口。随后,其又被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一举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大奖。
《卖花女》以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变形记》中塞浦路斯岛的国王皮格马利翁为原型,将场景搬到了20世纪初的伦敦。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卖花女伊莱莎在向教堂门口避雨、打车的人们兜售鲜花。后来她被告知有一位男士非常注意她的讲话,并且还在小本子上做笔记,伊莱莎误以为是侦探想要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言语而控告她。这位男士其实是一名语音学教授,叫希金斯,他能根据人们的口音判断其出生地,并扬言自己6个月就能使伊莱莎像贵妇人一样讲话。第二天,伊莱莎到希金斯,希望希金斯教她说一口标准的英语,这样她就可以去花店上班。于是,希金斯与前一天晚上见到的平克林上校打赌,在六个月内,将伊莱莎训练成谈吐高雅、举止端庄的贵族女性。六个月后,希金斯带着伊莱莎参加了一个外国大使的舞会,她被人们当成了匈牙利的公主。希金斯很高兴取得了赌局的胜利,而伊莱莎却十分不满希金斯对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希金斯对她大发脾气,随后伊莱莎不辞而别。与戏剧《卖花女》不同,在电影《窈窕淑女》的结尾,伊莱莎最后又
回到了希金斯的住所,暗示了美满的结局。本文拟运用弗莱提出的“神话—原型”文艺批评理论对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以及电影《窈窕淑女》中的神话原型进行追溯和对比分析,希望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
1 《卖花女》中的神话原型
弗莱认为神话主要是指《圣经》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在神话中,神的天启意象、魔怪意象、类比意象都是文学创作的意义来源。而文学创作的叙述结构则被四时更替的循环划分成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反讽与讽刺,这一切都是文学创作的基础[1]。萧伯纳把作品命名为《皮格马利翁》(《卖花女》),显然表明了该剧与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之间主题上的一致[2]。
在神话中,塞浦路斯岛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名精通雕塑的单身汉,他因为讨厌女人而不结婚。在他看来,他所见的女人都是饱食终日卑鄙地活着,冒犯了神赐予她们的心灵。于是,他用自己精湛的雕刻技艺,用象牙塑造了一个美丽少女,由于雕像太美好,他爱上了自己所塑的雕像。他向爱神请求将它雕刻的少女变成真人,爱神答应了他的请求,赋予了雕像生命,最终他们结为夫妻。在《卖花女》中,精通雕刻的皮格马利翁是精通语音学的
教授希金斯的原型,而卖花女伊莱莎的原型则是被赋予生命的雕像伽拉忒亚。
从整体上来看,神话和《卖花女》都对故事中的被创造者有两次改变,而且两次改变的结果完全不同。在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将象牙精心雕刻成为一名美丽的少女。这一过程中的“象牙”可以看作是《卖花女》中被皮尔斯太太“改造”之前的伊莱莎。伊莱莎刚出场时,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女孩,头戴一顶从未刷过的沾满了伦敦尘土和煤烟的黑水手帽,如一颗未被雕琢的象牙。在神话中,象牙在皮格马利翁的精心雕琢下,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卖花女》中,作者用了最长篇幅来勾勒这一原型的再现过程。希金斯教授通过对其严苛和不断反复的口音矫正和礼仪的教导和实践改变了伊莱莎的内在,最终使伊莱莎看起来像一个有修养的淑女。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出于爱,祈求爱神将雕像变成人,并最终得以实现。而在《卖花女》中,伊莱莎在希金斯教授的指导下得以改变的过程中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最终她不能忍受希金斯教授对他的态度,继而选择嫁给尊重她自身思想以及人格的弗雷狄。伊莱莎的两次转变使得《卖花女》对其原型皮格马利翁有了一个很好的再现和解读。再现是文学作品对于原型的利用,也正是这种对于原型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利用使得很多文学作品有了内在的联系性。正如从伊莱莎变成淑女后离去,让读者或多或少能联想到《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和《史记》中《东郭先生》的原型一
样(恩将仇报),原型的再现让三个文本有了文学意义上的内在关联。
2 《卖花女》对于原型的移位取店名大全
从创造主体和创造结果来看,剧本《卖花女》和电影《窈窕淑女》都对原型有不同程度的移位。作为创造主体,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对女性不满,于是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雕像,在雕刻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皮格马利翁的创造过程就是他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对他而言,创造物是一种现实补偿,无生命的物宛如活生生的人。”[3]在《卖花女》中,希金斯教授愿意将伊莱莎塑造成一位淑女的出发点则是他与平克林上校的赌注,然而此时,移位还没有结束,在矫正伊莱莎口音的过程中,希金斯教授的态度与皮格马利翁的创造态度大相径庭。他把伊莱莎完全当成了一个实验品,将伊莱莎称之为“鹦鹉”、“垃圾”等,而纠正伊莱莎的发音更是一种负担和受罪。神话中,原本决定终身不娶的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所创造的雕像,并求神赋予其生命,与其结婚。相反,希金斯则从未考虑过伊莱莎的感受,他说:“Then get out of my way;for I won’t stop for you.You talk about me as if I were a motor bus.”[4]“I care for life,for humanity;and you are a part of it that has come my way and been built in to my house.”[4]这些冷漠的言辞愈发拉大了其与原型之间的距离。
弗莱强调原型在整个文学的结构和修辞中的基础性地位的时候,并没有否认文学本身的想象性质,也就是说,原型的来源是人类对自身境遇想象的结果[1]。萧伯纳笔下的卖花女的父亲与他自己的父亲极为相似,虽然品质都不坏,但都有酒瘾,不怎么负责任,而伊莱莎过人的音乐天赋也正是萧伯纳本人的音乐天赋在这部戏剧中的一个投射。作者在文章结尾所做的对于原型的移位,即伊莱莎最后选择离开,更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的投射。对原型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引起受众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文章取名为《皮格马利翁》,首先是为了唤起读者对这部戏剧圆满结局的原型期望,然而戏剧情节在最后一幕急转直下,对原型进行了颠覆,将读者从自我营造的对原型的想象世界中抽离出来,进而去有意识地思考作者的用意,达到作者通过作品反映当时英国社会个体不同的阶级观和价值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