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祖庭•圣地
论雪峰义存与中国佛教的制度化
吴华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家风、祖庭、圣地三个关键词,梳理了雪峰义存禅师开辟雪峰禅,培养雪峰法系,创设雪峰规制的弘法轨迹。在佛教的中国化中,义存禅师继承了祖师大德的优良传统,将禅门的日常行动纳入中国佛教制度化轨道,以明确的制度形式规范宗门的信仰行为,并将之落实于禅者的生活方式之中。文中认为,雪峰义存以严谨有序的家风构筑禅宗祖庭,进而将祖庭缔造为中国化的佛门圣地,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典范。
【关键词】雪峰义存家风祖庭圣地制度化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
林妙可
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佛教、佛教社会文化史、佛教社会学。
一学术史回顾与问题意识
近代以来,学界对于义存禅师(822-908)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禅宗研究泰斗①柳田圣山从雪峰及其徒裔的角度对《祖堂集》所进行的研究②。随后,主要有铃木哲雄于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上发表的《戒律总
—深切怀念柳田圣山先生》,《普门学报》,2007,第305-338页。
①何燕生:《柳田圣山与中国禅宗史研究—
②柳田圣山:《雪峰t友人Z—
—〈祖堂集〉丿一卜》,《禅文化》第4号,1956。
家风•祖庭•圣地65重視。尢雪峰義存》①,这篇文章从雪峰的个人性格、外护、弟子等多个角度考察了雪峰义存于修学生活之中对于戒律的重视。次年,铃木还发表了《雪峰Q関"T召資料①檢討》②,罗列了各种关于雪峰义存的资料,为进一步对雪峰义存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日本京都临川书店专门出版了铃木哲雄关于雪峰研究的专著《雪峰——祖師禅总実践。尢教育者》③,该书从祖师禅的实践与教育角度全方位讨论了雪峰禅的成立,雪峰对于大众的接引以及雪峰与地方当政者王审知的关系,最后对雪峰禅做出了整体上的评价,并讨论了如来禅与祖师禅的演化。在铃木哲雄对于禅宗的研究中,他提出要“具体观察某一地域,从中出其特征及其倾向,阐明禅宗团体在该地
域实际上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发展,进而把握全局,由点及面,从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角度综合考察禅宗,尤其是研究南宗禅的发源地域,更能正确把握整个禅宗的发展脉络”④。铃木的这段阐发,可用于对禅宗祖庭的研究之中,对于禅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内地关于雪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雪峰义存与中国禅宗文化》⑤一书。该书收集了2008年11月30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纪念雪峰义存禅师圆寂1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其中包含了对于义存禅师生平的考证、禅法思想的论述及其门下弟子与法系的发展情况。该书之中,杨曾文先生对雪峰义存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地位进行了定位,认为他是中国禅宗文化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厦门大学王荣国教授早在该会之前,就已在《福建佛教史》中对雪峰义存颇费笔墨。在会议之中,他专门对雪峰生平进行了考述。之后,他又在宗教学权威杂志《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文章对义存生平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就其中问题与铃木哲雄进行了商榷⑥。其他的相关研究将在后文中陆续提及,此不赘述。
海派甜心罗志祥图片
①铃木哲雄:《戒律总重視雪峰義存》,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3n.1(總號=
n.45),1974年12月,第134-139页。
②鈴木哲雄:《雪峰Q関-T召資料①檢討》,《襌研究所紀耍》,第4・5号,1975年,第281-302页。张玮丁丁
③〔日〕铃木哲雄:《雪峰一祖師禅总実践教育者》,日本京都:临川书店,2009…
④韩昇、刘建英:《别开生面的唐五代禅宗史力作一评铃木哲雄〈唐五代的禅宗一湖南、江西篇〉》,《中国
禅学》,中华书局,2003。
⑤杨曾文主编《雪峰义存与中国禅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o
⑥王荣国:《雪峰义存生平再研究一兼与日本学者铃木哲雄商榷》,《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1期,第30~
40页。
66中国佛学(总第四十四期)
总而言之,从历史学、文献学、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前辈们对于雪峰义存思想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然而,相对于日本学术界对于雪峰以及中国禅宗的研究,我们在认识雪峰义存禅师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从问题意识的发掘、学术意义的阐发等角度来看,雪峰义存及其法系仍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在系统性论述“雪峰禅”“雪峰祖庭”等方面,还可以重点升华。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雪峰义存禅师开辟雪峰禅、培养雪峰法系、创设雪峰规制的弘法轨迹,考察雪峰义存禅师如何通过良好的家风建设,构筑禅宗祖庭,塑造中国化佛教圣地模式。
对于佛教圣地的讨论是当前佛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话题。在陈金华先生对于圣地的研究中,他指出:中国佛教的发展,就是不断克服“边地情结”,通过圣迹、祖谱等种种建构,从而最后回归“中国中心”①。关于圣地的话题之所以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原因或许在于圣地是最重要的宗教场域。对于圣地的构建与信仰,反映了具体时空之中的种种人神关系、人人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些在宗教场域中所发生的关系,共同形成了围绕圣地的信仰方式。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之中,主要形成了以四大名山为主的佛教圣地信仰。②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分宗衍化,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的宗派。其中,以禅宗的本土化最为成功,并成为佛教在中国的代表。在禅宗的信仰体系之中,由于破除了对于文字般若的执着,倡导明心见性的思想,解放了以往在佛教信仰中的迷惘,从而在中国社会之中,掀起了对于心性智慧的新追求。虽然,在禅宗的发展历史之中,并没有刻意提及对于圣地的崇拜,但是,禅宗的祖庭成了天下禅和子的心灵家园,得到了圣地般的敬仰与崇奉。因此,在佛教圣地研究之中,就必然包含了禅宗祖师与祖庭的研究。
四级考试时间几个小时
位于福建福州的雪峰山因为义存禅师的到来而闻名于佛教历史长河之中。然而,禅宗祖庭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象骨峰有了义存禅师之后就可以闻名于世?义存禅师到底有何神奇的禅法能够吸引古今禅人的注意?本文主要结合了雪峰义存禅师的生平经历、社会交往及义存禅师对中国佛教制度化的认识
京城三公子与历史贡献,从雪峰家风的角度,来探讨禅宗祖庭的形成,以及佛门圣地塑造的若干因素。
①陈金华:《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论圣地及祖谱的建构》,《佛学研究》,2012,第22-41页。
②古天华:《四大名山与菩萨文化》,《中国金币文化》,2015,第7-11页。
家风•祖庭・圣地67
二家风
家风的形成,与行为主体的身世背景、社会阅历、个人思想有着宜接的关系。以下我们通过雪峰的生平,以及他在佛门之中的历练经过来讨论雪峰家风的形成。
(-)身世背景
义存禅师(822-908),俗姓曾,福建泉州人。在记载义存禅师的各种传记之中,对于禅师出生与出家经过的记述不过寥寥数语,但是言简意赅,从家世、天分与启蒙三个方面表现了一位禅师的来历非凡。
第一,从家世背景来看,曾家世代信奉佛教,“自王父而下,皆友僧亲佛,清净谨愿”①。此言非常简洁明了地道出曾家厚德,喜欢亲近佛法,常随僧人修学,在德行上面严谨而诚实的良好氛围。
第二,从自身天分来看,根据传记所载,义存禅师自出生以后就“鼻逆荤血”,天然素食;尚处于襁褓之中就喜欢听闻钟磬之声,见到僧像就会动容,因此,特别受到家人的喜欢。
第三,从启蒙老师来看,义存9岁时候就已经想要出家,可惜未得到允许。12岁时,义存与父亲游览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持行高洁,德高望重,因此,义存于此拜律师为师,开始修学佛法,直到17岁正式出家。从这一经历来看,禅师跟随律师多年,势必受到律师影响,修持律学,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二)社会阅历
高考寄语或鼓励的话简短2022
在义存禅师24岁的时候,由于唐武宗会昌灭佛,勒令沙汰沙门,禅师只能束发换装隐居山林。然而,禅师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他到了福州芙蓉山参访弘照大师灵训修学禅法。28岁前往幽州宝刹寺受具足戒。这几年的变化,对于义存禅师来说,他的人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转折点。
第一,受到时局影响,脱下僧袍,换成儒服。这一事件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信仰面临极大转折之时所做出的变通之举。这一变通对于义存禅师思考个人成长与佛教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环境来看,因为晚唐国家帝王的排斥毁灭佛
①(唐)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全唐文》卷826,中华韦局,1983,第8702页。
68中国佛学(总第四十四期)
教,促使佛教加快了中国化的进程,使得本土化的禅宗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再加上处于晚唐五代十国的转型动乱时期,逃禅人数大增,禅宗的地方性特从而加强。①第二,由律而禅,是个人修学的一大转变。众所周知,义存主要是以禅师面世,而不是以律师显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从12岁起,就跟随庆玄律师修学,宜到17岁正式出家,律师一直是他的启蒙老师。可见在多年的修学时光之中,义存应是接受到了较为完整的律学熏陶。在传记之中,虽然没有提到义存离开庆玄律师的具体时间,但是根据他于24岁变服登芙蓉山之事,之后“不寻讲律,唯访宗师”②的行迹来看,或可推测当时义存对于律学已经胸有成竹,接下来需要的是寻访宗师,锤炼心性,以求大彻大悟。
之后,义存参访寰中禅师,与岩头全歲、钦山文邃为同参道友,又参谒大同禅师、洞山良价、德山宣鉴等人,并成为宣鉴的嗣法弟子。最后,在得到福州士绅的支持与师伯行实的协助下,义存到象骨峰开山弘法。
(三)个人思想
在《中国禅宗通史》的论述中,作者认为雪峰义存的思想“很难知其实相”③。确实,禅宗大德一般不愿意过多表达自己的思想,仅有只言片字的对话留传后世。如果不能深刻理解禅师的生平经历和禅法的传承,不能洞晓机锋棒喝的言外之意,那么就真的是难以理解祖师的个人思想与其历史地位。
然而,雪峰禅法是否无迹可寻呢?非也。提纲挈领来看,义存禅师在参学求道中的两大经历就是他的思想来源,而他的教学方法则隐藏于与弟子、信众的对答语录之中。
向学法师则根据义存禅师在禅宗中的师承,提出:义存禅师向门人传授禅法就是运用般若中观思想来反复启发,开示弟子若要达到解脱,须靠自己内心般若的关照,而不是一味地向外追求。……他的禅法思想秉持无所追求、心不染着而能随缘任运的中道思想,体现出“无相”“无所用心”“不可求”“无功用道”的般若特,传授众生与佛之间无有差别的禅风,凡夫与圣人只在于一念迷悟之心。他主张参禅修道,只需向内关照,要求学人关照自性,启悟自心,自性自悟,自觉自成,即心
①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第288-289页。
②张美兰:《祖堂集校注》,商务印书馆,2009,第203页。
③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第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