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上午华东师大留学生公寓,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华东师大博士导师:顾泠沅,报告主题:《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我67年大学毕业,超期服役。我原来是搞数学的微分几何方向,师从数学家苏步青。后来苏步青被打倒,我也没了方向。这样,我从复旦毕业就下放到了青浦,是接受改造的。到尼姑。叫语文。我一看红本本,没有什么。语文也是字词篇章也是有规律的。结果我自编教材,教出的一班班学生比城里的学校还要好。引起重视。
72当教研员,还是兼职。所以对教研员很有情感。
的是改动一个字:课程改革的主力是优秀教师与教研员。效果蛮好。
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
二、面对课改的知识技能
三、行动学习是基本途径
四、若干误区与经验提示
五、国际视野的行动学习
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
1、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专业
教师走向成功的三大支柱:技能、知识、态度(情感与意向)
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是智慧,更是一种美德。《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教师在职学习以提升教育实践智慧为核心,由此确定此项工作的目标指向与行动特征。
2、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
经验教师 原理知识较较多+案例知识较多+策略知识较多
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较多+案例知识少+策略知识更少(后者谁多谁较多较较多等解释,为我用文字注明原来的“线段图”所用)
原理知识:学科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案例知识:学科教学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我美国的朋友SHUERMAN,说你跟我选100个你们的中小学老师到美国,美国的基础教育就发展了。你们的教研人员,很多研究文章写的是空话。后来他也请我到美国,我与他讨论对教师的分类。就是上面的三分类。
按三分类,培训时就要考虑第一段:职初——经验教师,经验——专家教师
教师职业生涯有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的两次跨越
案例成为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带(主题、细节、问题、解读)
以上是我与SHUERMAN所做的工作。正好就碰到一个机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彭恩霖等,在全球范围开展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多国案例研究(中国上海、法国、日本、新西兰、瑞士)。结果表明:内容涉及学科教学、教学管理、职业责任与道德的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教师成长有关键性意义。
上海案例进一步说明:
“师带徒”。新教师从导师那里学做人、学处事,受益匪浅,与导师共同工作,使他们加速了经验学习的进程。
没抵押怎样贷款我到香港,明显一个老师比另一个老师能力要差些,我问他们校长:你为什么不安排好的老师带一带另一个老师?校长答:他们的薪金都是一样的。怎么带呀?
师带徒:是手工业,不符合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
“教研活动”。融入公开性的交流及对教学的审视,让新教师获得公众评论其教学优缺点的机会,使他们从教学的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中国知识过剩,我是当过教研员,当过校长,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解决。
美国的数学教材编写得很难,但难的不讲。
美国人上课,三十个孩子坐在下面。比如说,学游泳。老师说:学游泳,要有水的。
这是对的。这是情景。
然后就带他们到海边,老师说:你们下去吧!下去之后,要拼命挣扎。
挣扎过程,方法多种多样。很有创造性的。
结果:10人浮在水面上。20人有问题。
老师说:你们20个不要学游泳。
这20个孩子,美国现在提出,一个都不能少。怎么办?
美国朋友LINPING来我们中国后,说,他们现在到办法了。这20个孩子托着肚皮让他们学会。
可美国朋友又对我说:可这也付出了代价。你托着这20个学生的肚皮,让他们学会游泳,他们就没创造性了。
LINPING向我要“循序渐进”的解释,后来他回美国就把这一套都用了。后来他的文章又被翻译到中国来,被翻译成:有层次递进。
这真是出口转内销。
4、经验教师追求卓越
00-01年,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采用对教师工作、生活的人种志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别人(期腾伯格等)提出的卓越理论,尽管把握了专家教师的静态特征,但并未把握专家
与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动态形成过程)与特征:
1)组织结构良好的基础知识及思考与反思的知识技能特征;
2)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知识发展特征;
3)不断探索和实验,始终行走在能力极限的边缘上(“挑担子”)和不断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岔子”)的行为特征。
二、面对课改的知识技能
1、观念转变与能力测试
教师观课视角走向能力为本:有统计图,图中说明老师观课时对培养学生能力的看法有了大改变。
但学生真的能力提高得如何?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学生的测试。做这个测试,相当麻烦,花很长时间,要花钱,花了十万。
五道口宏楠学生能力目标测试结果喜中有忧:1990年与2007年比较:按BLOOM渭河流域>苝的目标分类做的,计算(提高最多),概念,领会,分析等方面提升不多。
更加奇怪的是,在计算方面,女生好于男生。在概念、领会、分析等方面女生都好于男生,全面反转。
我向上海市教师教育领导小组汇报:“离婚诉讼怎么写有理念,少落实;有学科,少底蕴;有知识,少文化;有责任,少魅力。”这个情况不是普遍的。
2、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案例:一堂科学探究课《水能爬高吗?》
学习毛细现象的知识,改变以往只是告诉事实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瑞典的老师要来上课。我打电话给青浦教研室主任,主任问我:要不要玩点花样给他们看看?
我说:选四个老师,其中要一个学生很喜欢的老师。
其中一堂课《水能爬高吗?》
1) 玻璃棒、粉笔、细沙柱、玻璃细管、宣纸插入有液体中——林夕 陈奕迅观察与分类: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分成“能爬高”“不能爬高”两类。
2)
2)
3)有学生发现:管子越细,缝隙越小,爬得越高,能否做做实验?——有发现:简约因素,设计实验;检验假说,还得到一条漂亮曲线
4)解释生活中、自然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