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者: 周洪宇付睿
最强大脑2020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第3期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进入21 世纪,中国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表明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与完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民生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通过中国教育毛入学率的国际比较,也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的进步与飞跃。2016
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7.4%,小学初中教育毛入学率104.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从这些数据可见,中国的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正在向经合组织成员国和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尽管中国收入水平与世界高收入国家还有差距,但教育却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投入持续加大。2016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 亿元,首次超过3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占GDP 比例为4.22%,连续5 年保持4%以上,且经费主要向义务教育、中西部、教师工资及学生资助方面倾斜。这体现了中国一直坚持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念,努力在国家现代化之前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中人的现代化为依归,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作为支撑,继承创新本国优秀教育传统,合理借鉴吸收全球教育经验和实践,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强国的双翼,助力中国教育平衡与加速腾飞,为参与全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灯表示什么
    中国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对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意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各国及众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共通性,中国在诸如贫困人口教育、妇女儿童教育、农村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传播中国教育理念和经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中国连续三次参与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改世界对中国教育的刻板印象,令全球刮目相看,也从国际比较层面重塑了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自信。独具特的教研制度、高效的教学模式、教育对口支援等都是
中国成功而宝贵的教育经验,这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而言,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教育共同体,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金砖国家的多边教育合作交流;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开展教育国际援助。这些教育战略规划都是中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重大而必要的举措。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与全球进行多边互动,中国才能在传播本国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同时,把全球优秀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吸收进来,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为全球教育的全纳、公平、包容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提出的平等、公平、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行动原则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和必要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应秉持的价值观和理念。这里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教育而言,共商是前提,即全球各国、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交流,加强互信,在全球共同的教育问题上达成
程利莎
共识,化解矛盾;共建是基础,即与各国、国际组织寻求合作结合点,共同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共同通过发展教育为建设全球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共享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全球教育共同发展,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分享教育的成果,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当前,中国与众多国家及组织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合作关系,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研究机构、教育智库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G20、金砖国家等的教育合作在不断拓展与深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行了前期铺垫和准备。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共商共建,及贯穿始终的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是观之,中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在努力实现本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特的教育智慧、教育治理方案和力量,既是中国的使命,亦是担当,更是走向教育强国、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
二十不惑谁和谁是一对>郑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