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在旅游业标准化涵义上的界定
陈银龙2006年指出旅游业标准化的涵义是旅游业标准化是旅游行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以求得全行业的最佳秩序和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全行业高效、健康、有序地发展为目标。旅游业标准化的服务对象是旅游服务和管理领域中具有重复特性和事务的概念。它应该包括旅游业、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各个环节中带有普遍性和重复性的事务和概念。标准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旅游业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管理、规范市场、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lol闪退修复
王嵘山2008年指出旅游业标准化体系是以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原则框架,它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职业标准、协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层次分类,以基础标准
、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为横向分类,以吃、住、行、游、购、娱和综合类为纵向分类。
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业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中阐释了儿童节祝福语给小朋友我国旅游业标准化体系分为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旅游业工作标准四个业务领域。旅游业基础标准,指在旅游标准范围内作为其他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主要包括指南类、术语、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其他标准;旅游业要素标准是指产业各要素行业范围内需要统一的规范与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旅游区、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指产业支撑系统的各方面需要统一的规范与技术要求,包括旅游信息服务、宣传推广、安全救援/保险、生态保护、旅游保险、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投诉处理和旅游统计等;旅游工作标准是指旅游主管理部门针对专项工作所制定的统一要求,与推动旅游标准的实施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上。比如:旅游目的地体系评价指标、旅游企业诚信评价、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标准。
2、服务标准方面的研究
我国旅游业标准化研究开始于服务标准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才进而提出构建服务标准化体系,将服务标准化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叶柏林于1995年对中国服务标准构成、制定、属性、以及国际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比较介绍。邹幼陶于1997年认为标准化是服务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服务业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前提。服务标准化体系包括宏观领域的体系和微观组织的体系。宏观领域的服务标准化体系是针对一个服务行业而建立,微观组织一个服务企业而建立的,并对服务标准做了具体的介绍。陈庆恒于2002年指出服务标准化对象包括:对服务组织的要求,服务组织与信息人员的构通、服务人员资格、服务用品、服务提供场所、对中心服务的追加要素,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服务结果等9个方面,服务标准化的目的是提供服务透明度,增强消费者知情权,确保其安全,统一服务企业和行业的标准,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旅游服务是服务标准化的一个组成部分。ISO中国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95年。同时他将中国服务标准化与欧洲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对比分析。王理于2006年阐述了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标准化是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并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提出积极组织制定服务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领域,实施服务业品牌工程,建立我国服务业标准体系等对策。柳成洋等2007年指出服务标准化工作已被列到了战略发展高度,界定了服务贸易标准化的概
未来的爱情念,并阐述了我国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标准化提出6个方面的对策。康键等2008年提出了服务质量的供方评价、服务质量的顾客评价以及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的三维评价思路并在这三维的基础上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设定的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架构、层次,为服务质量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孙霄林、施卫东2008年提出,标准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标准化过程中主要在宏观环境的构建、标准发现和制定过程以及标准更新过程3个方面发挥政府作用,进而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
3、国际旅游业标准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国际上欧洲国家旅游业标准化实践先于中国,国际旅游业标准化工作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水平较领先。国内对国际旅游业标准化研究主在下如下方面:王大悟1996年对国际标准ISO9004-2《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system element-Part 2:Guideline for service》和等同标准GB/T190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服务指南》的介绍,着重介绍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对服务产品的界定和分类,阐述了服务是产品的基本事实,并指出服务实现标准化是服务贸易能够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说明旅游属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并建立相应的管理、
评价、监控体系的观点,并指出我国旅游服务需要全面提高,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下面几方面来改善:提高员工文明素质,强化效率意识,处理好饭店和社会治安的关系,创造文化、优美、高雅、文明的旅游环境。何力2002年指出德、法的标准化协会在欧洲甚至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代表着欧洲的领先水平。其标准化管理主要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国家和政府以基本法律和法令来约束企业和从业者。政府不制定标准,饭店星级评定和旅行社等方面的管理以法令形式发布,政府不负责实施,民间机构负责实施;二是作为民间机构的标准化协会负责制定本国的国家标准。三是其他民间机构,如德国的商品测试基金会、法国的各类专业联合会,负责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服务质量、方式、效果进行测试认证,向社会公布结果,以达到社会监督、行来监督的目的。通过与法德旅游标准标化工作的对比分析,何力提出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要在体制上率先改革,建立和发展旅游自身的认证体系,加强我国标准化体系建设。张明兰2006年分析了德、西、英、法、美、泰、新、香港等旅游发达国家旅游标准现状分析,认为国际旅游业标准化从服务要素上体现在如下四方面:一是规范从业人员的质量;二是规范各服务各旅游服务涉及机构的质量;三是统一旅游信息服务;四是为上述各类标准提供统一的描述性语言。国际旅游业标准化的趋势在于:一是欧洲将继续在国际旅游业标准化领域中独秀一枝;
二是从业人员质量要求将国际旅游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三是旅游涉及机构将始终为旅游业标准化的中心工作;四是旅游信息办及其旅游信息服务领域将是最可作为的领域;五是术语标准将一直是旅游业标准化的重点工作;六是建立和维持国际旅游统计标标准(TSA)将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主要标准化活动;七是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贫困的相结合的旅游业标准化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张明兰还提出要重视标准化战略作用,建立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协调机制,注重培育标准文化。马震、李树民2007年对中欧旅游标准运作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阐明我国旅游业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旅游业标准化运作机制,提出借鉴欧洲经验,建立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标准化运作机制。
4、对我国旅游业标准化整体方面的研究
何力、李泽华总体回顾了我国自1987年首次颁布了旅游星级饭店评定标准以来的旅游业标准化工作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目标。彭志凯2006年对我国20年旅游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回顾, 指出1987年颁布《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和评定》标准是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开始的标志,1995管泽元是谁年成立全国旅游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9年起草了《全国旅游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旅游
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2000年国家旅游局颁布施行《旅游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旅游业标准化体系表》。2001年国家旅游局成立全国旅游质量认证管理委员会。20年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成绩显著,大大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企业竞争力,有效扩大了行业管理范围,但挑战犹存。潘勤奋2007年指出我国旅游研究比较晚,旅游基础理论少有人涉足,给旅游行业制定标准造成严重的影响。旅游学概念和范略不标准是不可能制定出完善的旅游业标准。陈学章2010年通过对我国旅游现状分析指出,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存在着体制问题,重复和交叉立项问题,标准宣贯、监督、效果评价不到位的问题等方面问题,因此他认为政府应建立协商机制,避免标准立项重复和交叉,旅游业标准化模式应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同时应探索旅游业标准化的实施监督、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机制。
5、旅游业标准化的效益研究
刘艾迎、朱端虹指出标准化在服务业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提升;二是有利于增强服务业市场竞争力,三是不仅对经济效益有贡献,而且还能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林章林2010年通过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因子评价方法,初步测算标
准化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水平,并指出标准化作用和价值具体表现在下面6方面,即:标准是通用语言,服务质量的保证,思维方式,是顾客维权及旅游执法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创造品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6、区域旅游方面的研究
2022年杭州亚运会张懿玮、姚昆遗2005年对上海旅游业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上海旅游业标准化体系的编制原则、编制层次、主要内容以及标准化体系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林章林2010年对上海旅游业标准化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上海旅游业标准化工作于2001年开始,2001年到2007年是上海旅游业标准化建设的初期,2008年以来进行旅游业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期,截止至2010年4月上海已出年了9个旅游地方标准,内容基本涵盖了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业态三个方面。同时林章林对今后上海旅游业标准化建议进行了展望。另外,林章林还以长三角区域旅游业标准化为例提出了区域旅游业标准化整合的原则是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国际性和地区性相结合、协调性和兼容性相结合、实用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现实性和前瞻性相合,指出区域标准是由地方走向全国的中间环节,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技术壁垒,并且他对构建长江区域旅游业标准化体系提出了建议。吴国清、李文苗、李天娟2
010年认为区域旅游业标准化不仅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巨大力量。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应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相响应,并以长江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为例提出区域旅游一体化需要标准化建设与发展,要建立跨区域多层次多渠道的有机合作机制,加强旅游标准的协调认证工作。
7、旅游企业标准化研究
郑向敏、林美珍,达斯汀霍夫曼2002年提到标准化作为现化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在现代饭店中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薄湘平、张慧2004年服务质量标准化对于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指出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过程,就是服务质量标准化的过程。 面对激烈的客源竞争和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服务质量已成为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张懿玮2005年认为我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服务标准化工作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角不明,作用不足,严重阻碍了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阐明了企业在标准化中的角和作用后,通过与国际做法相对比,说明我国企业在标准化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进而提出要强化企业角和作用的措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