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经”的博弈
黑格尔说,诗是经过了心灵过滤的。《诗经》是诗,它是情绪,是情怀,是悲欢离合,是喜怒哀乐,是创作者的“心灵真实”。进而和我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于是《诗经》又是经,是几千年直至今天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感受。它是个性的,却也是共性的;是特殊的,却也是一般的。
《诗经》是经学的重要原典,自汉代到近代以前历代诗经阐释的主体是经学阐释,即题目中我所指的“经”的阐释。作家雷抒雁将前人对《诗经》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孔子前后阶段,即“断章取义”地去读诗。不注重诗句所在篇章里的本义,只是引用部分章节或诗句阐释问题,这就是“断章取义”,是孔子对诗经的用法。
第二是汉儒阶段,每首诗都弄出个有礼教意义的“诗本事”来。汉儒一开始就把《诗经》弄到邪路上去了,给原始初民奔突跳荡的诗性灵魂,死死扣上了礼教的帽子,这一扣就是千把年,没人再听到远古歌唱中的诗性的韵律。
第三是宋儒的阶段,理学权威朱熹将自已的“道”学理念渗入到对《诗经》的诠释和阐释中。他认为《诗经》包含着人事、天道等一切理,“《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
将《诗经》作了完全符合其理的阐释。
第四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霍松林先生说:“直到五四以后,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的文学身份才得到正式确立,与之相
应的文学阐释才逐渐成为《诗经》阐释的主体。”但在这个阶段里面,都还没有把《诗经》还原到远古的歌声中去。
今日,对于《诗经》的经学阐释批判的声音似乎更多,学者鲍鹏山就说:“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把它学术化,但他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是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说服我们的。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而不仅是经学,是学术。”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既定的事实,虽说它在今天看来不合理,但依旧不应该说那是错误的视角。如果按照中国古代的本来观念去看待古人对《诗经》的注释,那么,它们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彻底否定经学阐释,其实也是背叛历史。
《诗经》之文学阐释
2本掖怎么读对《诗经》的文学阐释,可以看做是对《诗经》中诗歌本体的阐释,即我所说的“诗”的阐释。在对《
诗经》的经学阐释的主导下,文学阐释其实也一直是相对独立的演进与发展。虽然在封建社会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诗经》不具备文学的特质,虽意主美刺,但饱蘸强烈的情感意绪去说理议论,并以诗歌的跳跃节奏与和谐韵律加以表现,并没有失去艺术的特质。
从先秦到五四之前,《诗经》的文学阐释一直在演进和发展。《诗经》文学阐释在经学阐释占主流的清代以前,多处于零散、边缘的状态;只是自现代以来,才成为主体。第一个阶段是先秦《诗经》文学阐释的寻绎。孔子将《诗经》定位于情感审美教育的范畴,比较系统地揭示了《诗经》
的艺术本质与其本体性的特征以及审美功能。第二个阶段是汉代经学背景下的文学阐释。经学阐释在汉代进入了全面系统化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阐释。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经学衰落的诗的,但是《诗经》的阐释并没有相应萎缩,文学阐释更是空前活跃。第四个阶段是隋唐宋元时期《诗经》经学与文学的融通。第五个阶段是明清真正意义上开始对《诗经》的文学阐释。此时《诗经》的研究开始转向了以人生情怀、辞章艺术为基点的文学本身。真正实现对《诗经》“从经学到文学”的阐释是在五四之后。而我们也发现,对于现代之前的《诗经》文学阐释,只能在承认经学阐释为主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就阐释的源头来说,文学阐释是《诗经》最本体性的阐释,《诗经》经学阐释只能建立在文学阐释的基础上。
现代许多学者依然在呼吁“以诗读《诗》”。学者鲍鹏山曾运用这样一段比喻表达自己的观点,“(诗经)
犹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背景。我们爱她,只为倾倒于她的风韵和美丽,却并不是因为了解了她的出身,也不一定是“学术”地探究到了她美之为美的原因。纯洁的爱情没有背景,真正的文学欣赏也可能是没有学术的,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而过分学术化的文学研究,也恰恰损害了我们对她的纯洁感情。”
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特定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特定情怀的表现,是“一个人”的情感,但它感动了“我们全体”,感染了“我们全体”,让“我们全体”感怀万端,因此,它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情感。最人性的东西,往往就是诗兴的东西。正如最诗性的东西,就是最人性的东西。那么我们
读《诗经》就不能避开文学阐释。
我说今日《诗经》的阐释
探讨阐释诗经角度不是为了探究角度,而是为了在当代,在我们更好、更合理地理解经典,传承经典,汉代怎么阐释,宋代怎么阐释,都不重要;郭沫若怎么阐释,《诗经》作为一部既成作品,我们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立场来阐释它,应该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存在。因为,文学作品一旦产生而且呈现于读者面前,解释权就完全归属于读者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形象大于思维”。古人的《诗经》是古人的,今天我们读的《诗经》是我们的,不必以古律今,也不该以今弃古。
天刑
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是,今日社会对于经典的阐释异彩纷呈,其中也不乏另类的,第三眼中的阐释,更有撷英采华者选取一段天马行空的挥笔创作。改编者似乎不是治病的医生,而是粗鲁的屠户;不像是搞研究的解剖师,而是碎尸案的犯罪嫌疑人。我们的改编勇士,一笔将名著的核心剔除,换上了自己不甚高明的“心脏起搏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一个学术争鸣的好现象,但是多角度的阐释又必然会造成。《诗经》的现代阐释,诚然比原著更易懂更接近于读者,但是如果大家都去选择这种“经典快餐”,那经典的明天必然是畸形的。
水灾那么,我认为经典需要相对稳定的解释体系,这并不是说教条的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诠释经典,而是应该以各种手法,各种语言诠释本意。方法角度可以多样,但是最终的归途都应是诗本意和本情。
我们可以不去纠缠诗的作者、诗的年代、诗意所指的具体对象或作者的原始意图等问题,我们也可以只是对其中体现出来的文学艺术、先民生
活习俗感兴趣,但我们必须坚守的是诗经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是我们民族曾经拥有,并在后来得到发展壮大的,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们仍是活的,且还在指引我们,这就是“经典”的真正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对《诗经》这一经典所做的最好阐释。皮蛋瘦肉粥怎么做简单又好吃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江苏高考状元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