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表达效果的考虑,有时把应该放在文章前面交代的内容,有意放在后面,我们姑且称之为“后交代”艺术手法。运用这种艺术手法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吸引人眼球的效果呢?
一、用于标题,亮人眼目。
如何下载歌曲 诠释概念甲,我们常用的格式为“甲是(叫)乙”。人人这样诠释,久而久之,也就没人会特别注意了。现在,用“后交代”手法换作“乙是(叫)甲”,自然让人感到陌生,能够亮人眼目。如著名作家肖复兴有一篇讴歌母亲的文章,标题就是《一部写不完的书叫母亲》;2006年高考,有一篇山西考生写的优秀作文,标题为《有一种感染力叫个性》;2007年高考,有一篇吉林考生写的优秀作文,标题为《有一种感动叫帮助》。
宋朝官职
二、用于开头,引人入胜。
贾平凹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序〈吴克敬作品集〉》,开头是这样的:
2019年什么时间打春 三十年前,关中西府出了个小木匠,见天走村,为人盖房制棺。那时间,乡下的日子苦焦,小木匠的手艺好,人俊朗,又喜欢读书,惹得许多人爱他,许多人奚落他。小木匠不为所动,依然制木读书。不知什么时候,西府再没见到小木匠,同时也没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又数年,西安城内多了一位作家,西府人才一片哗然,从此到处流传着关于小木匠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主持人贾晓烨 这个小木匠就是吴克敬,那个漂亮姑娘是他的妻子陈乃霞。
序言很难写得引人入胜,可贾平凹上来运用“后交代”手法,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们读者。看了这个序言,我们又有谁不想去读一读富有传奇彩的陕西籍著名作家吴克敬的作品呢?
三、用于材料叙述,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写文章常为没有新鲜的材料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大家熟知的材料,我们在叙述时使用一下“后交代”手法,一样可以让读者喜欢。例如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