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
主讲:郑雪英
家庭教育不仅要高度重视孩的智力发展,还应高度重视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心品质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比开发孩子的智力更为重要,也更艰巨。其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白估心,是每位家长的职责和任务。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成功、成才
    1.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能力。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为聪,知己者为明。  一个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人,才能愉快地接纳自己和调控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独立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小学的学习活动址要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的,如果孩子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卜确与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仅自己学不到更多知识,而且山会影响他人的学习。
    首先,小学生的门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易受到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小学生止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各项非智力心理品质也在形成、发展之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
为促进儿童良好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小学生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年龄越小的孩子本能性的冲动越大。如果孩子缺乏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本能性的冲动就可能带来消极后果。如果自我控制力强,即使再大的诱惑也难以产生消极行为。所以对孩子从小就要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
    再次,小学生非智力心理品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遗传对于这种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影响,如有的孩子生来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就可能比较容易冲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家庭在培养孩子良好非智力心理品质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包括恰当的心理承受力,高水平的心理调节力和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自尊和自信是恰当的心理承受力和高水平心理调节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自我意识与独立能力的
重要特征。可以说,自尊和自信是良好非智力心理品质的核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为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未来的日"弋里,特别是在21世纪现代化进程当中,那种高度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寅
理,一往直前的开拓品质,将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而这种精神、态度、品质的形成,需要以早期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品质作为基础。
mike隋    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心理学家科恩说:“自尊心就是个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自己所做的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追求。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的公式是:自尊=成就/追求。这个公式对于每——个人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具体内容又可能完全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对成就,对追求,每一个人的标准可能完全不同。我们应当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标准建立自尊,用正确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即用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从小立志,准备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
人类做出贡献。
    自信,则是指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自己。一是
破案电视剧排行榜要靠自己的实践锻炼,通过亲身的体验。比方说,孩子经过长途拉练的实践锻炼,就会对自己的体力和意志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二是要靠他人的准确评价,在他人的帮助下,逐步认识自己。对孩子来说,家长和教师等成人对他的评价,其影响力是最大的。比如,家长和教师认为他的长途拉练中,意志是坚定的,耐力很强,这种肯定评价就会使孩子更有信心。
    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全面、真实的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他所不理解的新奇问题时,就会产生学习的需要,产生探究的动机,进而产生创新的意识,尽最大可能释放自身的能力,充分表现自我,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
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是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1.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自尊、自信的要求,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强调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者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做人的重要品格。要求培养学生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培养学生
相信自己的心理,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充分肯定。在小学语文、自然、体育等课程中,也都把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同
志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礼: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到中国来访问,旅游观光,做生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去国外学习、工作、访问、探亲的中国人也不少,国与国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的年轻一代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言—行都要考虑祖国的利益,在今后与外国人交往中,要自尊、自爱、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不卑不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这就是每一个人所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家长们必须配合学校课程的要求,重视学生自尊、自信品质的培养。
    2.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家庭几乎都一样,孩子刚生下来,大致没有什么差别。可是为什么发展下去,有的孩子就成为勇敢、自信、勤快、能干的好学生;有的孩子却成为胆怯、自卑、懒惰、能力低下的“差学生”?两者
的差异,真可以称得上有“天壤之别”。难道怪学校吗?或者像有的家长说的是“前世修来的”吗?
    实际上,家庭教育在孩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影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不过,所有家长都有着良好的愿望,一直是想播下优良的种子。但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有的虽然“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于是,奇怪地出现了一批智力正常,而学习却落后的孩子。有的家长整天不离孩子,陪着孩子上学,陪着孩子写作业,陪着孩子上特长培训班……有的甚至为孩子把工作都辞去了。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收效却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虚荣心是自尊、自信的大敌。某小学有名女生,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有一天,她穿了件漂亮的连衣裙,并向同学们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国外买回来的,很值钱。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们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自豪。实际上,这不叫自尊,而是虚荣心。虚荣心太强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并不是建立在科学的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人对自己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便精神振奋,劲头卜足,一旦他人对自己给予否定消极的评价,便垂头丧气,不是
梦到死人了有什么兆头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便是认为别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虚荣心还容易产生忌妒心理,即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这种不良情绪,不仅破坏正常的同学关系,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而且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失败的体验也是自尊、自信的大敌。有一位小学生,曾经因为外语学得不好,于是对学好外语丧失了自信。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点,先不和其他同学比,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50分,经过努力得了51分。老师鼓励说:“有进步,下次争取考55分。”就这样,随着成绩的逐渐提高,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终于跨进了中上等成绩学生的行列。胜不骄,败不馁,是自尊自信的表现。但自尊自信毕竟是成功的产儿,没有成功,就不会有自尊和自信。一个在生活的历程中充满着失败汜录的人,怎么能叫他自尊自信起来呢?成功的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就越容易获得。反之,如果总是失败,就容易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自信心。
    所以,家长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既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指导孩子把个人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从小、从低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积小胜为大胜,有了成功的体验,孩子的自尊、自信就会越来越强。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就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样就形成了自尊心与自信心的良性循环。
   
    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建议
    1.开展家庭自尊教育,使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就家庭教育而言,可以开展家庭自尊教育,其内容和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梦见好朋友死了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是人在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赖性过强的孩子不仅没有大的出息,而且还会丧失自己的自尊心。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大事小事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因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北京某重点小学的一名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多次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后,家长终于看到了他的行动,一天早上,这个孩子起床后,第一次端起尿盆去倒尿,家长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奇怪的发现,孩子只把尿盆中的尿倒掉了一半,把剩下的又端了回来。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只倒掉一半?没想到孩子竞理直气壮地说:“那一半不是我尿的。”无独有偶,同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在武汉也发生过,不同的只是,这个孩子算得更加精确,他只把尿倒掉了三分之一。由此,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让他们真正具有独立性,还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孩子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而不应只
限于让孩子机械地去做某件事。
    (2)尽可能采取激励手段。表扬和批评都是激励孩子的手段,在一般情况下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相对来说,表扬比批评更好。有一位著名的女钢琴家介绍,她5岁时,母亲想让:她学钢琴,但她本人并不感兴趣。一次,她无意地在钢琴上乱弹,母亲却说:“弹得真好听。”母亲说这话时十分认真,不像开玩笑,因为她愿意女儿像她一样喜爱钢琴。也正是这句话,激发了女儿对钢琴浓厚的兴趣。在母亲的耐心培育下,女儿终于成了著名的钢琴家。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成长,尽量去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和进步,并且发现了就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不要过分关注。孩子是家庭呵护、关注的中心。但中国有句老话:过犹刁;及。凡事得有个度,以这句话来提醒那些过分关注孩子的父母们,址最恰当不过的。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的女儿芳芳已9岁了,曾在亿4岁和6岁时患过急性中耳炎。上学以后,由于学习较紧张,孩子到了晚上做作业或是考试前,都会哭叫耳朵疼。到医院做检查,  一切都很正常,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芳芳2岁前是在外公外婆家居住,2岁后由父母抚养,两个大人和两个老人对芳芳倾注了全部的心
抖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