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三、“六淫”致病
三、六淫致病
六淫也就是“六⽓”,即风、寒、暑、湿、燥、⽕。
⼈类的⽣存与外环境息息相关。春秋四季,寒暑往来的时序变迁,南北湿燥,滨海⾼⼭的地理差异,造就了⼤⾃然⽓候的万千变化。在争取⽣存的⽃争实践中,⼈类锻炼了⾃⾝对于外环境的适应能⼒,并逐步认识到要想防病健⾝,益寿延年就必须顺应⾃然⽓候的变化规律,合理调摄起居劳作,休养⽣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整套⽐较合理的“摄⽣”⽅法以颐养天年。
⾃然界的万千⽓候变化既为⼈类的⽣存创造了必要的客观环境,同时也为⼈类的发病布下了灾难的种种祸端。这正如⽔能载⾈也能夏⾈的道理⼀样。万千⽓象⼤致可以归纳概括为“六⽓”,即风、寒、暑、湿、燥、⽕。六⽓是正常的⽓候变动,是⼈类赖以⽣存的⾃然条件。当⾃然⽓候发⽣反常的剧烈变异并超过了⼈体的适应能⼒,⾜以导致疾病发⽣的时候,六⽓才称为“六淫”。淫,含有侵袭淫害的意思,即指为致病因素,所以六淫⼜称为六邪。六淫是祖国医学范畴内所特有的病因概念。
(⼀)六淫的致病特点
六淫起因于⾃然界的⽓候变异,所以主要是⼀些外因性的致病因素。明显的季性是六淫致病的最基本的
特点。由于⾃然界中四季各有所司,六⽓⾪属不同,所以每个季节都有⾃⼰的⽓候特点,也有各⾃的易发疾病。⼤地春回之际,冰雪消融,暖风频吹,天⽓由寒渐温并趋向煊热,春季就多见风病、温病;夏⾄之后,炎暑渐盛,酷热炽⼈,便多见暑病、热(⽕)病;夏末秋初之际(长夏之时),濡暑未退⽽兼之湿盛多⾬,则多见暑病、湿病;时⾄中秋,⽓爽天⾼,凉风萧瑟,⼜多见燥病;冬⾄来临之后,寒风凛冽,雪爱冰封,伤于寒邪的病证⽐较多见。这些都说明某些疾病在相应的季节内发病率增⾼,有的疾病甚⾄只发⽣在某⼀特定季节內。例如“先夏⾄⽇为病温,后夏⾄⽇为病暑”,就明确划定了暑病
发⽣的严格季节时限。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却⼜不仅仅是“春温、夏暑、秋燥、冬寒”这⼀简单的固定程式。所谓“年年度寒暑,岁岁不相同”,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也常随着⾃然⽓候的变动⽽产⽣⼀定的季节偏移。在不同年份⾥,同⼀季节的⽓候特点(即司令之⽓)既可以发⽣的或早或迟(即未⾄⽽⾄,应⾄未⾄),也可以表现为或盛或衰(即太过,不及),从⽽影响到疾病发⽣机率或性质的交化,导致某些疾病提前或延迟发⽣。謦奶,由于时令不正,始及早春本应春寒料峭,却⼀反常态⽽显得煊热异常,“未⾄⽽⾄”,春温早⾄,是为太过,便多见温病;若冬季⽆雪,春少⾬,则春温兼燥’阳春已过却暖风迟来,寒⽓依然袭⼈,“应⾄未⾄”,春温晚⾄,是为不及,仍可以多见寒病;若阴云时布,淫⾬霏霏,则春寒兼湿。其他各季节的六淫致病都有这种特点。因此,我们必颁依据实在的⽓候变异来估量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及其偏移。
六淫致病受地区环境的影响。东湿西燥,南暖北寒的地域性差异使同⼀季节的⽓倏特点⼜出现地理的不同,各种疾病的发⽣也就必然因之⽽异。此外还要注意具体的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如⼯作或⽣活居处环卑湿寒凉的,多见寒病、湿病;淋⾬涉⽔也每易导致湿邪侵淫;虽值盛夏⽽在寒凉的环境⼯作或⽣活的仍可以发⽣寒病;虽处严冬⽽在炽热环境⼯作或⽣活的仍可见热病。总之,六淫致病的外因性所表现的季节和地理性特点是具体的容观的,不能理解为筒单的抽象程式。
六淫致病既可以单⼀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同时或先后致病。醬如临床上多见风温(热)、风寒、风寒湿、暑湿、燥⽕等联合发病的情况。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常因某些条件的影响⽽发⽣病因性质的变化,如素体蕴热的病⼈,触冒风寒则容易出现风寒在表⽽内兼⾥热的“寒包⽕”证型;某些病⼈则由于风寒表证失于疏解宣散,延误病机以致风寒內传⼊⾥化热;基于六淫个性不同,寒邪内侵易兼湿盛,温热淫害易于化⽕化燥等。尽管其中有些本属病机因素,已不完全是外因性的六淫,但致病特点则⼤致相同,⽽且它的出现与六淫有⾮常密切的关系。
六淫致病的外因性决定了它特有的由表⼊⾥、由浅⽽深的发病形式和传变层次。中医学⾥的“卫、⽓、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太阴、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等辨证⽅法,就其概念的内涵来说,都具有从病因病机学⾓度指明六淫致病由表⼊⾥、由浅⽽深的发病途径和传变层次的意义。同时它作为辨证⽅法则供临床医⽣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疾病加以随宜选择使⽤,从⽽便于指导和预测转归。
六淫致病的重要条件是“邪之所凑,其⽓必虚”。作为外因性的致病因素,六淫侵害⼈体就必须通过内因发⽣作⽤,内因是决定的因素,所以
有“正⽓存内,邪不可⼲”的说法。如果正⽓充沛,就可以闭拒邪⽓侵淫,即使外环境中存在淫威胁也不易发病,否则疾病就很难防⽌发⽣。例如素体⽓虚、卫表疏泄的⼈,平时就怕风、多汗,俗谓“弱不经风之体”,⼀旦季节更迭,⽓候稍有变动便易发⽣感冒;素体阴虚,过度劳作的⼈,在盛暑酷热的⽓候环境下,⽐较容易发⽣中暑。所以古⼈很早就明确指出:“风、⾬、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这种认识在令天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
邪与正的⽭盾⽃争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且规定着其发展的特有形式。譬如六淫致病的发病⽅式及传变层次(合病、并病、循经、直中、顺传、逆传等),证候的显现特点(寒、热、实、虚、表、⾥等)及其预后转归⽆⼀不和正⽓的强弱有关。同为感受外邪,素休阳虚的病⼈则容易出现风寒表证,⽽素体阴虚的病⼈⽐较容易出现风热表证。这种由于体质差异⽽⾒证各不相同的临床现象,启⽰我们必须把具体的病因和机体的反应性绪合超来,才能完整理解中医的病因学说,正确认识六淫致病的实在的临床意义。“审证求因”的分析疾病⽅法正是基于这⼀⽬的提出并加以使⽤的。
六淫致病与相应脏腑有着密切影响。中医认为四季之中,五脏各有主时及主⽓,六淫致病常常表现为与相关脏腑有⼀定的“亲和性”。譬如⼼主⽕,主于夏,暑热⽕邪就容易伤害于⼼肺恶寒,恶燥,喜润,
主于秋,温热燥邪及寒邪均容易伤害于肺;脾主长夏,恶湿,湿邪、寒邪便容易伤脾等。脏腑与六淫的互相影响有其⽣理病理基础,两者的彼此影晌是明显的。同时某些脏腑的病理变动还可以产⽣内游性的风、寒、湿、燥、⽕,尽管它们基本上是內在的病机变化的结果,但是也常常作为继发性的病因影响疾病的发⽣与发展。其致病特点,证候性质与外六淫⼜多相近似,所以依附在六淫范畴加以讨论。为了区别于外因性的六淫,这些内源性的病邪常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这些都说明,中医学⾥的六淫,已完全不是仅指⾃然界的实在的风寒暑湿燥⽕等⽓候现象了,它作为病因概念早已被赋于了新的内涵。
(⼆)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春主风”,这是中医学⾥的四季分主六⽓的分类归属⽅法,实际上四季都可以有风的出现,或和风徐缓,或狂风飞扬,或暖风煦⼈,或寒风刺⾻,⾃然界的风有千姿百态,风淫致病更是变幻莫测。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起因于⾃然⽓候的变异,内风则与肝脏的理变动有关。
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演员葛天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因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六淫之⾸,百病之端。寒、湿、燥、⽕等邪多依附于风,常常以风为先导⽽乘隙袭⼈,如风与寒,风与湿,风与热等多是联合发病。⾄于“风寒湿三⽓杂⾄,合⽽为痹”,导致经脉痹阻,关节疼痛的情况更是明显的例证。内因的风邪或虚风渐起,头癲眩
晕,⼿⾜⿇⽊或肝风上旋,卒为中风,昏迷僵仆;或风⽕相煽,状热神昏,⼿⾜抽搐,变证多端⽽且容易形成⼼肝、肝肾、肝脾等多脏同病。由于风邪致病的范围极其⼴泛,临床见证变幻多端,所以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
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开泄的特性。风淫致病多见病位浅表的病症,如外风侵袭多伤⼈的卫表肌腠,出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的表现。许多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都常与风淫有关。风伤于卫,腠理疏泄,故恶风、汗出,风邪在表,风性升发向上,放脉见浮象。诸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症亦多责之于风淫所致。如风疹、荨⿇疹(风疹块)等皆是。
⾄于临床上将⽪肤⾊素变异出现的⽩斑称为⽩癜风,将阴囊湿疹瘙痒肿胀称为绣球风等,也是基于病位浅表的特点加以命名。由于风性轻扬升发上浮,所以风淫致病还容易出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致病特点。诸如头痛、昡晕、眼疾、病、咽痛、咳喘、⼝眼歪斜、⾆强不语等头⾯、五官、呼吸邀病症皆多风淫所致。
有的则直接冠以风名,如头痛⽇久不愈称为头风,眼疾迎风流泪俗称风流眼,⼝眼歪斜称吊线风,⽔肿骤起漫溢头⾯四肢,肌肤皆肿者称为风⽔等。因为肺为五脏之华,居⾄上之位,《内经》中理有“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说法。风淫所病必易伤肺⽽出现咳喘等呼吸道病症,所以⼩⼉暴喘危殆者⼜称为马脾风。当然其中另有病起疾暴之意。
风性变动不居,善⾏⽽数变。风邪致病的重要特征是飄忽不定,变幻莫测,形⽆常态,病⽆定位。如痹证由于风、寒、湿三⽓杂⾄合⽽为病,临床上判定风邪偏盛时主要依据其关节串痛,发⽆定位,往来游⾛的特殊表现,并称之为风痹(⾏痹);荨⿇疹的⽪疹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发⽆定时,形⽆常态,因此⼜称为风疹块。因为风邪致病所出现的⽪疹名数都有瘙痒明显的表现,⼜有“风胜则痒”的说法。这些都体现了风邪致病变动不居,善⾏数变的特征。同时善⾏数变还表现为风淫致病多起病急骤,迅即恶化,前⾯提到的⼩⼉暴喘,病势危殆者称为马脾风,蕴含有此意。其他如风邪卒中,病⼈突然昏仆,不省⼈事,痉厥抽搐或移时复苏,神识虽清⽽偏瘫失语或⼀厥不复⽽导致死亡,病势转化极速。
“中风”这个名称就体现了“如⽮⽯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的发病特点。尽管多数并⾮外感风邪,⽽主要是肝阳亢逆,阳化风动的内风为患,冠以“中风”之名也主要是由于发病疾暴,变化迅猛的发病⽅式⽽定。
风性动摇不定。风为阳邪变动不居,风淫致病极易出现⼈体某⼀部位或全⾝的运动性症状。亦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所强调的那样,头晕⽬眩,⼿⾜震颤、两⽬窜视、颈项强直、⾓⼸反张、四肢抽搐等病症多由风淫⽽起。但是这种情况更多地见于内风致病,即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的⽣理功能主藏⾎,赖肾⽔的滋涵,系于筋⽽关于⽬,肝之致病不仅由于肝⽓、肝⽕、肝阳、肝风的相互影响,⽽且与⼼⽕炽盛,肾⽔亏乏有密切关系。诸凡热极⽣风,风⽕相煽,肝阳暴张,阳化风动,阴⾎不⾜,
筋失濡润,都可以导致内风骤起。⾄于嶽痫⼀类的病症,虽然不是风邪直接致病,也常以其发病特点⽽称为⽺痫风。
2、常见的风邪病证
外风证以头⾯、肌表或呼吸道的病症居多,通常有起病急、病程短、病⽆定位、形⽆常态、变幻莫测、时隐时现的特征。某些外感性疾病或呼吸道感染的初起多见外风证的表风伤于卫: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则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塞流涕、咽痒⽽咳,或见肢体酸楚不舒,苔薄⽩,脉多浮滑或浮缓。⽅法以疏风解肌,调和营卫为主。
风寒在表:风邪夹寒若伤⼈肌表,则基本症状与伤风证相同。但因兼有寒邪侵淫,所以头痛项强、恶寒⽆汗、肢体疼痛等症明显,脉多浮紧。⽅法以疏风散寒,⾟温解表为主。
风热在表:风邪夹热(温)伤⼈肌表,其主症亦同伤风证。但兼温热侵淫,所以徴恶风寒,⽽且头痛⽬⾚、咽痛⼝渴、咳嗽痰稠等症明显,⾆红苔薄賓,脉多浮数。⽅法以疏风清热,⾟凉解肌为主。
风湿在表:风邪夹湿伤⼈肌表,除伤风症状外,由于湿性重着,阻滞⽓机,所以头⾝困雹,肢体酸楚、关节烦痛、倦怠乏⼒,胸脘痞闷、⼝淡不渴等症明显,苔薄⽩腻,脉浮缓或濡缓。⽅法以疏风祛混、窨苦宣泄为主。
风邪中络:风中于络则⽓⾎痹阻,临床上多见头痛⽽胀、汗出恶风,⾯肌痉挛、⼝眼歪斜、⼿⾜⿇⽊、肌肤不仁,或⽪肤痒感,状若蚁⾏,苔戇⽩腻,脉浮缓或弦滑。⽅法以疏风散邪,和⾎通络为主。
风痹(⾏痹):痹证初起,风淫偏盛,经脉不利,肢体关节呈游⾛性疼艏,恶风汗出或兼⾝热,脉多浮缓或弦。⽅法以豌风懣络、蠲痹散邪为主。
刘德华谈喻可欣风⽔:风淫于表,肺⽓壅滞,⽔湿浸溢肌肤,⽔肿初起以头⾯部明显,迅即蔓延仝⾝,可见于急性肾炎、肾病或慢性肾炎的⽔肿阶段。但是多具有发热、恶风、⽆汗、咳嗽喘促、⼩便不利等症,苔薄⽩微腻,脉浮。⽅法以疏风散邪,宣肺利⽔为主。
风疹:风伤肺卫,⾎终不和,均可发⽣各种形态的⽪疹,或细⼩如粟,或融合成⽚,此起彼伏,漫⽆定处,时隐时现,瘙痒明显,⽪疹⾊洋淡红,可伴有发热、恶风、⽆汗等症,苔薄⽩,脉浮。此处所说的风疹不只限于⼩⼉传染病范围内的风疹。⽅法均以疏风散邪,解肌透疹为主。
内风证多表现为精神及运动性病证,起病可急可缓,病程或长或短,但以疾暴振动之状常见,以肝风内动为主⽽影响及于⼼、肾、脾等脏。
热极⽣风:可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因⾼热⽽致风淫骤起,形成热助风势,⽕借风成的风⽕相煽局⾯,
病势危急。症见⾼热不退、骤发痉厥、⽛关紧闭、两⽬窜视、惊呼谵妄、喉中痰壅、⼿⾜搐搦、⾓⼸反张,或见神志昏迷,⾆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法则以清热熄风,镇惊豁痰为主。
肝风恣虐:多由于素体阴虚,肝阳亢逆,阳化风动,临床见证有缓急之分。其渐起者,头痛⽽胀、眩晕⽿鸣、⼼中烘热、烦躁颧红、⼿⾜震颤、肢体⿇⽊、失眠多梦、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红苔少或见黄腻,脉弦细数。如更年期综合征、某些内分泌疾病、⾼⾎压、动脉硬化等都可以出现此证,⽅法以育阴潜阳,熄风镇静为主。其骤发者,卒然昏仆,不省⼈事,喉中痰涌,⽛关紧闭,两⽬窜视,颈项强直,四肢抽搖,⾓⼸反张,⾆红苔膩,脉多弦急,⽅法以豁痰开闭,熄风镇惊为主。此时多为中风的闭证阶段,风痰上扰,⽓⾎冲逆,蒙蔽清窍,闭塞经络,病势多较危急。若能复苏,则可能出现肢体偏瘫、⼝眼歪斜、⾆强不语、神情朵滞等后遗症;若不能复苏,则由內闭⽽迅速发展为阳⽓脱,病多危殆。其⽅法⼜当随证抉择。剑魔刷图
⾎虚风动:肝主藏⾎⽽荣于经筋,若素体阴虚或失⾎过多,筋失荣养,或久病之后阴液亏粔,筋失濡润,均可导致虚风内起。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昏⿊,⼿⾜⿇⽊,肌肤不仁,肢体蠕蟠震颤,筋脉拘急挛缩,或兼午后潮热,形瘦颧红,失眠多梦,盗汗遗精,⾆绛红⽽⼲,脉弦细数。临床上见于体质虚弱,动脉硬化,严重贫⾎或某些颅内感染的后遗症期,⽅法以滋阴养⾎,柔肝熄风为主。
慢脾风:它是⼩⼉慢惊风中的⼀种特殊证型。主要由于吐泻⽇久,导致脾⽓虚乏,阳⽓衰弱,肝风乘
酸洗钝化虚⽽起,凌侮脾脏⽽发⽣的惊风证候。按五⾏分类归属,肝属⽊,脾属⼟,脾虚之后,肝⽓横逆侮脾,所以⼜称为“÷虛⽊贼”。症见吐泻⽇久不愈,⾯⾊黄⽩或青黯⽆华,神情呆滞,睡中露睛,呼吸微弱,哭声低微,⼿⾜发凉,不思饮⾷,腹胀腹痛,⼿⾜抽动,⾆淡苔⽩,脉沉细。⽅法应予温阳补⽓,健脾柔肝为主。
(三)寒邪
寒为冬季的主⽓。四季虽然都可以有寒⽓出现,但徵甚悬殊,其夏凉送爽者沁⼼悦意,其冬寒凛测者冷彻肌⾻。寒邪致病亦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以⾃然⽓候的变异为起因,内寒则由脏腑的阳衰阴盛⽽肇端。
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伤⼈阳⽓。寒在阴阳属性分类上⾪属于阴,即所谓“阴盛则寒”。寒邪是⼀种极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以损伤⼈体的阳⽓,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为主要特征,所以有“阴盛则阳病”的说法。阴⽓在⼈的⽣命活动中居于⾮常重要的地位。在外可以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害;在内可以资⽣⽓化,温煦⽓⾎,⿎动脏腑的⽣理功能。所以古⼈喻之为“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寒邪侵淫,损伤阳⽓,必然导致阳⽓温煦⽆⼒,从⽽出现⼀系列以脏腑功能衰退为特征的寒性病证。如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阻则出现发热、⽆汗、恶寒、体痛等外感表证。虽然“⼈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说法
是将“寒”作为⼀个包罗多种外感性病因在内的⼴义概念加以使⽤的,但是寒邪是引起外感性热病的⼀个重要原因,这⼀点则是应该肯定的。某些体弱或中⽓素虚的病⼈,⼀旦感受寒邪还可能出现寒邪直中于⾥的情况,表现为⾯⾊苍⽩、恶寒喜暖、⼝淡不渴或喜热饮、⾝⽆⼤热、⼿⾜逆冷、脘腹瞋(《素问·阴阳应象⼤论》的原⽂为;“清⽓在下,则⽣飧泄;浊⽓在上,则⽣(䐜)胀,注:是“浊⽓”,不
国五和国六有什么区别是“浊阴”,读经的时候,象这种关键字是⼀个也不能变的。)”胀,腹痛肠呜、⼤便溏泄或完⾕不化、⼩便清长等症状,因⽽有“诸病⽔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认识。⼀般说来,凡是阴寒内盛,脏腑阳⽓衰弱的病⼈,都可能出现⾥寒证,但临床上以脾、肾⼆脏的⾥寒证多见。
寒性凝滞。⼈⾝的⽓⾎津液皆依赖阳⽓的资⽣⽓化,并偺助于阳⽓的温煦⿎动⽽通达于经脉之中,输布于周⾝内外。寒为阴邪,其性凝敛⽽阻滞阳⽓畅达,以致⽓滯⾎瘀,津液不⾏,经脉闭阻,从⽽容易发⽣各种痹痛之证。如寒邪客犯脉,痹阻⽓⾎,常出现关节疼痛⽽位置多固定不移的寒痹;寒邪客犯肠胃,⽓凝⾎涩,阳⽓失其冲和温煦,则出现脘腹䐜胀、肠鸣腹泻、时腹⾃痛的中焦寒证寒邪痹阻胸阳,阳虚不能化饮,寒饮停踞在胸胁,或由于“宗⽓不⾏,⾎为之泣”,发⽣⼼⾎瘀阻,脉络不畅,均可以导致胸痹⽽出现胸胁肋疼骟、⽓短、咳嗽或难以平卧等症状。正是基于寒性漩滞的认识,⼈们认为寒邪阻滞⽓机⽽发⽣疼痛症状的机率⽐其他因素要⾼得多。
寒性收引。收引与凝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特性。寒邪侵袭⼈体凝滞⽓机,很容易岀现⼀些收缩牵引的表现。醫如在⽇常⽣活中⼈们在寒冷的环境⾥或在⽔温过低的⽔中游泳,腿部往往会发⽣“抽筋”的现象;由于天⽓寒冷⾐着过于单薄时,⼈们也常会作出缩⾸踡⾝的样⼦,就都是“寒则⽓收”的表现。正是基于这些⽣活实践的体验,古⼈总绪出寒性收引的致病特点。寒邪侵袭肌表则卫阳阻遏,⽑窍收缩,从⽽出现恶寒、⽆汗,⽑囊粟起,⾝体战栗以及⾻节疼痛等症状;寒邪客犯经脉关节则经脉收引,拘急⽽痛,关节屈伸不利;寒邪客犯肝脉则⼩腹部拘急痉挛,疝⽓冷痛等症便容易发⽣。
2、常见的寒邪病证
外寒证以某些外感病的初起,呼吸道及四肢关节病变多见。寒邪直中于⾥⽐较易见胃肠道的病证。外寒证多由劁冒风寒⽽起,尤以冬寒季节发病机率最⾼。
寒邪在表:寒邪伤⼈肌表,阻遏卫阳,壅滞营阴,导致太阳经脉不利,⽓⾎流通受阻,经脉拘急,病⼈多有发热恶寒、⽆汗、头痛、项背强痛、肢体关节疼痛、脉浮紧等症。
如太阳病伤寒证即是⽐较典型的寒邪在表证候。由于寒邪多与风邪联合致病,故⼀般症状与风寒在表相同。⽅法以⾟温发表,疏风散寒为主。
寒湿在表:寒湿均为阴邪,都易伤⼈阳⽓,寒湿伤于肌表,容易出现发热、恶寒、⽆汗、头痛⽽沉重感或如物束缚、肢体困重酸楚或肢节腰背酸痛等症,苔⽩腻,脉浮缓或弦。⽅法以⾟温解表,散寒祛湿为主。
寒痹(痛痹):寒邪侵袭经脉,阳⽓温煦⽆⼒,⽓⾎凝带,经脉痹阻或筋脉拘急,均可导致痹痛。临床上以寒湿合邪留滞关节的更多见。病⼈关节疼痛剧烈或拘急屈伸不利,痛处固定,畏寒喜暖,得热则舒,過冷加重,季节或⽓候变动对寒痹病情影响⼗分明显,苔⽩腻,脉沉迟或弦缓。⽅法以温经散寒,通络蠲痹为主。
寒伤脾胃:多由于外寒直中于⾥或过⾷⽣冷所致。寒伤脾胃则中阳不振,⽓机凝滞,中焦升降枢机失其常态,或呕、或痛、或泻,或数症并见。这类病⼈平素脾胃阳虚⽓弱,是其重要内因。临床上多见脘腹胀痛、呕吐吞酸、⾷欲不振、肠鸣腹泻、恶寒喜暖,也可以外兼发热、⾝痛等表证。其呕吐物及粪便多为清淡稀薄,夹有不消化⾷物,臭味不⼤,⼩便清长,这些都符合“诸病⽔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特点,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法以温中散寒为主,可根据不同情况配伍降逆和胃,理脾⽌泄,芳⾹化浊,调⽓⽌痛,⾟温解表诸法兼治。
内寒证主要是脏腑阳衰⽓弱,⽣理功能衰退⽽发⽣的“阳虚阴盛,寒⾃内⽣”的病理变化。内寒证也可以在外寒內侵,阳⽓虚衰的基础上转化⽽来。各脏腑均可以出现寒证,但临床所见仍以脾、肾⼆脏居多。
肺寒证:肺为娇脏喜温恶寒,《内经》中就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主⼀⾝⽓化,肺⽓不⾜,则寒饮内踞,⽽发⽣肺寒证。肺主呼吸,肺⽓不⾜则肃降失调,必然导致⽓道通⾏受阻,津液泛为痰饮。常见病症为:⾯⾊苍⽩、形寒肢冷、恶风⾃汗、⿐塞不畅、涕流清稀、咳嗽哮喘、痰多清稀或如涎沫,苔⽩腻,脉弦缓。⽅法以温肺化饮,⽌咳平喘为主。
脾寒证:⽓虚阳衰则阴寒内⽣,脾阳的盛衰在很⼤程度上决定了中焦阳⽓的盛衰,寒踞中焦也常以伤害脾阳为主。由于脾的病理⽣理特点是恶寒喜温,恶湿喜燥,脾阳不⾜则津液输化失常,寒湿困阻中焦。其常见病症为:⾯⾊苍⽩脘腹胀闷、⾷欲不振、恶⼼呕吐、时腹⾃痛、肠鸣腹泻、倦怠乏⼒、畏寒喜暖、⼿⾜不温,或肢体⽔肿⽇久不消,按之深陷不起,⼩便清长或不利,苔⽩腻,脉沉缓或迟。⽅法以温中散寒,健脾益⽓为
杨钫涵年龄主。
肾寒证:肾为先天之本,藏有真阴真阳,肾的阳⽓盛衰影响到全⾝各脏腑的阳⽓盛衰,各脏腑阳发展烈严重阶段莫不累及于肾阳。所以阳虚内寒证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就概括了这⼀特点。肾阳虚衰不仅影响⼈体的⽣殖机能,⽔液代谢,⽽且可以波及全⾝,元阳不⾜时各脏均可受到不同影响,其中以⼼、脾两脏为甚。
⼼肾阳衰时,阳虚不能主⽔,寒⽔上凌于⼼则⼼悸不宁脾肾阳衰时,⽕不暖⼟,肾失封藏,三焦⽓化
受阻,则寒湿侮胆出现五更泻或⽔肿漫溢。当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时,其常见病症为:⾯⾊苍⽩、倦怠乏⼒、眩晕⽿鸣、呕吐消诞、脘闷腹胀、腹痛肠鸣、黎明腹泻或久泻不⽌、下利清⾕、畏寒喜温、⼿⾜逆冷、⽔肿或腹⽔⽇久不消、按之深陷不起、腰膝酸软、阳萎精冷、宫寒不孕、⼩便清长或不利,苔⽩滑,脉沉细迟。⽅法以温肾助阳,逐寒利⽔为主,⽬的在于益⽕之源,以消阴翳。
(四)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暑性属⽕属热⽽兼湿,有严格的季节性,即所谓“先夏⾄⽇为病温,后夏⾄⽇为病暑”,⼊秋之后暑⽓渐消,虽有“伏暑晩发”的特殊情况,但起病之因也是夏伤于暑所致。由于暑邪概因⾃然界的炎暑酷夏逼蒸⽽成,所以纯属外淫,并⽆内暑之说。⼼主⽕⽽通于夏,暑邪内迫则易于伤⼼。
1、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夏暑之季,正是四季之中天⽓最为炎热的时候,若暑⽓过盛,炎热逼蒸,必然使⼈难以适应,发病之后常出现⼀些类似⽕邪、热邪致病的某些特征。如表现为⾼热、⾯⾚、多汗、⼝渴、烦躁、谵妄、喘促、⾆红或绛、苔黄厚、脉洪数等。由于早期主要的常见症以阳明(胃)的热证为主,叶天⼠曾提出过“夏暑发⾃阳明”的病理认识。既然炎热过盛为暑,发病⼜以热证为特征,那么暑为阳邪,就不⾔⾃明。⾄于所谓的“阴暑”之称,乃是指在夏暑之季,为了消暑避热⽽啖冰饮冷、露
宿贪凉、风吹冷浴太过等原因⽽招致触冒风寒所发⽣的某些外感性病证,意在区别于暑热本证。虽然阴暑的称谓有混淆之嫌,但从反⾯却明确了暑为阳邪的基本特征。
暑性升散,易于耗⽓伤津。暑为阳邪,性易升散。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汗出涔涔,⼤量汘液外泄不仅耗伤津液,⽽且由于⽓随津泄导致⽓虚。所以《内经》说:“炅(jiǒng热;卒然⽽痛,得炅则痛⽴⽌。《素问·举痛论》)则腠理开,荣卫通,汗⼤泄,故⽓虚矣”。这就是临床上为什么感受暑邪之后常会出现倦怠乏⼒、⽓短⼼悸、头晕⽬眩、甚⾄昏倒、不省⼈事等症状的原因。热伤⽓,是中医学病理中最基本的简明概念之⼀,所谓“壮⽕之⽓衰”就是指的炎热亢盛时对⼈体正⽓的耗损。暑热之伤津除汗出过多⽽外,还可以由于炎热之邪直接煎耗体内阴液,从⽽发⽣⼝渴喜饮、⼼烦、⼩便⾊⾚量少等症。另⼀⽅⾯,中暑的发⽣从内因来看与体质⽓阴素亏,也不⽆关系。如《内经》在讨论煎厥的成因时指出: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煎厥
暑多夹湿。由于盛夏炎磬之季,⾬⽔频多,⽇晒热蒸,空⽓湿度很⼤,所以暑邪致病常兼有湿邪的特征。如头晕⽽沉、倦怠乏⼒、肢体困重、胸脘痞闷、⾷欲不振、恶⼼呕⽌、⼤便溏泄等。暑邪既然是湿热合邪,有时候会因⽽出现暑热偏盛或暑湿偏盛的不同表现。
2、常见的暑邪病证
暑邪纯属外淫,与外界⾃然⽓候有⾮常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有夹湿兼热易伤⽓津的致病特点,⽽且有
⽐较严格的发病季节,凡发⽣于夏⾄之后到秋分之前的温热性症证常与暑邪致病有关。
伤暑:感受暑热的轻症。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不适、倦怠乏⼒、⼼烦⼝渴、低热、多汗、胸闷、⾷欲不振、⼩便⾚涩等症状,⾆红苔薄腻,脉多濡数。⽅法以芳⾹宣化,清暑泄热为主。
中暑:感受暑热的重症。在盛夏炎暑时病⼈卒然出现⾯⾚⾼热、头晕头痛、多汗喘喝、呕恶胸闷、甚⾄猝然晕倒不省⼈事或⼿⾜递冷,⾆苔垢腻,脉洪数或沉伏。⽅法以清暑益⽓,泄热开闭为主。昏仆者先予芳⾹开窍。
暑湿:感受暑邪⽽湿邪偏盛者,多见⽓机阻遏,湿困于睥之证。病⼈⾯黄⽽垢,低热缠绵、头晕多汗、泛恶呕吐胸脘痞闷、⾷欲不振、腹胀腹泻、⼤便⾊黄如糜或如⽔样胶体困怠,⾆红苔厚腻,脉濡数。⽅法以芳⾹化浊,宣暑利湿为主。
暑温:起病多急,病⼈常有⾼热不退、烦渴多汗、头痛呕吐、嗜睡或谵妄,⾆绛红苔厚膩或黄糙,脉洪数或沉数。暑温有偏热偏湿的证候差异。当暑邪伤⼼,热⼊营⾎之后,可以出现神志昏迷、痉厥抽风、⼿⾜逆冷等症,即所谓之暑厥、暑风之证。暑温的⽅法宜⾸⽤⾟凉,继⽤⽢寒,清暑泄热⽽敛⽓津;醫厥与暑风重症,时应注意芳⾹开窍,清⼼豁痰,镇痉熄风。
(五)湿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