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氨基酸的等电点(pI),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4模体(或模序),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6盐析,7DNA一级结构,8溶解温度、变性温度或Tm ,9碱基对,10酶,11同工酶,12酶的活性中心,13不可逆性抑制作用,14可逆性抑制作用,15竞争性抑制作用,1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17反竞争性抑制作用,18糖酵解,19糖酵解途径,20糖。的有氧氧化,21磷酸戊糖途径,22血糖,23糖原,24高血糖,25低血糖,26营养必须脂肪酸,27脂肪酸β-氧化,28酮体,29血脂,30HMGCoA还原酶,31生物氧化,32呼吸链,33氧化磷酸化,34磷氧比值(P/O),35底物水平磷酸化,36氮平衡,37营养必须氨基酸,38一碳单位,39半保留复制,40半不连续复制,41复制叉,42不对称转录,43模板链,44密码子,45密码的连续性,46密码的简并性,47反密码子
1氨基酸(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从N一端至C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的还包含二硫键。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
4.蛋白质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5.模体(或模序):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一级结构上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在空间结构上可形成特殊的构象,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此结构被称为模体。
6.盐析:是将盐(中性)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性因素去除而沉淀。
7.DNA的一级结构:组成DNA的脱氧多核甘酸链中单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称为DNA的一级结构。也可以认为是脱氧多核甘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8.溶解温度、变性温度或Tm: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吸光度的变化值达到最大变化值的50%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由于这一现象和结晶体的溶解过程类似,又称溶解温度。
9.碱基对:核酸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鸟嘌呤与胞嘧啶总是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固定的碱基配对关系,因此称碱基对,也称碱基互补。
10.酶:由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大分子,个别是核酸或脱氧核酸。
11.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2.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一些化学集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13.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就是指抑制剂通常与酶的活性中心上的必须基团以共价键相结合,使酶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予以去除的抑制作用叫不可逆性抑制作用。14.可逆性抑制作用:指抑制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或消失,采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可将抑制剂除去,这种抑制作用叫可逆性抑制作用。
15.竞争性抑制作用:有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叫做竞争抑制作用。
1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一直给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须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与抑制剂的结合,但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这种抑制作用叫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17.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使中间产物的量下降,从而起到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叫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18.糖酵解:在无氧或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19.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生成丙酮酸的阶段。
20.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体内糖分解代谢最主要途径。
21.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
巩新亮露毛代谢的过程,又称磷酸代谢戊糖旁路。
22.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23.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仙羽幻境好看吗
24.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6.9mmol/L称为高血糖。
25.低血糖: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0mmol/L称为低血糖。
26.营养必须脂肪酸:动物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他们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27.脂肪酸β—氧化: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脂酰CoA,从β碳原子开始经过脱氢、加水、在脱氢和硫解四部连续反应,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2个碳原子脂酰CoA的过程。28.酮体: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产生的特有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29.血脂:血浆所含的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脂以及游离脂肪酸。
30.HMGCoA还原酶:在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HMGCoA还原成甲羟戊酸,使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
31.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32.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通过多种酶和辅助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33.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叫做氧化磷酸化,又称为偶联磷酸化,是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34.磷氧比值(P/O):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一摩尔氢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35.底物水平磷酸化:分子中能量重新分布形成了高能化学键并直接将其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D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36.氮平衡:测定食物中的氮,即:摄入的氮和粪尿中的氮,即:排除的氮来研究体内蛋白的代谢情况。
37.营养必须氨基酸: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包括以下八种:Val,Thr,Met,Leu,Ile,Lys,Trp,Phe。
把ppt转换成word纯文字38.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39.半保留复制:亲代双链DNA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各合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一条亲代DNA双螺旋,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子代DNA螺旋,子代DNA分子中都有一条合成的“新”链和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40.半不链接复制:在DNA的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不是连续的,所以叫做半不联系复制,
41.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未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42.不对称转录:一是指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转录模板;二是指同一单链上可以交错出现模板链或编码链。
43.模板链:转录过程中用做模板的这条DNA链,称模板链。
44.密码子:mRNA中碱基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密码实现的,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成为一个密码子。45.密码的连续性: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在阅读时为连续阅读,密码见无间断也无交叉。
46.密码的简并性:某些氨基酸具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47.反密码子:指tRNA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通过对碱基配对,识别并结合到mRNA的特殊密码。
简答题
1.什么是分子杂交
答:两条来源不同但有碱基互补关系的DNA单链分子,或DNA单链分子与RNA分子,在去掉变性条件后互补的区段能够退火复性形成双链DNA分子或DNA/RNA异质双链分子,这一过程叫做分子杂交。
2.什么是DNA的变性,什么是DNA的复性?它们与分子杂交的关系
答:DNA的变性指在变性因素(加热、酸碱度改变等)存在的条件下,DNA双螺旋区的氢键发生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3’,5’—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NA的复性是指在上当的条件下,;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
由于DNA变性后,控制条件又可以复性,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或RNA,通过复兴过程中,分子间的重新组合产生杂交分子。分子杂交技术是核酸研究领域中应
用极为广泛的重要方法。分子杂交是建立在核酸变性、复性的理论基础上的。
3.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答:共性:(1)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准许的化学反应(2)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也不改变(3)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度。
个性:(1)催化效率极高(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酶易失活(4)酶活性具可调节性(5)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4.说明酶原激活的意义
答:(1)主要是对体内器官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也可以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与环境发挥催化作用。(2)酶原可以视为酶的一种储存形式。
5.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答:(1)空腹或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2)促进乳酸的再利用,补充肝糖原,补充肌肉消耗的糖(3)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有利于排氢离子和钠离子,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好听的军歌
6.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答:血糖的来源(1)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2)肝糖原的分解(3)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的糖异生;血糖的去路(1)合成糖原(2)经糖酵解生成乳酸,或经有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3)进入磷酸戊糖途径(4)转变成脂类或氨基酸。
7.列表比较脂肪酸β—氧化和脂肪酸合成的异同(反应部位、原料、限速酶、转运载体、反应进行方向、步骤、产物)。
漂多音字组词
Β—氧化脂肪酸合成
反应部位线粒体胞液
原料脂酰CoA 乙酰CoA
限速酶肉碱脂酰转移酶I 乙酰CoA羧化酶
转运载体肉碱转运载体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反应进行方向从羟基端向甲基端从甲基端到羧基端
步骤脱氢、加水。在脱氢、硫解缩合,加氢、脱水、再加氢产物乙酰CoA 软脂酰CoA
8.何为酮体?酮体是否为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为什么?
答:酮体是脂肪酸在肝细胞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特有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酮体不是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酮体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合成后被输送出,肝细胞虽不能利用酮体,但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形式,肝外组织,如:肾、脑、心具有利用酮体的酶能氧化利用酮体。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当糖供应不足或糖利用障碍时,酮体可作为脑、肌等组织的主要能源。
华夏银行网点
9.简述体内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的枢纽作用(来源和去路)
答:体内物质多种代谢可产生乙酰CoA,包括:(1)糖有氧氧化(2)脂肪酸和甘油氧化(3)酮体转变生成(4)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转变生成。去路:(1)经三羟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2)合成胆固醇和营养非必须脂肪酸(3)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合成酮体;此外,乙酰CoA还可以用来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故而该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到枢纽作用。
10.简述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部位、原料、限速酶和代谢转变。
答:合成部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全身各组织细胞胞液和光面内质网均可合成胆固醇。
合成原料:乙酰CoA、NADPH和ATP,其中合成1分子胆固醇消耗18分子乙酰CoA、36分子ATP和16分子NADPH。