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创新
第一篇:论现代企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创新
论现代企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创新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要求企业无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还是管理方式方法等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制造业“管理革命”,到9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改革都雄辩地证明了企业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所以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必须向以市场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这种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所以对此问题的研究就尤为重要。本文以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欧美国家在企业管理学方面的先进思想和理论,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借鉴。1,问题的提出
1.1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第二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第三阶段是当代管理理论阶段,时的管理理论以战略管理为主,研究企业组
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1.2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
纵观管理学从形成到发展的历程,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总结,管理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能够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形成了各种管理学派别。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学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是当今企业管理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依据。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管理也不例外,管理工作与其它事物一样,具有相同的规律,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由于管理的对象正常运转,不但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情况,相应地,管理就需要相应地变化以适应管理对象的各种运作情况。管理的实质,就是要把握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的运动、变化的情况下,注意调节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在动态的情况下做好管理工作。
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是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日趋复杂,社会环境变幻莫测,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专业、更复杂的要求即管理动态性的要求。
管理的动态性,要求每个管理者从认识上明确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都在发展、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管理的动态特性要求管理者应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在处理管理问题时避免僵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能凭主观臆断行事,而应根据管理要素的变化,随机应变。管理者要重视搜集信息,经常注意反馈,随时进行调节,保持充分弹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是本文进行现代企业管理问题创新研究的理论依据。2,理论综述 2.1管理的概念
釜山行2杀青>周韦彤跳水秀泳衣脱落管理的定义是组成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内容,明晰管理的定义也是理解管理问题和研究管理学最起码的要求。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由于管理概念本身具有多义性,它不仅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而且还因时代、社会制度和专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解释和理解。随着生产方式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类认识领域的拓展,人们对管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别还会更为明显。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各种不同的管理学派,由于理论观点的不同,对管理概念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
如:1.F.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韩放译第104页法约尔: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法约尔原著,曹永先译,《工业原理和一般管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韩放译,第7页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3.(美)哈德罗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第一版,第2页 小詹姆斯·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瑞士滑雪但这些定义都着重从管理的现象来描述管理本身,而未揭示出管理的本质。那么,如何对管理这一复杂的概念进行比较全面和一般地概括呢? 我们认为管理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或条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由此我们将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和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利,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2.2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地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管理就是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实物资源和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创新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任何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对它加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组织是由组织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的要素互相作用产生组织的整体功能。然而,仅仅有了组织要素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各自独立的组织要素不会完成组织的目标,只有通过管理,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才能正常地运行与活动。组织要素的作用依赖于管理;
2)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上。组织是有目标的,组织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有效地管理,会使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织因素各自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起到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作用。在相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效益、效率或速度的差别,这就是管理所产生的作用。2.3 企业管理创新的原则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管理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而人类始终面临着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组织在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这种管理的动态性,决定了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一种随机制宜、因情况而异的管理即组织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管理的动态性决定了管理创新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即权变原则、弹性原则和创新原则。1)权变原则
“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权变原则要求管理者根据不同的管理条件,选择符合实际的管理行为和方法,要求管理者的任何管理行为都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而不能凭主观臆断行事。权变原则能充分体现动态管理的原理,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只适应特定的管理条件,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解决各种管理条件的管理行为。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并盛行的权变管理学派正反映了这一管理实践的哲学思想。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一原则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特点,对于管理行为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2)弹性原则
弹性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对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弹性原则是说管理工作中应留有余地、富有弹性。这是由管理行为的性质决定。管理活动纷繁复杂,影响管理的因素有许多,管理者在处理特定管理问题时,管理者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
周润发私生儿照片
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因此,弹性原则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和处理管理问题时除尽可能考虑多种因素之外,还必须留有余地。比如,在组织机构的设计上,应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的划分上应富有弹性,可随时调整某些部门,决定其取舍,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3)创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