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为什么讲能源这个问题呢?
能源,作为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就指出:“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虽然能源可以像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土同等重要的要素。”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比如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柯俊雄 舒淇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可以说,世界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或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命题。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介绍知识点:
(1)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包括了能源供需情况如何、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的现状当中就不得不提系能源的发展情况、世界大部分能源被谁所控制着).
董洁 梁朝伟(2)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西亚北非动荡对于国际油价稳定、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日本核事故对于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的影响)
(3)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石油价格是否仍存在上涨压力;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如何,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以及世界各国对于南海和北极这个新的能源产地其争夺情况又是如何)
(4)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地区动荡对我国的影响;核能发展的政策)
(5)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情况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导致能源生产增长缓慢。据统计,在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这是供的一方面,减弱了。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迅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据统计,几乎各种能源的消费增长率都超出了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其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而其中,像我们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1.2%,居世界第一。
2、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现状。
(1)石油:全球能源消费33。6%是石油。2010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能够满足46。2年的全球生产。2010年末全球原油探明储量为1。383万亿(兆)桶,较2009年末增加了60亿桶。2011年12月5日发布年度全球石油储量评估数据,指出:全球石油储量已从上年度同期调查的1。47万亿桶增加到本年度1。52万亿桶。石油储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东储量的增
加.所以从今几年的评估数据可见,石油储量是小幅上升。
BP2011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俄罗斯2010年的石油产量为5。05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12.9%,排名世界第一;其次是沙特阿拉伯,2010年石油产量为4。678亿吨;排名第三的是美国,石油产量为3.391亿吨。而伊朗和中国分别排第四、五名,2010年石油产量分别为2.032亿吨和2。030亿吨。此外,印度2010年石油产量为0。389亿吨,排名世界第24。
(2)阿朵男人装图片天然气:石油价格的上涨给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机遇。天然气的发展引人瞩目。它有几个特点:成本效益优于其他能源;排放少,清洁,较为环保;且储量丰富分布也广泛。所以有预测说天然气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但是各地区发展进度差异大。美国曾经是天然气进口大国,现在已可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有可能考虑出口。而印度煤矿资源丰富,有潜在的煤层气生产能力,但10年前就开始开发的煤层气项目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另外,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也面临环境安全方面的质疑,其生产和推广前景仍面临若干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署对页岩天然气的激增提出告诫,担心开采使用的液力加压开裂技术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有环保组织也担心液力加压开裂会污染饮用水。
(3)其他:对于其他的能源,如水电、核能、生物能等都得到发展。近年来,由于对石化成龙杨采妮
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可再生能源呼声渐高。但可再生能源较为依赖政府支持和补贴,在市场机制面前,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及油价的上升趋势。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中可看出石油居第一位,其次是天然气和煤炭。另外油价处于上涨的趋势,几个因素影响:第一、石油供应紧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涨幅超过了产量的涨幅。第二、部分产油国动荡。中东紧张局势加剧,影响了国际油价。第三,欧佩克寡头垄断。为了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第四,美元的贬值。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而从汇率来看,近几年,美元兑欧元贬值40%,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上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比以前更少的货币来买油。但是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商品时,就必须要用比以前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了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用上升来弥补。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
奔流不息造句
4、世界大部分能源被西方国家控制。近几年,随着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非洲成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西方公司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控制了非洲石油。例如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输出国。由于本国技术力量薄弱,其石油资源主要依靠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比如有英荷的壳牌、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法国的道达尔等。这些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尼日利亚石油总产量的95%以上。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1)西亚北非动荡
2010年,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爆发的政治动荡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北非和西亚地区局势.穆巴拉克下台并没有使西亚北非的政治危机告一段落,也门、叙利亚、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都陷入了政治动乱的局势。西亚北非的政治动荡直接冲击了世界石油市场,叙利亚、利比亚等国政府的垮台,动乱使得石油的出口减少,抬升了国际石油价格,国际石油价格的抬升对各国的股市行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西亚北非的动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利比亚动乱何以影响油价?
利比亚是opec成员国,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和亚洲第4大石油生产国。截止2010年底,该国石油探明储量为60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4%,可采比为76.7%。利比亚出产的原油含硫量低,被称为轻质“甜油”.目前,全球对轻质“甜油”的需求正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动荡对利比亚石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原油产量迅速下降。占利比亚原油产量72%的八大外国石油公司的油井陆续停产.利比亚原油出口从2011年2月末起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产量主要供应国内需求。尽管利比亚石油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但由于其产品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仍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因此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及该地区未来的不确定前景,也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提供了国际油价上涨和炒作油价的缘由。
(3)两大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Hormuz Strait,亦作Strait of Ormuz。)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经56度30分,北纬26度30分),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伊朗人称之为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呈人字形。今年1月份,伊朗警告西方国家不要对它的石油禁运,否则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项警告惊,惊动了世界,而立即效应就是油价应声而起。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红海与地中海,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运河全长175千米,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深度为22.5米。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千米,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道。如果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线因故遭封锁而中断石油运输,那所有油轮不得不绕道好望角,这将导致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大增加.苏伊士运河一旦关闭,油价会随之上涨,甚至冲上每桶200美元。
(4)救生艇理论
因此,关于世界石油供给将面临风险的担忧随之发酵。能源经济战略研究资讯公司总裁迈克尔 林奇提出,即使当前石油供应充足,“恐惧心理”本身也是决定近期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奇提出了“救生艇理论”:坐在救生艇里的人漂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不论有多少食物,他们都会把食物储存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在海上度过多长时间;粮食价格会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在种植期出现波动,钢铁价格会对经济增长预测做出反应,类似地,对地区动荡的预期会推高石油价格。
油价的波动不仅直接关系到产油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国民经济增长,还关系到各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利益.高油价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拖累全球经济。
2、日本核事故对国际核能生产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同时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事故的直接原因即设计缺陷;东京电力公司使用两套不同的设计方案保护其在福岛的10座核反应堆.2011年3月11日强震来袭时,其中五座使用较新设计的反应堆经受住了浪高近14米的海啸冲击,关键性的冷却系统正常运作,反应堆得以安全关闭,但使用较旧设计的另外五座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却出现了故障,备用柴油发电机和电气开关设备被海水淹没。其中三座反应堆的核燃料熔毁,几座反应堆厂房发生爆炸,最终酿成了自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
根本原因是缺乏独立监督和应急机制。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从私利考虑,抱有反应堆维修后仍能继续使用的期望,导致最初的处理方式偏于保守与缓慢,从而错失时机,最终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其核安全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联合国机构一份报告指出,日本核安全监督体系内部,组织结构繁杂,延误了核事故对策的决断。
福岛核事故不仅改变了日本的能源面貌,同时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长期能源计划产生重要影响。2011年初,核能还被认为处在复兴的开端,随着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核能复兴之路被踩了急刹车。海啸发生后几天,德国关闭了17座核电站中的8座,不久后又决定在2022年之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欧洲工程公司西门子9月表示,将退出核电站市场。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印度出现的反对建造世界上最大核电站计划的抗议之声越发高涨,但印度政府坚称建造核电站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要采取的方式。2011年3月15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及核能专家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协调会,各国同意对境内核电站展开类似银行业的“压力测试”,以摸清它们应对地震,海啸和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绝大多数国家仍坚持其原有的核能政策和核能发展计划,但会更加谨慎。美国拥
有104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20。2%.预计到2035年,美国电能需求将上涨24%。虽然未放弃核电计划,但新厂审批可能会放慢,现有电站的审查和监管将会增强。法国韩国也表示核政策不变,不会放弃建设新一代的核电站计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