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秋节的风俗不同,来感受一下苗族和壮族的文化差异
昨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也是中秋团圆之夜。但是在南方等地,八月十五虽然是名义上的中秋节,但是真正意义上中秋,却是在农历八月十六日。江浙一带县志曾记载:“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为宋史弥远所改,至今犹然。”清人陈子厚在《岭南杂事钞》也写过:“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中秋节本来的时间安排,其实就是三天,分别为“迎月”、“赏月”和“追月”。而说到月亮,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少数民族。
对于多数人来说,中秋节大多就是赏月、吃团圆饭,一切饮桂花酒,去感受中秋的团圆气氛。但是在少数民族的眼里,中秋节最重要的,并非是团圆,恰恰是在这个“月”字上。大家可能难以想象,很多少数民族敬畏鬼神,是他们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信仰。他们对于月这一自然景象,是近乎于崇拜的。所以,在过中秋节的时候,少数民族,往往更重视对“月”的解读与理解。而在少数民族中,又以苗族和壮族文化最为明显。所以,今天来从中秋节的风俗不同,来感受一下苗族和壮族的文化差异。dnf抉择之沼>显示器闪烁
挽留爱人的话苗族和壮族的中秋节起源有何差异?
蛋炒饭做法中秋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在先秦时代,皇帝对月亮的祭拜之礼。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皇帝将国运兴衰,与对未来的期盼,渐渐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这种祭拜之礼,渐渐在民间争相效仿,究其原因,也是当时的政权动荡,百姓得不到安稳的生活,便将美好的祝愿,加在了对月亮的
祈福之上,是为了能够摆脱现状,等到美好的未来。而壮族的祖先,就是生活在先秦时代的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地区,骆越在越南红河三角洲等地,因此流传至今,在越南等地也有壮族人的存在。由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祭拜月亮礼仪,渐渐演变成中秋节的庆祝节日。而壮族也在这一社会变迁下,将对月亮的期盼,加在了中秋节的庆祝之上。从此之后,每年的中秋节,壮族人们都是以月亮为中心,衍生出其他庆祝的方式。这就是壮族中秋节的来源。
而苗族的中秋节起源,却与之大不相同。在古代,关于中秋节的起源,除了上面的祭拜之礼,还有另一种说法,而苗族的中秋节起源,便是信奉了这一传说。相传,《古文解字》中记载:“庄稼成熟曰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自古以来,人们最基本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饭。而苗族的祖先,要追溯到黄帝时期,相传苗族的祖先,就是黄帝时期的部落首领蚩尤。但是蚩尤在逐鹿之战被砍掉头颅后,整个蚩尤部落就土崩瓦解。
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植物大战僵尸 商店而苗族,也开始了向南方逃亡。据历史记载,苗族在几千年来,一共迁徙了5次。从秦朝到清朝,苗族一直处于流浪的状态。生活更是食不果腹,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甚至还保留上古时代的“母系制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苗族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便把对粮食的渴望,赋予在中秋节的月亮之上。每年的八月十五,苗族都会带领同胞围着篝火跳舞,以感谢上苍对粮食的恩赐,来祈求福祉。而苗族这种颠沛的日子,直到清朝末期,才渐渐稳定下来,有了好转。中秋节的意义,似乎已经根深蒂固,通过跳舞,或者拜月等活动,来表示对粮食的憧憬与感恩。
苗族和壮族在中秋习俗上,有何差异?
一、信仰月神不同
对于苗族来说,每年的中秋节,有一个盛大的活动不可缺少,就是“跳月”。而提起月,苗族信奉的月神,来自苗族的一个古老传说。相传,有一个唤作“月亮”的男青年,他勤劳能干,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而太阳却横加阻拦,月亮和心仪的女子冲破了层层阻隔,最
终才终成眷属。此后,每年的八月十五,苗族人都会站在月光之下,举行“跳月”活动,为了表达对月亮和女子忠贞爱情的敬佩之情。而那个叫做“月亮”的年轻人,也被苗族视为月神信仰。
令计划是谁的人而壮族信奉的月神,却是天宫中居住的仙女。在壮族人严重,月亮里是有一位美丽的月神,其形态却没有任何的记载,类似古人幻化出来的月宫嫦娥,渐渐演变成壮族特有的信奉对象。壮族信奉月神,每年在八月十五的时候。壮族人们会大摆祭祀之礼,在台子上摆好祭祀的礼品和蜡烛,底下都是壮族的女子围着做,而他们请的仙女,却是由男子来代替,因此在八月十五这天的拜月活动,又称为“闹哥孩”。壮族和苗族虽然信奉的月神有所差异,但是殊途同归。无论是在月亮下“跳月”,亦或是“闹哥孩”,最终目的都是女子乞求能够获得月神的绝世容颜,来得到好的姻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