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实验室
闻星火,梁立军,刘建铭,潘江琼,刘美兰
(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北京 100084)
摘 要:通过对香港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香港高校安全工作的理念、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为内地高校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09)09-0178-04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歌手陈红图片
Wen Xing huo ,Liang Lijun ,Liu Jianming ,Pan Jiangqio ng ,Liu Meilan
林峰潘霜霜事件(De par tment o f Labo rato ry and Equipment ,T singhua U niver 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
A bstract :Based o n the inv estiga tion of univer sities 'safety w or k in Hong K o ng ,the safe ty concept
s ,the suc -cessful experie nce of safety wo rk a nd their achievements are indicated .A ll the ex perience is v aluable for the improv eme nt o f co lleges and univer sities in mainland .
Key words :safety administratio n ;safe ty tr aining ;safe ty culture
收稿日期:2009-07-06
作者简介:闻星火(1966—),男,江苏省南通市人,博士,副研究员,清华
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副处长.
2008年12月,应香港科技大学健康环境及安全处的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安全工作人员组成考察团,前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考察学习,深入了解香港同行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学习先进的理念、措施和政策规定,以推动我们的工作。其中,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我们调研的重点。
香港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对考察团给予热情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考察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向我们展示本校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考察团所到之处,深深地感受到了香港高校同行在校园安全工作,尤其是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面的高要求、高素质与高水准。
1 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安全文化的理念
高校的安全工作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安全管理向安全文化提升的过程中。安全文化不仅要强调意识,更要强调在意识指引下的行为。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
成果,必将使安全工作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日常的业务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到人的意识当中,成为体制中的人的自觉行为。在政策、法规、组织制度日趋完善的基础
上,要在操作层面上强调常态措施。安全工作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同步的,需要不断地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对高校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呼吁安全文化,高校需要强化安全监管、安全教育与培训的体系,还要培养具有安全文化的人才。
香港高校普遍拥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为保障员工的健康,保护人员、财产的安全,建设优美环境开展了大量工作。安全部门安全工作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即:
(1)确保操作安全;
(2)保证拥有充足的安全环保资源;
(3)建立安全文化,广泛宣传、培训,帮助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及环保水平。
香港高校普遍认为,安全工作不再是事后补救,更重要的是事前评估,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相结合,
防患于未然。健康、安全及环境工作要全面结合、综合实施。工作中普遍强调人的健康与安全,强调人所处的环境的安全,在安全工作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得比较突出。
“安全文化”是香港高校在安全工作中非常重视的理念,提出了许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核心载体,以人的安全、健康和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目标,借助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和行为
ISS N 1002-4956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 xperim ental Technology and M anagem ent 第26卷 第9期 2009年9月
Vol .26 No .9 Sep .2009
规范的保障所形成的意识、能力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观念的普及,表明安全工作已经进入到校园文化的核心区域,为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服务,成为一种核心价值。
在上述管理理念指导下,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部门将安全的概念延伸到了健康、环境的方方面面,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部门都冠以“健康”、“环境”、“安全”等字眼。安全工作简称“环安健”,在名称、名词上就显现了对员工健康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全面关注。如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安全及环境事务处”,香港科技大学设有“健康环境及安全处”,香港理工大学设有“健康环境及安全事务处”,只有香港大学还沿用80年代建处时使用的“安全处”,但其内涵也已覆盖到健康、环境领域。
2 安全管理的体制与队伍
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都比较相似,见图1,大致如下:
(1)由一位副校长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总负责人,在副校长的领导下,成立安全事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制定政策,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有的学校为了细化工作,在委员会之下设立多个分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如化学安全委员会、辐射安全委员会等,分头开展工作。
(2)在副校长和委员会的领导之下,设健康安全及环境处(以下简称安全处),负责执行学校的安全政策,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处内设有化学安全、辐射安全、环境安全等多个工作小组,实行专员(或主任)负责制。这些专员一般是具备了某些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待遇很高(大多数达到全时副教授的水平)。有的学校还设有安全检测实验室以及一些处理专门事务的团队,具有比较强的分析检测与事故应急能力。安全处以一个集中、统一的形象面向全校开展工作。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具体的管理业务有所差异,香港高校安全处的队伍规模差别较大。小的如香港理工大学,全处只有10名工作人员,分3个小组开展工作;大的如香港大学,全处超过30名工作人员,分6个方面开展工作。
(3)院系有主管安全的领导,同时设一名专职的安全工作人员负责整个院系的日常安全工作,向安全处负责。治安、交通安全、消防监控等工作往往安排在物业管理处等部门,由保安兼管,向安全处负责。
这部分人员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多达数百人。
(4)安全处作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各种机构的对口联络、协调工作
。
图1 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体制示意图
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有
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香港高校顶
层的安全管理职能集中于安全事务委员会和职能部
门,由一个部门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便于学校对化
学、生物、建筑、环境、激光、辐射、消防、交通、治安以
及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各项安全工作实施全面的组织
和协同。
179
闻星火,等: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
3 安全管理工作的模式
释小龙和郝邵文香港曾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多为英国模式。过去20多年,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影响也不断增强。一尺等于多少米
英国模式的特点是分层次管理,分散任务,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分担职责。其优点是安全处比较精干,但全校从上到下的整个管理队伍并不小,靠层次清晰、严密的组织体系发挥作用;其缺点是管理层次较多,反应慢,且基层的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香港理工大学是典型的英国模式,其健康安全及环境事务处只有10人,在工作中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承担专家的角,具体工作外放(下放)给其他部门和院系。各院系都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即负责安全的院系副主任和环保协调员,向安全处负责,全校形成100多人的基层管理队伍。物业处还有物业管理员200多人,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灯光、防护等工作,也是该处安全工作的延伸。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具体工作都放到基层,该处也抓一些具体工作,如处理有卫生监测要求的设施,开展采样、现场测试的工作,但检测分析要委托出去(由有资质的实验室向该处提供法定检测报告)。紧急事故可以靠政府的力量,特殊事件政府接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都是英国模式,但管理队伍比理工大,原因是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一些问题,承担了一些集中管理的具体安全工作,有的部分就越做越大。
美国模式的特点是业务工作集中于学校的安全管理部门。优点是顶层厚实,管理很落实,行动能力强,响应快,管理介入的结果很快就能见到;缺点是学校的直接成本高,需要向管理部门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和设施条件,管理部门承担的责任也大。
香港科技大学是美国模式的典型例子,其特点就是一手抓,许多重要的具体工作在处里,甚至连化学分析实验室都是自己建,自己管,并且成为全港唯一的美国职业卫生协会认可的实验室。这种做法优点很多,但针对不同院系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时,运作起来就显得比较僵化。这种方式花钱多,用人多,对人员要求高,责任集中于顶层管理部门。
4 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香港高校在安全管理中采取许多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手段的专业化
安全处在队伍建设方面十分注重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和素质,高管(专员)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待遇普遍相当于全职副教授或以上。学校对安全管理支持的力度很大,人、财、物各方面都很投入。安全处拥有比较好的危害评价与处理的软硬件条件或手段,因此在人员和技术条件上能支撑日常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安全业务的指导具有权威性。
4.2 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
学校的科研项目如果需安全核准,例如科研中使用化学品、激光、微生物等,一概由安全处审批。实验室建设与改造方案须经安全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而且在投入使用前还需要再通过安全处的验收。安全部门得到学校授权,可以停止严重违反安全法规或守则的工作。
4.3 将风险评估引入安全检查,增强事故防范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的技术条件的作用,以系统性的安全评估替代一般性检查,尽可能用定量的检测指标代替定性的文字评价,同时,将检查和审核的数据资料系统整理和保存,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掌握发展趋势。这方面的工作深入、具体,功夫下得很足。凭借扎实的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能够比较充分地掌握各院系的情况,做到对大多数危害的预判,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一些专门的检查工作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如香港理工大学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全校的65个通风柜定期进行内外空气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既规范了这项工作,又减轻了安全处的负担。
4.4 实验室管理规范
香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非常规范,实验室门口有明显的标志,说明本实验室有哪些危害,提醒进入者注意。化学实验室大量使用通风柜,并且一些做有毒气体实验使用的通风柜内含气体过滤装置,使实
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排出室外前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气瓶包括危险气瓶在实验室内放置时,大多使用气瓶柜,气路大多沿墙安装,有安全操作规程,管理比较规范。4.5 安全教育手段丰富
学生和新员工在进入实验室前要接受安全教育。进行危险操作、使用受管制的物料/仪器从事研究工作时,事前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采取课堂教学、网络培训、操作实训等多种形式,内容涵盖生物、化学品、电力、激光、辐射、一般性安全(包括防火)、办公室安全、电脑显示屏安全、密闭空间工作安全、高空工作、压力容器、焊接等许多方面。学校、政府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培训资源,如安全手册、安全刊物、网上安全信息与常识、多媒体网络课件、培训课程等,特殊要求的培训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组织进行。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活动和安全宣传活动也是香港高校加强安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参与活
180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动受到教育,通过活动教育他人,扩大安全文化的社会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正规的安全训练课程,并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强化了安全与环保的观念,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环保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的安全技能,走出校门时已成为有安全文化的人。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学生对社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4.6 注重校际交流及社会工作
香港高校成立大学安全人员协会,高校间定期交流业务心得,举办联合培训及集体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沟通。香港的职安健专业人员有限,因此,高校的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安全工作,代表大学出任委员会公职,如担任政府的安全顾问等,还积极参加社区和医院的安全工作,在为社会尽义务的同时发挥学校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这些校际交流学习和与社会的互动,促进高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连奕名杨若兮在组织、制度保障之下,借助于有力的措施、手段,香港高校的安全文化形成了很浓的氛围,安全工作富有实效,值得我们借鉴。
5 香港高校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香港高校在发展和变革,科技在飞速发展,高校的安全工作也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例如,香港高校积极拓展面向内地的教育、教学,在内地开设教学机构,这就需要面向内地的政策法规和安全文化需求,研究和制定新的政策和措施。又如,纳米科技的发展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微量的纳米材料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结论,需要高校去研究。再如,高校的实验室、办公场所混杂在一起,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现象十分普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需要高校结合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香港高校安全管理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内地高校面对的问题,因此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
6 总结
通过考察学习,感受到香港社会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看到了香港高校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的特点和长处,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香港高校在安全管理中将人的健康、安全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作为安全工作的核心价值,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2)香港高校在安全工作方面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实施集中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的素养,能够开展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深入到业务领域,深入到科研项目审查、实验室建设项目审查验收等。安全管理部门对业务工作具有否决权。
(3)香港高校强调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安全技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的资源非常丰富。同时,非常注重借助于学生广泛参与的安全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4)香港高校在安全管理资源方面的投入比较充足,保证管理部门拥有必备的技术条件,或适当利用社会资源,保证必要的检测、分析能够得到满足,用定量的检测数据反映实验室安全状况,开展实验室安全状况的评估,掌握情况,对危害与风险做出预测。
(5)香港高校重视对安全工作中的新问题的研究,努力实现对新技术、新的研究领域中可能产生的安全
问题的尽早预知,对管理工作中的结构性缺陷尽早发现,尽早提出防范措施,保障人员与环境的安全。
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具体内容与内地高校有很多不同,理念有所差异,不少工作走在了内地高校的前面,许多方面都有参考和借鉴价值。今后应当与香港高校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内地高校的安全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闻星火,梁立军,刘美兰,等.香港高校考察学习[G]//调研报告:
16th两岸四地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
[2]周全,张孟春,方东平,等.建筑业安全文化及其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G]//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
会.香港:2008:1-6.
[3]吕继增.职场中防灾情报制度化的基本考量事项[G]//第十六届海
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香港:2008: 95-102.
[4]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
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3):27-29.
[5]张惠进.要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
(3):119-122.
[6]徐静年,郭奋.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
安全科学学报,2005(4):37-39.
[7]许嘉珉,周文平.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
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8):66-68.
[8]李永和,秦荣延.引入“三标一体”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安全文化建设
[J].改革与战略,2006(4):91-92.
[9]战永佳,于秀敏,佟庆伟.香港与内地高校实验室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305-308.
伤感的诗词[10]李五一,谷大丰,胡放.香港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考察及启
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0-12.
181
闻星火,等: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